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4-23 16:10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对辖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领域进行执法监督工作。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巷20号
法定代表人 武伟
开办资金 34.4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6万元 3.19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政务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加强日常执法检查。采取白天常规检查和夜间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周末和节假日监管,加大检查频次,2022年共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1500余次。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中、高考前夕,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设立考点学校及考生休息酒店周边的文化市场进行执法检查,严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查处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出版物,坚决遏制色情、低俗、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传播,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在旅游旺季期间,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旅行社、景区等文物旅游市场的检查力度,为游客创造良好有序的旅游市场服务环境。三是灵活运用网络平台处理案件及线索。一是积极完成执法平台案件录入工作。全年共录入检查记录1900余条,上传执法案件32份。二是关注陕西省实名认证系统和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陕西省实名认证系统监督各网吧的上线情况,对离线的场所及时予以查处;通过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监督各旅行社、景区的线上投诉情况,发生投诉及时联系调查调解。四是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一是做好清查政治性、民族宗教类有害出版物工作。检查情况良好,未发现存在以上情况。二是开展“护苗2022”专项整治行动。3月至5月,新闻出版中队对校园周边出版物零售单位、少儿读物市场开展检查,收到良好效果。五是继续开展广电领域执法。2022年,执法大队先后两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人民街道办文化站,对非法从事地面卫星接收设施销售门店进行联合检查,收缴非法卫星地面接收锅两台。六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在安全生产月和节假日期间,重点排查网吧、KTV、电影院等场所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已当场或限期整改到位,进一步确保文化市场和谐稳定,全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5次。(二)投诉与案件办理情况共接到投诉26起,其中网吧9起,KTV1起,印刷复制企业7起,旅行社6起,其他3起,均已在第一时间处理,确保投诉人合法权益。共办理文化市场执法案件27件,涉及网吧14件,KTV2件,处罚人民币6000元整;涉及印刷复制企业7件,没收违禁出版物116本,处罚人民币1000元整;涉及旅行社4件,处罚人民币4500元整,没收违法所得116元。(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13名一线执法人员配发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推进执法队伍建设法制化、正规化、专业化。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为8名执法人员更换了执法证。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优化完善投诉举报办理机制,做到快速响应、即知即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增强办理质量和效率。2022年,回复满意率达100%。二是依托日常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三是各经营场所能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为辖区群众打造健康消费环境。三、目前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工作激情不够高涨;二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典型案件较少,有待进一步突破。针对存在问题,执法大队将加强学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及时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以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二)做好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开展文化、旅游、“扫黄打非”、新闻出版领域执法检查工作,维护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稳定。(三)落实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配合南塘社区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