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渭南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渭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渭南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渭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3-04-20 16:46
单位名称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渭南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渭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林业技术推广应用与指导。林业适用新技术推广应用及科技培训;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检疫;森林资源和自然保护地规划设计;全市飞播造林技术指导。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林业大厦
法定代表人 郭军成
开办资金 17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万元 89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今年有3名业务干部入选市委组织部农业专家团,有1名业务干部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渭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一、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持续强化。5月份召开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部署秦岭渭南段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和飞防事宜。印发了《渭南市林业鼠兔害防治技术方案》,为全市的鼠兔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地技术保障。制定了《渭南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区域内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应急处置。起草了《渭南市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为科学防控规划和正确预警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趋势提供支撑,避免减少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2.加强监测调查和检疫措施,加大投入、做好应急处置。建立绿化工程苗木来源台账,对所有林区和植树造林地块全面排查,春季以来累计排查苗木185.55万余株。在美国白蛾防控重点路段和监测部位安装诱捕器1143套,加大对人为活动频繁地区和各类建设区域的监测预报,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日报告制度,坚决杜绝疫情发生和传播。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抽调专业技术干部256人次普查松林26.33万亩,普查率100%,全市共普查涉木企业204家,国有林场12个,建筑工地25个,电缆盘179个,包装箱328个,死亡松树106株,死亡原因为风折和干旱导致。各县(市、区)建立临时检疫检查站40个,有效防控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目前我市均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入侵。3.强化预防防治,减少传入几率。及时下达各县市区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指标及年度监测和防治任务,4月底全市先后投放花绒寄甲20万头、管氏肿腿蜂5万头防治天牛,6月底相继在潼关县、华阴市、华州区、临渭区等渭南市秦岭区域采用飞机喷洒药剂预防性防治松褐天牛等有害生物,建立防控隔离带,飞防面积8.76万亩,有力地降低了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侵染几率4.严格检疫封锁,严控生物疫情。开展绿盾检疫执法行动,排查应检涉木涉苗企业173家,苗木产地检疫3.46万亩,检疫率达95.8%,复检苗木988.9万株,复检木材及其制品2252立方米,追踪跨省调入松木及其制品20起,与检疫证均相符,无检疫对象。查处违法调运林业植物及其制品检疫违法案件11起,8起均为无证调运,3起是从疫区调运过来,均以焚烧和查款结案,对无证调运严肃批评教育和罚款结案,共计处罚5.85万元,我市未涉及刑事案件。5.认真开展种苗生产管理,强化质量监管,积极开展“双打”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市苗木生产者摸底调查,经调查,全市持有林木(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并从事苗木生产的单位或个人有151个,生产总面积49758.45亩,在圃苗木3531.55万株,价值149006.87万元。组织开展林木良种使用情况调查,积极指导各县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和林木良种选育申报工作。秦冬枣、兴秦1号花椒两个品种顺利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初审。6.加强种苗质量日常监管工作。历时35天,对飞播使用的43个种批4.1705万公斤侧柏、油松、香椿种子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复检净度、含水量和发芽率,经复检5个种批达到Ⅰ级标准,其余38个种批为Ⅱ级,确保9.3万亩飞播造林用种质量关。7.结合秋季造林,组织人员重点对蒲城、临渭、白水等6县(区)15个单位的苗木进行质量监督检查。10个苗木使用单位20个苗批均合格,合格率为100%。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和自检制度。对标签使用不规范和档案不齐全的单位进行现场面对面指导,督促其规范化管理。8.认真开展涉林“双打”工作。将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和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年度主要工作内容,统筹推进全市涉林“双打”工作全面开展。建立了监督机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有关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假冒伪劣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坚持月报告零报告制度,按要求及时上报案件查处情况。市县不定期组织人员加大对无证、无签调运苗木、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等行为的稽查力度,有效扼制林木种苗的违法行为。9.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在各县市区共培训林农和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00余份(册),发放手锯、修枝剪1000余把。各县(市、区)积极利用现地指导和网络讲解培训的方式,开展经济林管理技术培训115场(次),培训林农5436人(次)。10.“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全年完成示范点建设25个,示范推广面积6万亩,培养技术能手19人,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任务。工程建设中围绕核桃、花椒、柿子、枣等主要干杂果经济林良种建园、低产林改造和干旱沟坡绿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11.飞播造林任务圆满完成。经过13天的紧张作业,我市2022年飞播造林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完成,全市今年完成飞播造林9万亩,飞行作业113个架次,在华州区、华阴市、白水县和富平县8个播区撒播油松、侧柏、香椿种子41705公斤。开展飞播造林成苗、成效调查工作,并将结果于12月底报省林业局。12.编制了《渭南市科学绿化指导意见》,内容包括道路绿化、河渠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公园绿化、荒山荒沟绿化、盐碱地绿化和破损矿山弃置地绿化八个方面,从树种选择、树种搭配、地类界定、栽植技术到管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规范。对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绿化标准低、造林标准不统一、树种选择不科学、栽植不规范、成活率不高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作用。13.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华州花椒丰产管理技术示范”项目完成了施肥、修剪等技术任务;“大荔困难立地造林综合示范推广”项目完成造林800亩的年度项目任务;“秦岭北麓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关键技术”项目,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措施。“潼关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富平柿子提质增效示范推广”项目、“澄城县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二、业务工作特点及社会效益1.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我市全年没有疫情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我市森林资源和秦岭生态可持续发展。2.在全市邻近洛南县沿秦岭主梁以北1000-1500米的范围内采用飞机喷洒药剂预防性防治松褐天牛,建立防控隔离带。据统计,全市使用小松鼠AS350B3e直升机,飞防面积8.76万亩,有力地降低了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侵染几率。我市开展飞防工作信息先后在渭南日报、省森防总站网站进行了报道。3.建立科技人员包联林业经济实体工作机制。单位21名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共包联合作社或科技示范点18个,不定期地对包联点花椒、核桃等干杂活经济林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现场答疑解惑,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4.针对不断增加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等各类龄段的退化林分,推广渐伐模式,实行人工更新,及时伐除病腐木,补充壮苗,增强防护能力,提高防护效能,促进森林健康发展。5.市县不定期组织人员加大对无证、无签调运苗木、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等行为的稽查力度,有效地扼制了林木种苗违法行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种苗工作质量监管力度不够。2.民众防疫防控意识不高。3.生物防治力度不高。4.种苗执法力度有待提高。整改措施:1.针对省局反馈我市富平、合阳在2021年度全省种苗质量监督检查问题,我们督促两县整改落实,规范使用标签,对造林工程中出现的同一造林穴中种植多株侧柏苗木的问题进行排查、清理,加强种苗质量监管。2.为了增强民众防疫防控意识,将进一步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加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扎实做民众好防控工作。3.增强生物防控措施。组织开展利用花绒坚甲和招引益鸟等措施防治松褐天牛,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减少虫口密度,减少松材线虫病传入几率。4.加强种苗执法力度。要建立监督机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有关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假冒伪劣行政处罚案件信息。联合稽查队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苗危害案件。四、下步工作计划:1.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完善空地一体监测和防治,确保渭南生态安全。2.针对我市经济林建设中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现象,组织技术人员,广泛宣传,普及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组织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深入镇、村开展花椒等经济林丰产栽培管理及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培训与指导,积极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与服务。3.加强科技交流活动。组织全市观摩培训,开展第二届林业技能比赛,加强科技人员之间、林农与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业务人员和林农的水平。4.持续做好苗木生产管理工作,以组织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为基础,推进优良乡土树种品种调查选育报审工作。5.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行为的“双打”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