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莲湖区>
西安市莲湖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西安市莲湖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4 14:56
单位名称
西安市莲湖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困难学生提供服务,为全区困难学生提供贷款和资助。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西仓南巷68号
法定代表人
苏从刚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93万元
15.2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度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一)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22年,为93所幼儿园1085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发放困难补助81.375万元。为61所义务教育学校178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困难补96.43万元。为10所普通高中学校242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455.225万元;为3所中等职业学校81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53.2万元,为2222名农村户籍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381.12万元。(二)做好受资助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组织各校园在“陕西省学生精准资助信息系统”“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两级学生资助系统,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在籍情况比对、信息审核录入,做好区县数据汇总,上报受资助学生信息、资金落实、信息核查等学生资助信息。(三)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广泛宣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2022年申请贷款学生的现场手续办理,依照“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管理系统”,对申请2022年度信用助学贷款的全部合同进行审核,与高陵区互查,完成贷款合同交叉审查400份。协同社区、派出所等部门,联动做好贷款回收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组织协调慈善协会向莲湖教育系统爱心捐赠。6.1儿童节前夕,联合区慈善协会开展“爱心助学筑梦未来”活动,为2所幼儿园捐赠创意画具、手工风筝等玩教具24箱,为31所学校1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6.2万元,(二)开展资助党建活动。6月24日,与陕西省学生资助事务中心联合开展“对党忠诚争当表率”党建共建活动。通过政治学习,加强了思想交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就破解资助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共建活动,增强了行动自觉。三、存在问题一是对学生资助业务培训方面有待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对办公自动化和网络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继续坚持对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型、分层次的培训,特别是强化资助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学生资助管理水平。二是学生资助宣传不够深入。下一步要求各相关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使更多的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知晓国家的助学政策及流程,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四、整改措施一是完善资助工作机制。指导各校园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细化困难家庭认定工作方案,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认定办法,努力做到精准认定。开展“全国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加强学生资助系统操作规范化,提升系统操作实效,提高数据管理质量。二是深化资助育人导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强化资助育人理念,组织各校园开展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诚信教育、防诈骗警示教育等。关注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等方面,构建全覆盖的资助育人体系。三是推进慈善工作。进一步增强慈善意识,扩展慈善资源,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积极联系市、区慈善部门争取对困难学生爱心捐助。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社会力量以及爱心企业,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资助。五、下一步思路措施一是持续加强精准资助。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和工作程序,指导各校园根据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努力实现精准资助。继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成果,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重点关注“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家庭的学生,及时将其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应助尽助。二是提高学生资助信息数据管理。开展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应用培训,组织资助工作人员交流经验、答疑解惑,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大全国、陕西省两级学生资助信息系统管理力度,组织资助工作人员精准录入,提高数据管理质量。三是深化资助育人宣传。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组织各校园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受助学生先进事迹,积极构建学校、社区、教育部门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爱国、感恩、励志、诚信教育,强化资助育人关怀,助推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