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发布时间: 2023-04-20 17:34
单位名称 渭南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安置教育管理社会盲目流浪人员。为受助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及丧葬服务,对农场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住所 华县莲花寺镇
法定代表人 肖高峰
开办资金 44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3万元 38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疫情防控方面。一是积极落实农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演练,织密织牢疫情防控防线。二是采取“线上守岗+线下站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进场扫码测温、核酸检测、门卫值守登记等制度。三是抓好物资防控保障,共储备防疫物资防护服100套、防护口罩2000个、酒精100箱、84消毒液300箱等,配备防疫值守岗亭。四是严格落实核算检测相关规定。按照当地静态管理期间和常态化防控期间核酸检测要求,做好场内干部职工和救助安置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全力保障农场疫情防控工作。(二)救助安置服务方面。农场积极落实对供养场员的各种服务,包括:供养场员的特困供养年审、残疾两项补贴复审、高领补贴复审、医疗救助办理及日常生活照料等;同时也为非供养场员办理合疗,承担了平常的联系、复审、开具证明等工作。(三)接收托养方面。现有特困供养人员20名,其中80岁以上老人2名,60岁以上老人8人,其余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长期服药人员1名。在农场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提升,全部纳入华州区特困供养范围,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全面保障。(四)医疗健康方面。农场积极对接驻地卫生院,根据医生建议,及时进行了分类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受助人员的生命安全,让他们健康生活得以保障。通过多渠道申请残疾人辅助器具,坐便器5个、助听器5个、轮椅5个;针对精神及心理健康,邀请通用环球中铁华州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来场开展爱心义诊回访活动。(五)土地管理及开发利用方面。一是科学制定土地租赁合同,保障土地收入稳步增长。农场现有419亩耕地长期租赁给3家进行种植经济作物,目前,2022年土地租金收缴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是做好农场土地档案管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今年来,在场党委领导带领下先后去渭南市、华州区相关单位办理土地证业务20余次,经多方协调、积极努力,最终顺利办下所有土地证。三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农作物,大棚种植韭菜、芹菜、圣女果和普罗旺斯西红柿等,蔬菜长期保持食堂供应,体现利用价值。(六)完善社保和年检等相关工作。一是积极完善职工社保,按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保障大家合法权益;同时认真完成单位和工资年报等工作,现已填报完毕。二是按要求及时办理人员退休手续和养老年检工作,2022年已完成退休手续4人,现有退休职工32人,离休3人。(七)积极推进养老项目发展。渭南市养老示范服务中心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复,清表,地勘,文堪,初步设计等工作,计划3-4月份完成项目工程规划证和施工证等,预计5月份项目开工建设。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救助安置服务履职到位。受助人员管理保障有力,对受助人员的医疗、卫生、住宿、饮食等方面积极安排,救助安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二)消防安全工作积极展开。今年共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2次,消防演练1次,安排工作人员参加“消防安全专业培训”1次。通过学习,提高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三)打造优美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今年来,农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场区内外、道路两侧枯死的树木进行了多次替换补种,较好的完成了绿化美化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电子化办公还不够娴熟,学用结合有待加强等问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规范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日常管理松懈,有迟到早退等问题;基础设施方面薄弱,电脑打印机配备不足且年久失修,同时缺少必要的信息化活动设备(比如投影仪、电子屏等)。三是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专业人才,管护工作还不够细致规范,活动开展较少。四是玫瑰纯露和玫瑰精油有待进一步拓宽销路。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二是加强救助安置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场救助安置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吸收引进素质高、技术过硬人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全面提升农场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安排,突出短板弱项,突出品牌创建,年内拟建信息化图书室、媒体化会议室和综合类活动室,进一步推动农场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着力提升党建质效。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努力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严格落实《干部职工效能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干部请销假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制度等,从严从实管理,在制度上提要求,在措施上画杠杠,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学习干事创业的紧迫感、责任感,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三是进一步强化救助安置服务管理水平,紧紧围绕“项目落地、挂牌落实、转型升级目标、超前养老人才培训、管理方式转变、各项工作适应”等,着力抓好“五融合、五提升”(一是融合到“政治上绝对忠诚”的具体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高干部队伍忠诚之魂。二是融合到民政事业的全局,思考和谋划工作,着力提升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融合到办实事、开新局的最后一公里,真抓实干转作风,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四是融合到养老事业未来开启,超前部署,着力提升人员专业技能。五是融合到“幸福家园”创建新要求,干事创业,着力提升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准),通过努力,年终达到民政事业中游以上水平。四是不断加强土地综合管理,积极办理院内土地相关手续,明晰土地权益,合理制定土地租赁,做好地籍管理工作,防止产生纠纷。五是不断强化财务预算、风控管理,增收节支。规范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制度,严格预算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产,加强水、电、物资等费用的管理。六是继续做好玫瑰产业外包工作,增加单位收入。七是积极推进市养老示范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申请上级资金,做好项目开标和项目建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