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贯彻中省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市国省干线和市辖区农村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行政、工程质量监督的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工作,指导各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渭南市高新区新区东路宏业汽修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席伟 | |
开办资金 | 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74.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交通运输局坚强领导下,支队以“迎盛会、保安全、保稳定”为目标、以“五大行动”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积极作为、敢于亮剑、勇于担当,全领域、全覆盖、全时段推进执法工作,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是超限治理声势浩大。自3月7日开展春季“净路行动”以来,在联合队伍的辛勤工作下,治超成效明显。共计检查货运车辆12850余辆,查处违法车辆24辆,其中“百吨王”违法超限车辆7辆、非法改装车辆18辆,查处未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大件运输车辆2辆。《法制日报》《西部法制报》《旅游商报》进行了系列报道,《陕西新闻联播》进行了刊播,在社会上营造了出重拳治理百吨王、敢亮剑保安全通畅的氛围。自11月起四部门联动,分别在华阴、合阳开展超限治理工作。(二)是投诉案件大幅下降。组建女子投诉案件处理组,大提升转作风,用耐心、细心架起沟通的“连心桥”,用温情、温暖解决群众“揪心事”。建立了投诉案件“清零”制度,投诉案件当月全部核实、处理与反馈。自2月份组建以来,共受理投诉电话、12345、省中心、局长信箱650起,办结645起,办结反馈率达到99.2%。(三)是安全包保成效明显。国庆节前夕,聚焦“两客一危”,抽调20名执法人员成立了1个道路客运、5个危险货运安全包保组,对5家客运企业(汽车站)、56家危运企业开展包保执法,对转交的车辆车速、疲劳驾驶、抽烟、接打电话等违规行为进行整改。18辆客运车辆安全隐患已经完成整改。56家危运企业245项隐患整改了200项,45项正在整改中。速达危运公司因问题较为严重从10月4日至10月22日暂停营运,1家危运公司未落实电子运单停运1周,73辆危运车辆停运1周,10家危运公司受到约谈,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宣传工作持续加力。建立单位内部学习群,形成各科室“每日一晒”,市支队、县大队“每周一亮”形成工作动态向市局进行报送。对办理的案件进行梳理,每月在单位公众号公布两次。目前已发布周工作动态25期,发布典型案例18期。加强与媒体合作,在“学习强国”发稿3篇、《陕西交通报》发稿12篇、《渭南报》发稿3篇、《华山网》和《渭水之南》发稿48篇,执法工作得到大力宣传。收集执法人员本年度讲稿编印了《绽放中的那一抹交通蓝》,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凝聚执法力量。二是取得社会效益(一)思想建设机制不断加强。结合市局主要领导调研、组织生活会,在单位内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印发了《局长调研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组织生活会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征求意见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了《党总支会议制度》,修改了《财务管理制度》《效能考核办法》。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视频等,开展了第五个廉政教育月活动,建立了廉政风险清单,从思想上、制度上保证单位健康有序发展。全面开展作风纪律专项行动,印发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机制,召开了推进会议,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推进谈心谈话、问题清单个人档案建立。(二)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以“五大行动”为统领,坚持不懈开展“大学习铸忠诚”,坚持每周一集体学习雷打不动,把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集体学以时事政治态势、上级文件精神、交通执法规范、党风廉政形势为主,从思想上划准红线、筑牢底线、架起高压线。同时,围绕党史学习内容、交通执法法规,布置自学内容,有效促进“学习型”执法队伍建设,目前已组织学习30次。按照市局要求,减少会议次数,每月第二周不召开全干会。累计召开党总支会议9次,队务会6次。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心组专题进行了学习部署。有计划开展党总支、全干会、个人自学、线上学习,每名党员撰写了个人心得体会,掀起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三)执法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围绕“大练兵强本领”“大提升转作风”,拟定了《渭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渭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国省干线公路执法联勤联动工作制度》,印发了《渭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公路路政执法检查工作规定(试行)》。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一单、两库”基础数据,率先在危险货物运输领域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开设了“科长讲堂”,各位科长上台就《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进行辅导,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聘请经验丰富的交警,就路面执法程序、设置进行专题辅导,弥补执法实务不足。