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滨江新区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滨江新区开发建设提供管理服务。滨江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安置、招商引资。 | |
住所 | 汉中机场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李清荣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19万元 | 92.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自2022年5月16日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名称由原汉中市滨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汉中市滨江新区发展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由王华变更为李清荣。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滨江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和“四个在汉中”总抓手,锚定“有为滨江、有效市场”总目标,把握党政企协同联动总原则,集中精力抓项目、系统谋划抓长远、聚焦主业抓创收,克难攻坚、实干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好中有进、进中提质良好态势。(一)全面完成“学研在汉中”工作任务。一是加快硬建设。1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先后建成投用,年度完成投资7.16亿元,新增学位8800个。二是做强软实力。面向全国选聘校园长11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25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62人、幼儿园备案制教师110人;顺利实现东辰民转公教师招聘、入编262人。依托“东辰+西高新”两大教育品牌,以“品牌+校长+核心技术”模式,全面实行集团化办学,打响滨江教育名片。(二)示范引领秦创原工作。西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汉中中心二期建成投用;学研小镇科创展览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年度完成投资1.3亿元。(三)严格落实“4111+N”建设任务。五大类20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27亿元,占年度任务40.25亿元的114.96%,超额约6亿元。一是先后打通断头路11条、总长度5231米、总占地153.6亩。二是充分利用已征待建临时空间,开展覆土植绿、补植增绿工作,新增江北片区6处城市便民游园空间、新增草坪460余亩。三是扎实开展各类城市体检20次,全面排查天汉长街26栋公建房、118家商户和企业公园公建性营业用房,排查安全隐患208个。(四)高质量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年内新签合同项目19个,总投资64.26亿元。新天汉商业中心、新都汇商业综合体、高新前景科教基地等1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两院一中心”“味见汉中”特色街区、西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二期等项目高质效推进。陕钢集团产业创新研究院、11条市政道路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4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建成投用。仅用时10天建成略阳县医学隔离观察区。(五)街头绿地广场建设。新建口袋公园4个、总面积2300平方米,新建街角广场10个、新增绿化面积3.21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处、新增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新增停车位681个,建成开放公厕2座。天汉文化公园林泉景观项目建成投用,新增绿化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成停车位260个,完成总投资1.5亿元。(六)江北片区加速推进。规划四路、褒斜路、古渡路、汉宁路、西关正街、规划六路、规划七路、汉津路等11条断头路底陆续建成通车;先后实施17条市政道路人行道改造、地下管网维修、高压线落地、标识标线、城市家居安装等市政提升工程,基本完成龙岗大桥地下人行通道建设。(七)中央商务区循次推进。中央商务区规划已完成现场调研,和初步成果第一轮修编;白渡公园正在进行南侧约3万平方米回填及基础施工;产业孵化园二期(含邻里中心)完成项目征地拆迁、方案设计和场地清理等工作;天汉城市阳台已完成部分征迁和场地清理工作;龙江南路片区城市更新已完成拆迁30户,东半幅道路基础施工;实施路径、合作模式等推进方案正在送审。新都汇项目集体经营性用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5个校建项目均按期交付使用。(八)中央文体区稳步推进。中央文体区规划已完成初步成果第一轮修编;龙岗科创产业带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前期资料,正在进行资金测算;柳岸晓风、奥林春天已完成土地供应、基础施工,同步优化完善外立面方案;阅江府、玫瑰庄园、御景湾等地产项目已陆续交付使用;智创金融产业园已按照军航民航审核要求,完成第二版设计方案编制;西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二期交付投用,已入驻企业11家;文化活动综合体已具备运行条件,正在开展招租工作;5个校建项目均按期交付使用。(九)学研小镇接续推进。学研小镇规划已经规委会研究审定,正在细化产业规划;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汉中市科创展览中心项目已完成地下部分施工,学研创新创业园、学府雅苑(城市更新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两院一中心项目分区分步、强有力推进,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十)超额完成土地储备任务。全年完成土地储备1088.4亩,占年度任务823亩的132.25%。(十一)创新方式深化智企招引。一方面,在招大引强上求创新。成立现代服务业、医疗康养、文旅教体、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五个产业招商小组,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先后洽接客商430批次,与92家企业招商对接。积极参加市级招商活动、自主举办第四季“汉风大年”、首届“汉风古韵•传奇夜”暨文旅消费季活动以及滨江新区专项推介会等招商活动,成功签约龙江南路片区城市更新等35个项目,总投资360亿元。一方面,在创新创业上求突破。天汉长街累计入驻商户128家、从业面积14.19万平方米,累计带动就业人员4000人。2022年度新入孵18家,新带动就业300余人。