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志丹县保安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22年工作总结2022年,围绕工作目标任务,完善工伤预防、参保征缴和待遇支付机制,按照“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活动要求,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强化协议管理,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汇报如下:工伤保险参保任务完成情况。2022年,工伤保险参保任务1.1万人。截至12月份,全县已参保445个单位,11656人,完成任务的106%。工伤保险征缴和支出情况截至11月底,全县共征缴工伤保险基金4733494.25元,支出工伤保险基金4669604.22元,享受工伤待遇36人,其中一次性伤残待遇11人,支出338317.11元;报销医疗费用19人,支出678838.11元(住院伙食补助支出11880元);一次性医疗补助金3人,支出341235元;一次性工亡(丧葬)补助金3人,支出2981214元。三、工伤预防与宣传情况为了使工伤保险政策落到实处,提高工伤预防理念,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我单位利用“春风活动日”、“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和“工伤保险伴你同行”宣传月活动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工伤保险政策110人次,关注“中国工伤保险”公众号80多人。有效地增强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工伤保险政策的掌握和理解,推动了工伤保险预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情况为确保基金安全,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2022年延安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延人社函〔2022〕154号)精神,我单位积极动员安排,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一)完善工伤保险内控制度和工作人员经办流程;强化人员配备,规范岗位设置;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和定期轮岗制度;加强对非工作时间段操作高风险业务的管理和监督,全面实行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取消用户名口令访问,财务人员不经办具体工伤保险业务。(二)建立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监督机制,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三)完善与支出户、代发银行的协议内容,明确约定协议有效时间、银行违约责任和工伤保险基金银行存款优惠利率。完成基金财务一体化建设,取消手工经办业务、社银人工报盘、现金发放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按月和税务、财政、银行对账,做到账账相符,账账相实.(四)常态化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职务犯罪案件警示录》警示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排查风险隐患,制定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重要岗位和高风险业务经办人员开展谈心谈话,提升干部宗旨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干部职工的基金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工伤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水平。(五)根据延安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关于转发《省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陕西省社会保险数据稽核规则库2.0版的通知》(延市工伤函﹝2022﹞8号)要求,我单位对省市下发的42条涉及30人的工伤保险疑点数据进行核查,并建立了台账。五、作风建设开展情况为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强化激励约束推动作风建设的十条措施》要求,结合县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和单位工作实际,我单位了成立志丹县保安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开展作风建设自查与整改工作,每周开展一次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加以改正。社会保障卡管理情况截止2022年12月份,全县共制卡163812张,其中2022年制卡2683张。七、2023年工作计划(一)严格按照省市通知要求,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持续推进小微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和快递行业的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二)强化基金管理,建立政策、经办、信息、监督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开展基金案件警示教育活动,将警示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常态化的警示教育机制,让警钟长鸣,确保基金安全。(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伤保险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工伤预防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好工伤预防在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劳动力资源、保障职工健康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四)加大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每两周安排一次政策学习和业务交流会,提高业务经办能力,优化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