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环境科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技术保障、生态环境环境损害评估、固体废弃物、辐射污染物处理的技术支持、协助编制有关技术工作方案、环境治理工程方案技术审查、排污许可及总量控制方面技术工作、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技术研究、环保规划编制等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马雷云 | |
开办资金 | 2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9万元 | 1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编制完成《渭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组织编制完成《渭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渭南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渭南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二)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建立了渭南市生态环境资金项目专家库,制定了《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完成申报中省市级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的资料审核工作,经过初审、评审、函审等审核方式,共上报申报生态环境资金项目总数81个。其中申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46个、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21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4个、市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10个。(三)持续推进“三线一单”成果管理和共享应用。持续做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科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共承接110个建设项目(规划)的“三线一单”应用的申请文件,其中完成97个项目的复函,否决4个项目,剩余9个正在办理过程中;并为2个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三线一单”对照分析结果。建立《“渭南市“三线一单”应用工作台账》及相关档案资料,精准识别重大项目选址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政策制约因素,为项目前期论证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四)完成渭南市2022年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审核工作。审核共计112家企业,涉及23个重点行业的55家,并出具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表、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结果统计表和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汇总表,印发渭南市排污许可提质增效总结报告,为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坚强技术支撑。(五)完成2022年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工作。随机抽取2022年17份环评技术文件复核项目,组织专家对抽取的17份环评技术文件的审批情况、报告编制规范性以及报告编制质量进行了复核,研究形成了渭南市2022年环评文件技术复核问题清单,并编制技术复核报告报送市局总环科。(六)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收集市域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编制完成《渭南市2021年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七)经过专家评审论证、多次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渭南市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按程序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并印发各县市区政府实施。(八)组织完成沋河入渭断面综合治理项目申报。多次进行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先后完成渭南市沋河下游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目前该项目已上报入库申请中央专项资金。(九)完成渭北排碱渠综合整治工作。对渭北排碱渠水质现状进行现场调查,提出整治措施,编制整治方案,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助完成渭北排碱渠综合整治工作可研报告,为推进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提供技术依据。(十)组织完成丰塬镇北雷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申报。组织技术人员多次现场勘测,编制完成《临渭区丰塬镇北雷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按程序申报市级资金,已下达临渭分局实施。(十一)编制完成《富平县页坡岩溶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判定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开展《渭北380岩溶水地下水水环境背景值判定报告》、《渭河沿岸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判定报告》编制工作。协助富平、华州、临渭分局包装项目,编制完成10个项目的建议书、可研报告。(十二)配合开展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相关工作。全年共收到71家企业绩效升级申报资料,全部完成资料审核。受新冠疫情影响,全部完成资料及现场初步审核工作的申报企业共计41家,包括申请A级绩效企业3家,B级绩效企业1家,引领性企业4家,D升C企业33家。其中,19家D升C企业在市局网站进行了拟评为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C级绩效企业的公示。(十三)持续参与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相关工作,积极研判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专班提供相关管控建议和意见。开展渭南市中心城区露天焚烧监控项目、渭南市臭氧成因分析研究工作、渭南市主城区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项目的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十四)配合编制完成《渭南市(潼关县)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规划潼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为开展项目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渭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渭南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对于加快推进渭南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生态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绿色发展,是各级各部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依据。(二)《渭南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印发,为建立、健全辐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类辐射事故、事件,完善全市突发辐射事故应急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三)《渭南市2021年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和《渭南市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推进主要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系统支撑碧水保卫战。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生态环保基础能力薄弱,当前技术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力量和装备不足。整改措施: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加强业务学习交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为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做好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相关工作。2.持续参与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相关工作。3.组织实施渭南市中心城区露天焚烧监控项目。4.组织开展渭南市渭河沿岸水源地的背景值判定调查工作,编制调查报告。5.编制渭南市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达标方案、开展渭南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6.开展地表水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中期评估7.持续推进渭南市(潼关县)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8.持续推进“三线一单”成果管理和落地应用工作。9.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10.有序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陕西网2022年度新闻宣传通联工作先进集体、优秀通讯员。被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2021年渭南市市级文明单位。2022年渭南市三八红旗集体。2022年“工会在您身边,竭诚为您服务”主题活动基层示范点。2022年渭南市生态环境局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