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富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3 16:17
单位名称 富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协助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执行县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性文件、相关规划;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长效投入机制和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协调、指导、督查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住所 富平县便民服务中心14楼
法定代表人 刘建雄
开办资金 0.9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富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69万元 -60.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发力。坚持“县负总责、部门助力、镇村落实”的原则,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成果,着力打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升级版”。目前,向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工作汇报6次,组织季度“红黄旗”观摩评比4次,16个镇办分3批次通过全域验收,完成庄里试验区、城关街道半年复验,交叉检查4期次,协调组织县级领导和各镇(办)书记、镇长赴合阳县学习;编发简报8期,印发通报6期,下发督办通知23份。一是及时跟进重安排。先后印发了《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黄旗”制度管理办法》(1.0、2.0版)《关于开展“大美频阳城,春风一县花”村庄绿化美化活动方案》《关于开展“传承良好家风,建设美丽家园”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分别组织召开全县重点工作推进会、季度“红黄旗”观摩总结会、16个镇(街道)主管例会,阶段回顾总结,节点推进落实,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广泛动员强推进。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锻炼干部,渲染人、改变人、塑造人的民生工程抓牢抓实,发动引导群众全程参与、日常监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相继开展电视问政、书记讲党课、夜会宣讲,“党员活动日”“义务劳动日”“爱村日”“志愿者服务日”、周四村庄清洁日,“最美庭院”“入百户、联千家”等形式多样的整治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激发群众参与,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三是强化督查求实效。围绕春夏季和秋冬季重点整治、国省县主干道路、红色专线和到庄路集中整治,扎实开展日常督查、“交叉检查+回头望”、“天眼行动”专项巡查、季度“红黄旗”观摩评比、全域验收等常规工作,不断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作精准精细落实。四是示范培育促提升。以特色村庄打造、废旧资源利用、塑魂传承等为切入点,推动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建设,各镇办充分挖掘村史、统筹利用边角地、空闲宅基地,积极打造小游园、小菜园、小花园,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其中,张桥镇甘井村开展门前花园、菜园、家园“三园”建设,流曲镇开展“净美庭院”和“净美巷道”评选,留古镇打造“一村一特色”村庄建设,在全市产生积极影响;齐村镇石科村、薛镇杨范村利用老旧建筑材料建起景观墙、小广场,刘集镇北甫村利用废旧闲置宅基地建成“微型羊场”,城关新庄村、庄里山西村等10个村庄成功创建县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村庄环境改善注入动力。2.绿化美化全域推进。开展“大美频阳城,春风一县花”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实施全域栽花植绿工程,以月季、丁香、爬山虎等品种为主,广泛发动群众每户门前栽植2株花卉,通过“连点成线、围线成环、组环成面”,全方位、立体式推进,着力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大美格局。全县34条300多公里县乡道路、268个行政村1500多个村民小组共栽植花卉苗木110余万株。3.户厕改造稳中向好。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注重实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落实“三入”(入庭、入院、入檐)要求,严把“五个关口”(群众认知关、材料备案关、施工质量关、档案管理关、资源利用关),推行“三个一”档案管理,统筹整村推进改厕、微生物改厕和问题厕所摸排整改。一是适时召开改厕主管培训会,安排阶段任务,并对技术细节、问题排查、后期管护等进行重点讲解,确保改厕推进尊民意,质量有保障。二是采取周推进月调度季排名办法,督促改厕进度,倒逼工作落实。年度改厕5303户,超出年度任务(全年4000户)的32.5%;累计完成改厕10.7万户,占比达到75.9%。三是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后期管护示范县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厕所长效运行管护体系,全面提升改厕后续管护水平。安装管护平台1个,定位监管抽粪车40辆,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0%。四是问题厕所“回头看”全县16个镇办268个行政村共完成摸排102805户(实有卫生厕所),发现问题167户,全部整改到位。持续开展渗井边排查边整改,有效杜绝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二、取得社会或经济效益我中心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做法得到时任省长赵一德同志批示肯定在全省推广,县长景军荣同志在全省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农村改厕分别受到农业农村部技术指导组、省“百日督帮”检查组充分肯定;《农民日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中宏网》《渭南日报》相继刊发我县多项做法,我县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简报》宣传报道。三、存在问题1.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在具体工作中虽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但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整体工作提升还有较大空间。2.宣传推介有待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绿化美化等工作成效明显,环境面貌大幅改善,但宣传推广还有一定欠缺,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加强创新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多下乡了解情况加强调研,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严格推动“红黄旗”制度2.0版标准落细落实。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健全推进机制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2.提高宣传能力,增加宣传渠道。对各镇办成功创建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的村在县融媒体中心、县人居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持续跟进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的亮点做法并在全县进行推广学习。五、2023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县委“四精”要求,始终坚持环境立县、品质至上、细节为王,锚定目标鼓干劲,对标对表添措施,压茬推进提水平,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村庄清洁行动。严格落实“红黄旗”制度2.0版标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一是制定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扎实推动“清洁村庄创建、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卫生改厕、精品村庄打造、残垣断壁拆除、村庄绿化美化”六项工作;二是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培育群众习惯养成,完善“月检查+季观摩”督查方式,2023年度创建宜居宜业和美村庄40个;三是推动每个镇办沿国省县乡主干道路集中打造3-5个最美乡村,集中创建1-2个示范村庄,实现传统村落有特色、文明村庄有亮点。四是积极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和乡村风貌提升项目,进一步打牢人居环境整治基础。2.农村改厕。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注重实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一是2023年完成户厕改厕5000户,新建村级公厕35座,建设联户处理6个点位。二是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排查整改,确保摸排数据精准、整改质量达标。三是依托“厕所革命后期管护示范县”项目,全面增强改厕后续管理服务能力。3.宣传动员。通过中省市主流媒体、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事例和亮点特色进行宣传报道,并编制阶段成果宣传图册,及时总结亮点做法,打造示范典型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用群众身边人和事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2年度奖励情况。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做法得到时任省长赵一德同志批示肯定在全省推广,县长景军荣同志在全省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农村改厕分别受到农业农村部技术指导组充分肯定;《农民日报》《中宏网》《“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渭南日报》相继刊发我县多项做法。2.2022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2年度无投诉事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