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志丹县>
志丹县科技开发中心
志丹县科技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4 10:06
单位名称
志丹县科技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各类科技信息咨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收集利用各类经济信息,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
住所
志丹县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房汉峰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95万元
0.8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科技开发中心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度工作开展情况1、科技开发中心在县教科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采取现场收看、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专题辅导等方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全体党员干部完成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与科技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推动科技开发中心工作的发展。2、中、小科技型企业申报入库目标任务为32家,完成41家。3、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深入推进科技下乡活动,全年发放科技宣传资料3000多份,培训200多人,扎实开展科技活动周。4、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任务为6800万元,完成7637.58万元。5、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目标任务为520万元,完成1956万元。6、将项目计划、资金向企业倾斜,及时助力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科技难题。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引导、培育、服务等工作。7、加强三区人才队伍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在农业、畜牧业、科技企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助推科技帮扶工作。8、完成科技创新团队建设2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家。9、高新技术企业现已入库5家,今年新增一家为延安家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奖励政策,加强科技成果保护,健全县科技成果管理机制。11、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12、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3、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在挖掘、培养企业自身技术骨干的同时,通过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企业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使企业研发人员达36人。14、以1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为班底,组建百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与企业共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施科技攻关。鼓励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用创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存在问题1、基层科技部门与企业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很紧密,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有待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不快,科技型企业数量不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开展工作困难较多,工作推动阻力较大。2、基层企业科技意识较差,安排部署的考核指标,落实不力或不理不睬。3、科技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日常工作无法开展。4、全民科技意识还不够强,全社会重视科技的氛围不够浓,部门、单位之间通力协作抓科技力度不够。5、科技人才匮乏,高水平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领军人才短缺,优秀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三、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为引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优势。2、加速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谋划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通过“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平台落地优质成果转化,着力打造我县能源化工园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3、以培育创新主体为目标,积极深入企业,加强企业调研,对有潜力的企业进一步挖掘,确保完成申报中、小科技型企业目标任务数5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目标任务数12家,科技型规上企业目标任务数4家。4、为我县苹果产业、大棚蔬菜、小杂粮和蓄牧业继续牵线搭桥,通过“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平台同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攀亲结缘,让专家把科技成果带到乡村种植大户、棚栽大户、养殖大户中来。5、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组织企业科技人才开展创新能力培训。管理好科技特派员队伍,围绕苹果、畜牧、设施农业,三大产业链条,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柔性引进科技人才。落实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大突出贡献科技人才表彰力度,建设和引进一批能够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性技术的创新团队和人才,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我县经济发展再跨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