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汉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汉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4-21 10:15
单位名称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汉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信息化及电子政务规划、管理和推进,建设和管理政府网站。
住所 汉台区民主街43号市政府2号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杨成
开办资金 1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智慧城市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32.92万元 1901.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情况:在市智慧城市建设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2022年中心紧扣局党组重点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克服疫情影响,圆满完成了年初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1、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智慧汉中建设,修订《汉中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启动经济运行监测系统、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平台等智慧项目;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全面推广,完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在安全可靠环境的迁移过渡,推进政务系统迁移上云;完成2021年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加强政务网络安全管理。2、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我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力度,全力推进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完成考核任务。3、大数据建设按照《汉中市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积极推动大数据建设;加快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2022年度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工作,推进市级数据汇集;建成汉中市社保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应用场景建设。4、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升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水平;协助市政府办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市长信箱和12345运行管理;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数据归集共享应用成效显著。我市数据共享交换共享平台汇聚数据3.5亿条,支撑了“互联网+行政审批”、金融超市、天汉通、工程领域改革、财税业务等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累计调用数据6984万余次。其中综合治税方面:2022年查补入库税款4501.99万元。民政低保方面:2022年共计核对各类对象1892342人,反馈县区疑似信息核查后退出13834人。公租房申请审核方面:公租房“掌上办”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提交78171调数据,100%完成数据审核工作。“一贷通”融资服务方面。平台注册用户21388位,授信金额67.3亿元,贷款金额67.9亿元。2、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有力。2022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年访问量306.7万余次,累计转载、发布信息8400余条。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等主题开设相应专题,各类专题累计更新950余条。对全市正常运行的政府网站与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开展日常监测和季度检查抽查,向县区、部门推送日常检查错敏问题清单260余次,印发工作通报8期,督促有关单位完成问题限时整改;持续开展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泄露个人信息、网络安全专项排查及内容风险隐患排查等专项检查,组织召开了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视频会,以自查找问题、以整改促提升,不断提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和管理质量。12345热线和市长信箱高效运行。汉中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33.6万件,形成工单40.7万件,一次性解答群众诉求25万件,转各承办单位15.6万件,办结率97%,回访热线满意率99.7%,较2021年,热线话务渠道受理量上涨3倍,互联网渠道受理量上涨8.9倍,汉中12345热线已逐渐成为群众与企业向政府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渠道。政府信息公开质效持续提升。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发布信息2900余条。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办结市政府及智慧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件,法定时限内办结率100%,未出现行政复议结果纠正、行政诉讼败诉情况。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督促指导县区和市级部门做好监管事项认领、检查实施清单填报、风险预警核查信息回复以及相关模块数据填报等工作,市级部门认领事项987项,填写检查实施清单570项;市级部门与各县区合计录入执法人员信息4026条,行政检查2383条,行政处罚118条。接省级转办风险预警核查信息61条,办结61条,累计向省级报送月报11期。印发《关于印发2021年度“互联网+监管”工作情况及202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报送2022年陕西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年度行政检查计划的通知》《关于“互联网+监管”2022年度行政检查计划报送情况的通报》《关于对陕西省“互联网+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公示意见征求的函》等文件,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完成了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市场监管”指标有关任务填报工作。7、有效提升全市通信基础设施水平。一是提前完成2021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34个点位建设任务,持续推进10G-PON端口升级,进一步扩容上联带宽,累计建设2.7652万个10G-PON端口,提升千兆用户承载能力,现已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千兆光网通达;持续推进城市地区千兆光纤网络的覆盖能力提升,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38.12%,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25.06%。二是成功申报2022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涉及40个4G网络未覆盖区域,项目总预算约216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4G信号和网络自然村覆盖水平。三是我市固定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达到70.03Mbit/s。8、高质量推进5G“新基建”建设。一是全年新建5G基站1130座,累计建成3570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通信保障。二是积极打造5G应用场景。推动并建成5G+示范稻渔基地、5G+野生朱鹮监测分析项目、5G智能生产线管理云平台、张富清旧居5G+VR直播等31个5G+智慧应用。三是将5G网络向乡村延伸。在乡镇累计新建5G基站1068座,其中2022年建成367座。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缺少大数据产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改进措施:加强大数据产业、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组织工作人员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组织高校、信息化部门、华为浪潮等企业的专家来汉讲座,提升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力推进我市大数据建设,加强数据归集,加大数据应用力度。编制2023年数据资源目录,优化提升市级数据报送部门数据质量。建成较为完善的人口基础数据库和法人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和法人信息查询、应用、比对等基础支撑服务。督促指导县区加快汇聚数据,初步建成各自大数据资源池。会同行业部门,立足业务实际,利用数据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使汇聚的数据“跑起来”,有力提升部门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2、强化“互联网+监管”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培训,督促指导县区和市级部门做好监管事项认领、检查实施清单填报、风险预警核查信息回复以及相关模块数据填报等工作;按时向省级报送月报,做好省、市交办的其他相关任务。3、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夯实5G示范市基础。以5G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算力资源、网络资源支撑保障和数字化安全防护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县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4、提升政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完善政务外网配套安全管理办法,统筹做好各部门上网行为管理,推动各部门政务云、政务网络使用更加安全规范,加强机房设备维护管理力度,定期开展安全监测和应急演练,同时全力做好全国两会、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政府网站、政务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5、深化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聚焦公众关注的民生重点领域,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持续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不断提升主动公开质量。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提高答复质量。做好市政府网站和集约化平台日常运维管理,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督检查。协助市政府办做好政务公开业务培训、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6、提升市长信箱和12345热线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细化诉求受理、流转、审核、回访等工作流程,提升热线运转效率,加强工单催办督办工作,提升承办单位答复质量。加强话务员培训,规范办理流程,不断提升办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加强与110、119、120等紧急热线的联动,形成高效联动工作方案,实现群众紧急诉求的快速分流处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