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民族宗教和侨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全县民族宗教、侨务和港澳台等统一战线工作;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方针政策;联系宗教界、少数民族界、侨界、港澳台界代表人士,推动文化经贸交流;联系全县爱国宗教团体,指导团体建设、权益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教职人员管理。 | |
住所 | 志丹县城南残疾人事业综合服务楼5层 | |
法定代表人 | 雷建国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志丹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万元 | 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民族宗教和侨务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县民族宗教工作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民族宗教无小事”工作大局,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放在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维护安全稳定上,以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以“三个活动”促进规范管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了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民族和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习培训,坚持“四个纳入”,全面夯实工作责任。一是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及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分别在县委常委会上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分析研判全县民族宗教工作,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并审议了《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今年4月份,特别邀请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白光杨,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走基层宣讲活动,学习宣传已覆盖县、镇、村三级,开展宣讲活动13场次。二是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纳入学习内容,全年研究学习2次,各镇(办)党(工)委全年均至少完成2次学习。三是一如既往重视宗教工作,坚持“四个纳入”,坚持每年听取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四是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代表县委与各镇(办)党(工)委书记、各镇(办)党(工)委书记与各村支部书记分别签订了宗教及民间信仰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夯实镇村两级工作责任。五是组织各宗教活动场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会议实况直播,认真聆听、学习习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六是组织召开志丹县民族宗教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议,让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第一时间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做好宗教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全面做好民族宗教各项工作(一)民族工作方面1.提高思想认识,周密安排创建工作。我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的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创建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在全社会形成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2.加强宣传教育,多措并举开展宣传。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宗教活动场所等积极行动,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民宗局在十字街广场组织开展了“志丹县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散发传单、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民族知识、政策,此次宣传活动共散发宣传单100张,发放宣传品50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余人次。保安中学全面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行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公开课和“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手抄报、黑板报和民族团结合唱比赛,并对4个优秀班级和20名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创建期间累计悬挂横幅50余条,公开课3节,主题黑板报8期,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今年新建成开学的红星小学也通过主题演讲、民族知识宣讲等形式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3.以创建促进工作,确保少数民族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一是加大力度治理“清真”概念泛化现象,今年对全县清真食堂进行了2次检查,未发现问题。特别是将新开业清真餐饮店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二是开展了大走访活动,今年以来走访少数民族群众2轮次,向5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宣传民族政策,提供政策咨询100余人次,受到了在志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2022年将少数民族党员干部鄂媛推荐给县政协换届领导小组并成功当选为政协委员。(二)宗教工作方面。1.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领。以学习宣传两个《条例》、三个《办法》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通过各类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对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领。一是县委统战部、民宗侨中心全体领导干部分别于6月10日、6月30日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对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等宗教政策法规进行了全面学习。二是4月15日在十字街广场开展了以“反宗教极端思想·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共发放《维护社会稳定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宣传单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余人次。三是6月20日、9月2日上午,分别在太平道观召开了2022年“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活动暨宗教界政策法规培训会和创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对两个《条例》、三个《办法》进行培训,并现场向各场所发放各类学习资料280册(份),各场所每月至少组织学习了2次。四是组织召开了2022年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会议,传达学习中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县基层干部民族宗教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对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是组织民族宗教界深入杏河镇小沟村5户贫困户家中开展慰问活动,送去米面等生活品,让他们感受到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来自民族宗教界的关怀。2.突出摸排整治,扎实做好宗教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为全面做好宗教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开展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志丹县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部门、镇(办)按照职责认真排查整改,确保宗教领域安全稳定。一是持续做好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双暂停”措施,今年以来未批准庙会等聚集性活动。6名民宗干部下沉一线参与联防联控,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积极行动,累计捐款37000元。二是全力做好市民宗局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第一时间对通报场所涉及问题进行检查核实,迅速整改完成。并立即组织对全县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大排查大整治,累计下发整改通知书7份,更换国旗28面,更换破损制度牌匾37块,检修(更换)、新增灭火器49个。三是开展宗教领域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出台工作方案,设置排查表格,在太平道观召开专题会议,通过部门联动查、镇办主体查、场所自己查的方式,对全县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未发现建筑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其中4处宗教活动场所安全评定均为A级,53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安全评定A级39处,B级14处。四是迅速开展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未发现相关问题。同时,分别设置了民族领域、宗教领域、涉民族宗教网络领域3个风险隐患台账,将排查整治常态化。五是全面贯彻落实《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积极协调公安、网信部门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组织现场进行检查,对网络民族宗教有害信息、负面舆情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未发现有害信息和负面舆情。3.开展“三个活动”,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扎实开展“三个活动”,教育引导各场所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印发了《在全县宗教界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7月5日在紫金山道观组织召开动员会,设置了自查台账,对照四大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整改,未发现问题。二是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活动,和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印发了《志丹县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设置了消防器械(灭火器)台账,召开了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并现场进行了灭火器操作、灭火演练,目前全部达标。三是开展“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印发创建方案,9月2日上午在太平道观组织召开创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动员暨培训会,详细解读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及创建标准。通过对标验收,紫金山道观被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其他3处宗教活动场所并评为“四好”宗教活动场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