每周三次对全员开展军事队列训练,培养良好的执法人员姿态和雷厉风行的作风。47名人员参加市局执法岗位大比武应知内容测试,取得满意的成绩。(四)执法队伍形象不断优化。按照“大比拼创实绩”要求,一是牵住出租车这个城市文明的“牛鼻子”,精准实施降违工作。对外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不间断在出租车运行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巡查、检查。二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在开展现场纠违的同时开展法制宣传,让出租车司机了解更多的法规条文,掌握更多的“规避违法行为”知识。三是坚持“假日我在岗”,节假日、双休日不休息,常态化开展城市客运执法检查,守护群众的平安与安宁。四是制定了《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实施方案》《说理式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大力推行说理式执法。(五)百日劳动竞赛圆满完成。召开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劳动竞赛”动员会,印发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劳动竞赛活动参赛方案》和任务清单。成立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劳动竞赛活动参赛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支队“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劳动竞赛”安排部署专题会,学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视频宣传片,参加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劳动竞赛”个人防护知识答题活动,走街入企开展了安全知识宣传咨询活动。主管领导上了谈安全“公开课”,举办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竞赛演讲活动”,在渭南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期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百日竞赛圆满结束。(六)各类执法工作全面开展。各领域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巡查。各路政大队坚持“每月2次”巡查,共巡查国省干线52次6381公里,对受理的41起国省干线公路涉路事案进行了处置;二是深入到大荔等七个县,就发往渭南的客运市场开展执法巡查,核查了“异常客运车辆”40辆;三是加大危废储存执法检查。对19家拉运燃气企业、7家拉运违废企业进行检查,建立了“一图、两清单”。用“双随机一公开”对危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了1家未取得危险货物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擅自从事危运行为,提交市局讨论后,顶格进行处罚。四是注重出租车的执法检查。以驻点执勤和巡查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和出租汽车各类违规现象。现场执法累计检查车辆5500余辆次,纠违500余起,现场进行普法教育4500余人次。查扣涉嫌非法营运车辆20余辆,查处违规经营行为160余起,处罚80余起。抓住“五一”假日重要节点,对出租车开展了一次为期3天的安全执法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五是强化水路运输和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按照冬季、夏季,节假日水上活动淡旺季特点,全年开展水上交通执法检查17次;聚焦国省干线项目工程实际,围绕安全经费落实、企业资质、作业环境、防范措施等,开展3次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六是开展“黑教练车”“货运车辆非法改装”检查。查处“黑教练车”6辆,取缔黑培训点2处;对11家未按规定备案维修企业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立案查处1家。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是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力量薄弱;请求市局从全系统选调人员,充实执法力量。二是工作协作机制不完善,权责边界不清晰;由市局牵头,协调市公路局、市服务中心理清执法权限。三是工作经费不足,执法车辆缺乏、信息化建设滞后;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配备执法车辆,加速交通信息化建设。四2023年工作打算1、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全面开展纪律作风专项行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增强队伍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执行力度。3、加大投入,对接省厅综合执法信息系统,用信息化引领执法高效化。4、适时组织开展公路路域环境治理、“百吨王”及非法改装货车专项整治活动,力争G242华金公路设置1处非现场执法点。5、对个别货运企业长期失管的情况,找准症结,对符合取缔条件的坚决给予取缔,消除安全隐患。6、坚持执法为民,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7、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动执法“后半篇”工作,建立起交通综合执法省、市、县纵向畅通的信息联系、执法互动机制,横向到边与其他执法部门通报、联动机制,形成执法工作“一盘棋”。8、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星级党支部、执法标兵,有力推进精神文明精神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