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临渭规划管理中心

渭南市临渭规划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1 10:18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规划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规划服务。审查旧城改造项目的申请,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办理“一书两证”工程验线与规划核实。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4号
法定代表人 杨雷明
开办资金 26.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万元 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配合规划“三覆盖”。全力配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速度,按照高起点高水平要求配合完成现状“一张底图”、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试划。(二)服务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完成了杜桥办盈田村华盈和谐小区一期建设项目(颐养苑)、渭南乐天城建设项目、临渭区韩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核发了渭南市外贸大院及外运车队大院片区改造(祥景花园)4#楼和车雷四组城改安置用房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了2-2-23#宗地和车雷六组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书;核发了临渭区韩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5#、7#、10#、11#、12#楼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渭南沋河东郡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正在按照专家会意见修改,渭南东入口滨河大道综合改造项目5号地块整改完善方案正在成果报审,临渭区老城街东段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正在初审,海兴水岸新城10#商业楼部分裙房、11#商住楼及地下车库项目和渭南市外贸大院及外运车队大院片区改造(祥景花园)4#楼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在审查办理。(三)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公示制度,及时公布已审批的规划方案和规划许可,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四)加强测绘管理。根据省局、市局统一安排,随机抽取临渭辖区6家乙级测绘单位作为今年“双随机、一公开”测绘资质检查和测绘质量监督检查的对象,并在局网站及时公示。按照检查前书面通知—实地检查—检查后书面反馈意见的程序,配合联合检查组对照检查清单内容对抽取的6家测绘资质单位进行了实地检查,并下发了整改意见。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为民办实事。积极妥善处理信息公开事项、市长信箱回复、群众热线回复,在办理过程中做到充分沟通、及时回访、及时答复群众的相关问题,每件事项办理完成后,对项目再次进行反思,不断完善规划审批流程,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三、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规划水平亟待提高。城市风貌特色不够鲜明,规划设计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干部业务能力不强,规划指导和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项目前期工作需深化细化。部分项目前期缺少联合审查,有的项目生成阶段部门意见落实不到位,导致后续审批存在突出矛盾。三是规划宣传不充分。由于规划宣传渠道不多,活动较少,社会各界对规划了解不够,对相关规定和审批程序不熟悉,导致一些群众和服务对象产生误解,影响行业整体形象。2、整改措施:一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后,积极配合市局全面展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修编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二是扩大规划宣传,增强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规划意识,让公众理解规划、支持规划,提高群众对规划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配合完善规划体系。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后,积极配合市局全面展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修编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项目审批完成之后的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建设项目批后管理跟踪检查制度。定期对审批的项目回头看,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对有关承诺事项及时督查,符合相关规定及承诺的,方可进行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三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项目服务办公室的作用,为项目规划提供咨询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提高审查效率,加快报批速度,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改进工作作风,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书面告知制、最多跑一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强规划培训。自然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规划管理办法和指南,要开展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一些疑难问题,组织专家会诊,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五是及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未批先建项目。对一些复杂问题,还需解放思想,开拓新路,寻求新的解决之道。对于未批先建项目,待执法局违法处理,和建设单位沟通协调,尽快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六是加强规划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扩大规划宣传,增强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规划意识,让公众理解规划、支持规划,提高群众对规划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