(十二)精益求精做好城市创建。一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累计排查市政管网48.37千米、雨污水井2073个,新安装防坠网1135个;清理僵尸车辆30多辆,纠治共享单车随意停放行为220多次,拆除私设停车泊位、私设禁停标志等违法行为20余处;整治乱张乱贴、乱搭乱建等违规行为300余次;整治不文明施工行为21次;总投资5万元;新建“爱心驿站”7处。二是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力度。先后拨付专项经费100万元,浇灌面积91.43万㎡,保证了公园、道路、街头广场等绿化栽种成活率达到96%;适时开展病虫害治理、缺苗补栽、清理修剪、抗旱保暖等,作业面积达15万方。三是全力打造“五个示范”。分类对校园、商铺、工地等开展示范评比。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92亿元,同比增长1.57%。34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5.6亿元,同比增长261.0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52亿元,占年度任务21.69亿元的122.27%,同比增长81.4%。完成资金筹措20.4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2%。(一)“品牌+校长+核心技术”的集团化办学方案、教师薪酬制度等顶层设计紧锣密鼓推进,稳步打造东辰和西高新两大教育品牌,为全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滨江贡献,群众在家门口不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二)“三区一镇”项目、“四个一批”重点项目、4111+N项目持续发力,实物量、工作量和投资量“三量提升”,“两院一中心”、中医院等项目,惠及民生强、投资拉动大、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在全市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三)在城市颜值上“下功夫”,在城市气质上“做文章”,注重城市温度、景观色彩、人性化设施的统筹考量,区域22条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江北片区15分钟“生活圈”基本形成,具有滨江辨识度的区域中心城市新高地城市名片被持续擦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站位不高、视野不开阔,立足新区、发展新区,站在全局谋一域的理念、格局和气魄还不够。二是产业布局的方向还不清晰,构建方向、具体措施和项目落地还不到位。三是面对市级融资平台整合压力和土地出让金政策调整,新区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担保能力差、筹融资困难的短板仍将突出。四是人才短缺的问题突出。五是防风险和底线思维需进一步强化。六是管理有缺陷和漏洞。2.改进措施:一是坚持抓党建、在红色领航上有新突破。二是坚持抓项目、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有新突破。三是坚持抓产业、在构筑发展支撑上有新突破。四是坚持抓功能、在推进片区综合开发上有新突破。五是坚持抓招引、在强化双招双引工作上有新突破。六是坚持抓民生、在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上有新突破。七是坚持抓创新、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上有新突破。八是坚持抓运营、在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上有新突破。九是坚持抓统筹、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有新突破。十是坚持抓作风、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上有新突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滨江新区总体工作思路是:坚决扛牢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高地、“三生融合”示范区和拥江发展排头兵历史使命,锚定“有为滨江、有效市场”总方向,突出“三坚持一统筹”(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政企协同联动、产学研齐头并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统筹推进“三区一镇”高质量发展),锁定“1733”总任务,遵循“七个必须”总路径,干好“十件大事”,为加快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滨江贡献”。锁定“1733”总任务:即全年完成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招商引资30亿元、资金筹措30亿元。坚持走实体经济发展路子,滨江企业实现年产值2.6亿元、营业收入10亿元、利润总额4000万元。遵循“七个必须”总路径:一是必须锚定“有为滨江、有效市场”总目标。二是必须走产业发展的路子。三是必须把创新发展作为关键抓手。四是必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必须把“民生至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六是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七是必须苦干实干加巧干。干好“十件大事”:一是“三区一镇”统筹推进迈出更大步伐。二是公卫中心、中医院项目全面投用,代建项目开疆拓土。三是白渡片区、龙江南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四是以“味见汉中”特色街区为代表的文商旅打造取得新成效。五是天汉楼、汉中文化产业园市场化运营全面发力。六是新区集团化办学全面推进,滨江教育品牌叫响做靓。七是江北15分钟生活圈做细做优,滨江城市名片持续擦亮。八是集团企业生产经营迈上新台阶。九是新区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十是审计整改、债务化解按节点有序推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滨江新区发展服务中心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2年陕西省先进集体”;天汉长街红色驿站被省委组织部命名表彰为“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红色驿站”;西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汉中中心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省工信厅命名为“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天汉长街创业孵化园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两院一中心项目部被省住建厅表彰为“省建设系统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