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天麻研究所)

略阳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天麻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4-23 16:57
单位名称 略阳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天麻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科技系统信息化建设,统筹科技平台资源,开展科技资源统筹改革与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承担科技型企业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成果应用等。
住所 略阳县城北电厂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李晓东
开办资金 1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57万元 68.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2022年6月28日办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举办单位事项变更登记。其中,单位名称由“略阳县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变更为“略阳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天麻研究所)”,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发展中药产业,强化技术培训,增加农民收入。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推广;中药产业项目的申报、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变更为“负责科技系统信息化建设,统筹科技平台资源,开展科技资源统筹改革与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承担科技型企业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成果应用等”,举办单位由“略阳县中药产业发展局”变更为“略阳县科学技术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发挥技术服务职能,履行职责,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点面结合,开展技术培训。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结合实际灵活开展培训工作。(1)从3月1日开始到11月1日共开展培训73期次,在全县培训1297人次,发放资料1314份,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552人次。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包抓指导14个中药材涉农资金项目和徐家坪乡村楷模中药材项目建设,预计带动1311户农户实现增收。(2)到户开展“一对一”指导,结合培训小组和科技特派员工作,根据需要,到乡镇、村、合作社实地“一对一”上门服务,及时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问题。(3)积极配合主管局,在县城中药材天麻产业会上,对相关企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开展集中培训三次,共计93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8份;配合县经合中心进行招商实务培训(中药材)6期,累计培训县镇干部20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6份。(4)根据局涉农整合资金项目需要,分解专业技术人员到各点进行指导,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发挥好经济效益。2.发挥优势,助力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建设。(1)在上坪玻璃智能大棚项目上,全程帮办项目手续、技术指导服务,参与场地协调,现已建成天麻智能大棚3680平方米,配套建设5G智能物联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控温控湿系统,种植天麻21000窝。(2)在中药材柴胡产业建设项目上,帮助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柴胡种植技术培训1次,指导种植完成2424亩。(3)在人才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上,代主管局起草实施方案,选派林业、农业、中药等专业技术人员32人,组建徐家坪人才服务团,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培训5次。3.主动服务,帮助企业示范基地科学发展。(1)深入基层,帮扶村中药产业,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干部积极下沉到田间地头和种植企业,进行复工复产走访和天麻种植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天麻种植任务。(2)服务企业,包装项目。积极联系源之本初公司、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西安公司相关工作负责人,推动杜仲项目工作进程;联系本土中药材种植项目合作企业负责人,初步制定付家山村中药材种植项目;帮助汉中迎桥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略阳县晔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包装储备了2300万的略阳淫羊藿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和363万元的观音寺天麻综合体建设项目,并完成项目简介和建议书。组织技术人员结对帮联中药材种植组织抓项目、建基地,指导14家中药材种植组织申报实施涉农资金项目。(3)持续进行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管护。督促指导各种植基地对天麻、猪苓、柴胡、黄精进行规范化管护工作,规范了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开展银杏示范园年度常规管护。(二)加强机改队伍建设,以科研促创新,积极开创科创工作新局面。1.加强人才建设,助力人才振兴。积极招聘高层次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同时对去年招聘4名本科生及时考核评价、办理转正定级及职称申报等工作,提高干部干事热情。2.加强科研,探索技术创新。(1)做好全国(略阳)种质资源圃建设,打造天麻种子“芯片”。采购收集全国8个地区天麻种质资源,共计24个天麻种质资源,完成种质资源圃年度建设任务(10亩)。同时邮寄不同天麻种质材料4批次17个种质,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开展DNA测序,为建立天麻种质身份证打好基础。(2)围绕生产技术问题,开展科学试验研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合作,开展天麻系统研究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并对不同产地、栽培模式及栽培基质下天麻品质进行采样检测,采集10种种质天麻零代子,12种种质天麻箭麻样品进行检测并已完成数据采集工作。(3)“天麻新品系‘略麻1号’选育及质量评价”“红杆天麻蜜环菌研究初探”2篇论文分别在《中国现代中药》和《陕西农业科学》发表。3.抓好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我们在统筹按时完成5个在建项目外,大力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项目为王”思想,积极筹划申报项目,分别申报了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略阳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陕西秦巴山区天麻智慧栽培立体式工厂化系统配套建设”项目,完成初审、答辩。4.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科技成果登记。(1)申报发明专利1项。(2)完成略麻1号、略麻2号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3)申报完成陕南(略阳)中药材实用技术培训研究、地理标志产品-略阳黄精、品质中药材-天麻、地理标志产品-略阳天麻、地理标志产品-略阳猪苓省级科技成果登记5项。5.加强横向试验合作,促进能力技术创新。(1)积极参与中药材核能育种工作,配合县锦绣农业发展公司,按照方案分工开展核辐照中药材育种工作,进行天麻零代子、杜仲枝条、杜仲种子、火麻种子、柴胡种子、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共计7种材料的辐照试验,并完成试验材料及数据登记、整理工作。(2)与陕西绿恒公司开展天麻专用有机肥试验。(3)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合作开展微生物菌剂对天麻生长影响及白腐真菌防治试验,并签订中药材辐射益生菌菌剂开发合作协议书,帮助培养2名专业技术人员。(4)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合作开展了山慈菇繁育试验。6.认真负责,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今年,中心被选派为市级、县级法人科技特派员以来,迅速行动,履行法人特派员职责,挑选中心14名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选派人选,根据个人特点及需求计划,点对点分派到中药材种植大户和相关中药材生产企业中去,定期开展涉农资金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服务脱贫村14个,带动农户300户,服务企业(合作社)14个,创办领办企业和合作社1个;引进新品种2个,推广新技术1项,建立示范基地1个,培养农村技术骨干45人,举办各类培训45场次,培训1002人次,加强了农村人才建设。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以中药材天麻为主,开展多项科研试验,县天麻研究所职能有效发挥。(二)以项目试验研究为支撑,促进科技职能创新。出版专业书籍1本、发表论文2篇,登记科技成果5项。其中专业书籍《略阳天麻栽培》一书系统阐述基于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总结出的较为科学先进的天麻栽培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广大群众立足优势,树立长期发展信心,加快我县天麻产业步伐起到了积极作用。(三)驻村工作成效显著,出色完成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及各级检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有丰富技术经验的人员短缺;2.干部外出学习交流少。(二)改进措施:1.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发扬干部职工之间老带新、强帮弱,鼓励新人大胆工作,互帮互学。2.加强干部人才培养,下一年度组织干部外出学习交流1次,单位开展技术演练1次,通过互相交流、讲课点评,提高技术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完成年度中药材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试验工作和项目实施,实现目标再提高。(二)积极探索中药产业与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全县与外县同职能的机构交流1次,加大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完成成果登记不少于2项,继续发挥县天麻研究所职能,扩大影响力,加强对县内五大研究院的指导,促进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再突破。(三)持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与帮扶,重点围绕2023年白雀寺村4个项目实施,立足驻村本职,团结协作,严格要求,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实现乡村振兴再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