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发布时间: 2023-04-20 16:48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高新区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业务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移民、农业、林业、畜牧、农机、扶贫开发等工作。
住所 渭南高新区崇业路16号创业大厦
法定代表人 张荣军
开办资金 16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3.06万元 596.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运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劳动保障工作:组织对区内108家用人单位开展劳动用工年检,处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45平台、信访平台各类线上线下舆情线索635起,为农民工讨薪421.24万元。劳动仲裁依法受理案件60起,裁决调解50起。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18万元,保函5单。全年受理工伤认定案件67起,办结60起,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2.退役军人工作:全年为406名重点优抚对象通过惠民资金一卡通发放抚恤补助金475.74万元,为72名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288.91万元。为29名2021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42.15万元。为10名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庆送喜报,送去慰问金1.4万元。大力宣传张富清等“最美退役军人”和“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王友民同志先进事迹,同时深入挖掘宣传我区退役军人先进典型。3.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落实防返贫监测工作责任,对区内1.16万户农户实现常态化排查全覆盖,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完成市乡村振兴局反馈的行业部门筛查疑似风险点11个批次208条信息核查工作,督促指导各街道完成省级29次18个村的“点对点”全面核查工作。结合“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和2022年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纳入监测对象。对全区所有农户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实行网格化监测管理,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4.疫情防控工作:全年累计召开协调部署会议25场,全面贯彻落实“内防反弹、外方输入”的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全年累计摸排来渭返区人员12520人,核查协查信息23007条。全力协调配合8.18、10.7、10.16三起输入性本土疫情处置工作,有序调度一线物资供应,指导配合封控管控工作开展,有力保障了疫情快速处置。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劳动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稳岗就业、民生民政、医疗保障、农业农村等各项社会民生事务工作,规范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组织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高效稳妥处置各类劳动纠纷。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0.7万亩。城镇新增就业243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9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整改措施:继续组织街道、村组、包联部门进行各类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加强包联干部入户走访,提高群众的正常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对已安排问题不够重视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整改。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劳动保障: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主线,持续规范建筑工地项目用工管理,不断推动根治欠薪工作向制度化转变。聚焦“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45政府热线”等线上线下反馈各类问题线索,协调与执法并重,稳妥化解各类欠薪纠纷。坚持依法、公正、高效原则,有序做好工伤认定、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等案件的办理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农业林业:落实农业各类惠农政策,确保资金按标准及时兑付。做好农业生产工作,加强技术指导,抓好病虫害防控,稳定粮食生产。继续按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加强绿化项目管护,巩固绿化造林成果。3.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成果。切实做好各项帮扶政策落实,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深化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全面落实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十二条”等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持续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和建设,结合实际谋划一批切实可行,带动群众效果明显的产业及基础设施类项目。4.民政民生:落实社会救助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对接,增强救助时效,继续做好因灾因疫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健全儿童福利服务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支持引导专业社会力量提供关爱服务,指导街道履职履责。持续开展殡葬改革专项行动,规范殡葬管理,绿色殡葬,文明安全祭祀。持续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落实各项残疾人惠民政策。维护残疾人权益,做好为残疾惠民政策落实工作。5.社保医保:持续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加强两定机构日常稽核工作。强化基金征缴,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的目标。继续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增强职工风险防控意识和业务经办水平,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建立工伤、失业、养老、医保数据共享比对和协查机制。6.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协助企业及时做好空岗缺岗的招聘和补充工作。持续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严格担保贷款审核,确保贷得出收得回。7.信访维稳:紧盯劳资纠纷、扶贫、涉军、救助等领域信访群体,依法稳妥处置好各类群体信访事件。8.退役军人:以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为目标,做好政策解读、移交安置、帮扶救助、就业培训、走访慰问等工作。9.民族宗教:按照中、省、市民宗工作政策,依法依规做好辖区民族宗教管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