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3 10:23
单位名称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水文水质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住所 西安市太白北路59号
法定代表人 巨兴顺
开办资金 92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84.08万元 14296.69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夯实水文勘测基础,提升水文支撑能力。一是汛前准备工作扎实有效。及时修复水毁设施设备,细化完善各类方案预案,组织实战化演练和培训。二是全面提升水文监测质量。全省154个水文站共出现水位峰857站次,施测流量4829站次,施测单沙10925站次,水位、流量、含沙量测验过程控制完整,测验质量考评甲等率90%。三是全面完成2021年度全省水文资料复审、汇编和2022年度水文资料整编工作,共取得基本站各类整编成果1034站年,水文资料整编81站全部达甲等。全面完成2021年度黄河、长江流域共7卷册的水文年鉴参编任务及2021年原始资料和整编资料归档、入库,第4卷第8册水文年鉴汇编经流域机构组织审查验收,已刊印成册。四是全面落实驻巡结合、测报自动、应急补充监测要求和水文巡测方案,巡测工作有序开展。(二)强化水情预报预警,当好“尖兵”与“耳目”。2022年我省共发生19轮高强度大范围暴雨洪水过程。省境内共有100条河流159站出现洪峰857次,13条河流15站出现超警戒洪峰22次,渭河出现2022年1号洪水,泾河景村站出现2003年以来实测最大洪水4380m³/s。全省水文系统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强化“四预”措施,积极支撑水工程调度,为防洪减灾、守护江河安澜贡献水文力量。在暴雨洪水过程中,按照标准及时制作洪水预报及预警信号,提前14小时发布泾河景村站警戒量级洪水蓝色预警,提前3-22小时发布泾河景村站、渭河临潼段、无定河白家川段、黄河吴堡段、大理河绥德段洪水蓝色预警信号,提前3-20小时准确制作景村站、金盆水库、安康水库、白河站洪水预报,为防抗洪水争取了有效时间,洪水作业预报精度达到90%以上,为各级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准确水情信息。全省共出现水位峰160站次,施测流量4829站次,施测单沙10925站次,水沙峰测验过程控制完整,无跑峰漏角现象,测验质量考评甲等率达90%。(三)水文体制机制改革成绩喜人。新设四个分支机构,完成机构开办各项工作。一是在实现全省市级水文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任命了各分支机构负责人;明确了新设分支机构的职能、业务辖区、内设部门、人员配置等;抽调年轻精干技术干部,充实到新设立的分支机构中;积极筹集资金保障新设机构解决办公、生活用房,筹建开办相关事宜。二是各新设分支机构全面完成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实现无缝衔接,陕西水文新的运行机制全面开启。三是各分支机构积极参与了驻在市防汛(洪)、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水资源公报、市境内主要河流生态流量方案编制等工作,向驻在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等部门提供洪水预警预报及重要水情信息服务,受到当地水利和防汛部门高度肯定。(四)精准服务水资源水生态和河湖监管,为河湖健康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完成重要河流水体、城市供水饮用水源地、水生态水质监测187处,形成监测数据约9万组并按月上报水利部。二是开展了秦岭北麓重要峪口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分析工作和渭河、汉江以藻类为重点的12个断面的水生态监测工作。开展生态流量预警信息制作、发布,建立生态流量预警发布微信群,全年发布预警信息3期,开展宝鸡市水生态流量监测、渭河水量调度流量测报和来水量预测工作。三是编发《陕西省地表水质量年报》,每季度印发《秦岭北麓重要峪口水资源监测通报》,编制《陕西省省级河长制湖长制河流水资源质量简报》等,精准服务全省河湖运行和秦岭生态保护。四是全面完成全省水质资料整编工作,形成整编成果近10万组。五是编制完成了《陕西省2021年水资源公报》及《简报》,通过了省厅审查,获得水利部、省厅领导及专家的一致好评。(五)水文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陕西省水文手册》正式出版发行。二是完成12个水文基础应用研究项目,为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打好技术基础。三是《大跨度水文缆道测验数据采集与控制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省水利厅专家组的验收。四是3项自主科技成果申报并取得国家专利局新型实用专利,多项成果走出陕西在省外水文站点得到推广应用。五是积极开展优秀水文科研成果和专业技术论文评选活动,确定参评论文20篇,其中2篇论文在国家期刊上发表。六是5名水文专家走大学讲台为高校学生讲授陕西水文科技与发展,3人被聘为研究生企业导师。七是王君善同志荣获陕西省农林水气象系统“2022年“陕西产业工匠人才”,为我单位技术干部首次获此荣誉。(六)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对接中省相关规划,编制陕西省“十四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批项目设计工作并报水利部水文司审批。2023年共有7个项目完成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申报,共申请省级水利发展资金3744.01万元。二是2012-2013年陕西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水文站、巡测基地、预警预报系统三个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彻底解决遗留历史问题。三是完成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暨水资源监测能力一期建设项目最后两个合同工程验收。四是完成25处水文站提档升级一期,276处雨量站(水位站)、安康水文巡测基地及水质实验室3个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招投标和合同签订工作,目前正在倒排工期抓紧实施。五是按照新的政策规范要求完成了省中心(基地)生产业务用房施工图设计、绿化、人防、海绵城市建设,嵌入立体效果图和最终技术审查并取得规划许可证,完成工程量清单及计价报告编制和招标工作。五是完成2021年水毁工程验收和2022年水毁修复工程。(七)行业管理规范高效。一是组织职展《民法典》学法讲座,在普法宣传活动中,全系统共悬挂横幅60多条,张贴主题海报80余张,参加水法规知识大赛300余人。对水政监察支队34名水政监察队员进行了培训,14名新增加队员进行了考核。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2022年完成34名工作人员招聘,有效补充了专业技术岗位和测站一线力量。三是全面落实中省关于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的工作要求,共计完成520余人聘用合同签订工作。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完成中心机关50多项规章制度的修订汇编工作。五是推进规范配置岗位。规范优化直属水文中心机构及岗位设置,形成直属中心机构设置岗位配置调研报告和方案征求意见稿。(八)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水文事业发展活力。一是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办法,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贯彻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手册》和《党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台账》,在省中心机关成立五个支部,开展11个党总支(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三是指导铜川、渭南、榆林水文中心成立省水文中心党委直属党支部;西安水文中心党总支第一党支部被省直机关工委评定为2021年度省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省水文中心机关第三党支部荣获2021年度省直机关工委“四星级党支部”。命名表彰益门镇等3站为2021年度“文明水文站”,推荐5人申报水利系统“道德模范”“陕西好人”,汉中水文分中心喜获2022年陕西省总工会“梦桃式班组”荣誉称号。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甲级(有效期2023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甲级(有效期2023年)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