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建筑管理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建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3 09:31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建筑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建筑市场、建筑相关行业管理·建筑技术人员的资质(格)证书的申报、审批、年检、年报等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南路建设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鲁萍
开办资金 44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3万元 84.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在建工地44家,总建筑面积173.9万㎡,总造价38.45亿元。2022年全年新开项目13家,总建筑面积24.43万㎡,总造价5.01亿元。2022年共开展专项执法大检查4次,查处国有土地违法建设项目46起,全部登记造册形成台账,责令停工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关部门。本年度共计核发9个施工许可证,7个基坑部分施工许可函。2、稳增长工作临潼区共计在库区属建筑企业37家,其中一级资质1家(安装企业),二级资质19家,三级资质17家(含装饰装修企业8家)。今年共培养新增入统企业2家,陕西建工临潼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西安程莱建筑均已入国家统计大库。2022年一季度区属建筑企业产值完成2.47亿元,同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20.72%。二季度完成产值2.75亿元。截止二季度末区属建筑企业产值累积完成5.2亿元,同比去年二季度下降2.45%。三季度区属建筑企业产值完成3.3亿元。截止三季度累计完成8.5亿元,同比去年第三季度下降0.3%。四季度区属企业产值完成12.61亿元,同比去年四季度产值下降了0.13%。3、建筑领域扬尘治理工作强化在建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扬尘治理6个100%、七个到位和相关措施要求,对存在问题的立即提出整改要求,现场督促整改,对问题反复或多次出现的项目严格进行约谈,坚决停工整改,并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进行处置。加强围挡专项整治工作,共排查围挡48处,清理老旧、破损公益广告220平方米,更换文字、图片、标识错误160平方米,营造整齐美观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共发放《限期整改》36份,《停工整改》52份,两类企业发《停产整改》8份,《限期整改》19份。处置并回复上级督办批转问题17件。1—12月份扬尘治理工作在全市月度考核中均位列前茅,五月份扬尘治理考核工作在全市全年排名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4、建筑节能推广应用工作建筑节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检查35家在建项目,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予节能验收备案。对全区13个项目开展建筑节能分部工程专项审核,审核面积达50万余平方米。对17个项目总平面节能设计进行了联合会审。绿色建筑:辖区新建建筑全面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目前在建项目绿色建筑15家,占比达到90%。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对辖区内4家项目进行了绿色建筑中期核查,核查面积达33万余平方米。坚持每月20日向市住建局上报临潼区绿色建筑“四清单一责任”清单、绿色建筑开竣工台账。建立绿色采信机制,促进我区绿色建材产品和新型墙体材料认定,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应用,全区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二星的企业1家,三星企业共6家。装配式建筑: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规定,深化装配式建筑发展,2022年新建建筑严格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执行,全区新建建筑严格按照文件装配率达到30%以上,且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0%的目标任务;目前在建项目装配式建筑13家,装配式建筑占比达70%以上。按照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建设项目装配式建造技术方案评审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组织专家对全区3个项目开展装配式建造技术方案评审,共计建筑面积达77万余平方米。5、建筑领域教育培训工作2022年市住建局下达培训任务2400人。开展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操作及普法培训8期,管理人员及一线安全操作人员集中培训一期。7月底前已100%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3家。6、加强两类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对辖区无资质两类企业开展大排查,对非法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函告相关街办。7月到9月对我区两类企业质量和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专项排查整治,对全区16家两类企业进行试块抽检,均达到设计强度。此次检查工作,我区工作方案严谨、检查认真、台账细致,并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专项质量检测、效果明显,市住建局在全市通报表扬。开展生产安全专项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和时限,按照“一隐患一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整改,逐一销号。经复查存在问题均已整改到位。优化营商环境,配合市住建局对辖区18家企业完成2022年度信誉评价工作。全区5A级企业3家。7、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实名制管理工作督促在建工地落实工程款支付、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等制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排查工作,摸清底数,对存在问题建立台账,制定可行性方案,确保工资发放到位。全区在建项目全部完成实名制门禁设备安装,并接入“陕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对接,每日对实名制更新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信息更新率达到100%。对重点项目重点督查,对蓝光、融创、德杰等项目拖欠问题,多次积极介入,协调拖欠问题金额共计1260余万元,涉及农民工800余人。8、持续做好辖区建筑工地和两类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格做好辖区建筑工地及两类企业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在日常巡查中,对企业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组织做好各轮全员核酸及疫情期间重点人群20%核酸抽查工作,并按时完成上报工作。经统计,我区在建项目及两类企业应接种人数5507人,第三针接种率达100%。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区委安排,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端午节单位干部职工在新浪微博和抖音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传承历史精华和传统文化魅力,营造了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妇女节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妇女职工结合自身经历和实践感悟,讲述自己奋发向上、爱岗敬业、踏实奋斗的故事,引导和激励大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各自岗位和领域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三、存在问题1、由于我单位编制文件自1988年3月下发起至今未进行过调整完善,单位职责未有明确依据,导致执法委托书年审时被吊销。我单位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求必须有行政执法职能,目前,我单位委托执法权被取消、执法证被收回,建筑市场执法监管工作难以开展。2、单位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5岁,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无年轻后备力量补充,且专业技术人员稀缺,行业管理水平提升缓慢。3、受区情影响,我单位作为执法单位,性质依然为自收自支,严重制约单位发展。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快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确保完成2022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70%的工作目标任务。2、紧抓未入统企业入统进度。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由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蹲点帮扶指导,现场解决发现问题,全力推进未入库企业及时入库。3、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对报建项目符合施工许可办理条件的,督促尽快办理施工许可证。对违法建设实行“零容忍”,一律严肃查处。4、加大工程项目实名制管理及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的落实,对合同履约、农民工工资支付加强监管力度。5、按照全市扬尘治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夯实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包抓工地责任,提升工作标准,扎实推进建筑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工作大提升,对问题逐一排查落实,对任意一项不到位的,坚决按照一律停工整改,一律高限处罚,一律教育培训,一律全区通报的“四个一律”标准进行追责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