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1 15:56
单位名称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业务范围: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种植业病、虫、草监测及其防控技术指导、植物检疫、土壤化验及肥力监测、农村能源技术推广。
住所 合阳县东新街75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亚生
开办资金 272.8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43787.8万元 4350033.8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坚持试验示范,夯实粮食安全基础1.小麦试验示范。2022年,中心分别在王村镇北王村、城关镇安阳村、黑池镇太定村、新池镇宋家庄、路井镇新民社区共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工作22项。2.玉米试验示范。继续推进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大力推广玉米“一增三改一防”集成技术及玉米降本增效“5335”技术模式。以改土培肥、优化玉米品种区域布局、改种耐密抗逆品种为抓手,推进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的应用,以适应技术轻简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为需求,推进玉米生产方式改进,以病虫虫草害绿色防治为保障,实现绿色高质高效。3.红薯降解膜试验示范。以经济性粮食作物甘薯为代表,开展常规聚乙烯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甘薯上的应用对比试验示范50亩,共筛选参试地膜3类10种。通过连续4年试验,初步判断,覆膜200天收获后,降解膜农田残留率仅为10%以下,聚乙烯膜残留量为70%以上,效果明显。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为科学推进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我们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关键技术,开展示范攻关。(二)主推关键技术,保障粮食总产稳定一是我们继续以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小麦宽幅沟播技术为两大主推技术。二是开展“千名干部包镇进村促春管”等春管活动。农技中心协助农业局有关领导,培训落实24名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系统12个单位与省市干部一同下乡,到镇到村开展督查指导,研究抗灾强管措施,突击指导春管工作。(三)多方招商引资,完成重点项目建设通过走出去招商引资,提工作招商引资,今年在绿色高质高效、粮食提升工程、化肥减量增效、大豆玉米示范、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招商引资1199万元,重点实施了3个项目。1.粮食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在去年实施的三区八带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围绕小麦促弱转壮做好各项工作。协同开展小麦化除和一喷三防。完成水肥一体化设施安装。在全省绿色高质高效培训会做了工作经验交流。筛选9个绿色行动示范建设好的镇街,建立标志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2.粮食提升工程项目按照《合阳县2022年粮食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在黄灌区黑池镇率先建设2万亩高标准、高质量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单产超过1000公斤的粮食规模化经营吨粮田,辐射带动黑池镇、新池镇、路井镇、坊镇等黄灌区粮食规模化经营4万亩。3.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22年,合阳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植大户因地制宜在粮果等主要作物上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2万亩。(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1.着力做好“病虫草”防控依据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发动群众开展化学除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技工作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体,及时传递病害发生动态信息。三是继续抓好小麦条锈病普查防控工作。2.及时发布病虫信息规范标准化测报,定点、定期调查、普查,及时掌握县内病虫害发生动态,突出重大病情,关键区域,重要时期的病虫害普查与防治,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实地指导群众开展防治工作。3.继续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采取系统监测与大田普查相结合,专业测报与群众测报相结合,密切监测草地贪夜蛾的迁入和发生情况。重点通过7台高空测报灯监测,储备好防治药剂,检查了防治器械,确保能随时投入防控工作。4.规范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完成我县三家制种单位的1万余亩小麦制种田产地检疫工作,确保了我县小麦用种安全。对陕西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个玉米品种共196亩制种田开展了全生育期产地检疫工作。完成了葡萄花翅小卷蛾、李痘病毒病、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工作。苹果蠹蛾监测调查规范。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及时更新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对2022年度承担的125个土样数据重新进行补录,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数据录入工作,通过省级审核。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继续与种植大户,科技能人,责任心强,热爱农业的群众合作,在全县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在新池镇,王村镇,和家庄镇,坊镇,金峪镇设置部省级肥力监测点5个,其余乡镇设置市县级肥力监测点12个。严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配合农业农村局按时完成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宜居合阳”等目标任务考核汇报,做好化肥、农药减量相关工作开展资料收集。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大宗优质中药材黄芩、柴胡和远志为方向,制定合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协助县委人才办制定了人才助力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协助和家庄镇编制了中药材产业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和家庄镇王家村和秦城社区2个村为2022年合阳中药材产业示范村,设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00亩,完成种植基地的土壤取样20个。开展农作物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已经完成三轮踏查工作,共踏查83个样点,建立标准样地26个。主要普查苹果绵蚜、草地贪夜蛾、二斑叶螨、葡萄根瘤蚜、李属环斑坏死、节节麦、野燕麦、阿拉伯婆婆纳等31种外来入侵生物。撰写2022年农作物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总结。注重沼气安全生产组织召开全县沼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县沼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覆盖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知识宣讲暨隐患排查小程序填报专题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并现场整改;对需要更换配件的使用户,要求各镇街以村社区为单位统计造册备案。更新耕地质量类别与自然资源局协调获取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迅速开展我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工作,更新、调整成果、数据库、图件、分类清单和工作、技术报告等。二、社会经济效益在黑池镇繁种基地设立小麦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区15个共1.5万亩,集中种植区建立玉米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区6个;在甘井镇建立苹果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园4个共3000亩;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全县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小麦、玉米、苹果应用绿色防控总增收2.01亿元,绿色防控覆盖率53.05%,总减少化学农药233.8吨。建立了小麦、玉米、大豆玉米示范样板田共5000亩。示范旱作节水集成技术、玉米“5335”降本增效集成技术模式和小麦“3335”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黑池镇太定村“吨半田”示范田,小麦亩产693.48公斤。路井镇新民社区“吨半田”示范,折合亩产749.18公斤。甘薯通过连续4年试验,初步判断,覆膜200天收获后,降解膜农田残留率仅为10%以下,聚乙烯膜残留量为70%以上。共排查大中型沼气工程9个,户用沼气1506口,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全部停用,户用沼气工程使用198口,闲置1231口,废弃77口,使用率为13.15%。指导13座温室大棚种植太空辣椒,亩产12000斤以上,流转脱贫劳动力30余户400余人次,支付脱贫劳动力工资3万余元。12月份种植羊肚菌13棚。农作物外来入侵植物、病虫害普查,已经完成三轮踏查工作,共踏查83个样点,建立标准样地26个。主要普查31种外来入侵生物。设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00亩,完成种植基地的土壤取样20个,送交专业机构检测,了解种植基地内土壤基本情况,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申请有机肥实物补助20吨。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2万亩。通过技术示范带动全县粮食、果树等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110万亩次,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开展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5个,设置小麦、葡萄、花椒“三新”技术核心示范3个,完成农户施肥调查170户,向社会公开发布粮果作物肥料配方12个。无人机叶面施肥1.72万亩,水溶肥应用0.14万亩,缓控释肥应用0.14万亩。在全县12个镇街小麦生产区种植相对集中的麦田,实施统防统治8.3万亩,完成防治面积100%,经过防效验收平均防效可达95.7%。完成了30户小麦用药情况调查。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不能及时掌握快速出现的农业新技术;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后备力量储备不足;三是项目资金到位迟,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农技人员技能提升。结合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指导重点工作,加强练兵,提升技术人员素质。通过传帮带、绩效管理、试验检查、业务交流、“四项技能”提升活动等形式,提高农技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统筹兼顾,主要抓好试验示范、病虫绿色防控、耕地保护、信息、项目、技能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甘薯轻简化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二等奖;2022年陕西省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优秀奖;粮油作物技术推广工作先进称号;土肥站先进工作站称号;信息先进工作站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