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人才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统筹协调全县各类人才项目联建联培联育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人オ工作联席会议,宣传中省市人才工作政策,研究人才服务工作,积极为引オ引智、培养人才创造条件 | |
住所 | 富县党校 | |
法定代表人 | 程茹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人才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和工作支持下,我中心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工业加速、农业提质、项目驱动、城乡振兴”战略,积极引进、培养、挖掘各类人才,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现将人才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人才服务管理1.理顺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印发了《2022年全县人才工作要点》,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十月份,我中心工作人员对我县各人才单位的人才相关工作进行了督查考核。2.出台了《关于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富县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对3所县级公立医院院长(主任)进行公开招聘,聘期3年。对14所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进行调整。3.积极通过“人才服务窗口”,为各类人才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兑现、档案管理等服务,竭力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的环境。经过对相关部门单位的考察走访,确立了人才工作示范点。4.认真贯彻落实延安市开展“圣地英才建功立业”活动,积极组织我县入选“圣地英才”的同志撰写二十大所思所悟,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转化到干事创业上来。近期,我县对延安市第二批“圣地杰出人才”符合条件人员进行申报。5.强化选调生管理。分两组人员去相关乡镇对2020年、2021年到村任职期满和试用期满选调生进行了考核、定级;发放选调生生活补助和工作津贴。合理安排2022年新录用选调生的安置及培训;对2023年度招录选调生岗位需求进行申报。深入挖掘选调生潜力,全面调研了解各选调生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现实表现和导师传帮带情况。了解选调生工作、生活情况,适时开展谈心谈话、鼓励激励,择优推荐参加省委组织部遴选,极大的激发了选调生工作热情。6.引导我县各单位网评员认真开展网评撰写工作,今年已报送有影响力网评文章840篇,舆论引导9条。7.完成延安市人才工作调研问卷50余份,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水平。二、以项目签订为支撑引进人才按照“农业提质”三大体系建设要求,与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签订了农业科技创新协议,初步确定了苹果、粮食、水产养殖等产业方面的16个农业科技合作课题,运用至农业各项生产中,有效推动了富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西安科技大学、铜川矿务局、陕西涌鑫矿业公司等学校、企业的7名煤炭专家达成合作意向,围绕我县煤炭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有效解决煤炭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灾害治理等重大难题。与省人民医院续签合作协议,省人民医院选派2名专家到我县人民医院长期坐诊,让人民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了同质化医疗服务。通过“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室”平台,与院士及其团队在非常规油气藏储层保护技术、压裂技术、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延安气田勘探开发效益。2022年采气四厂申报的《延安气田气测亮点-电阻率暗点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研发与应用》和《延安气田南部区域大井丛定向井钻井提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两项成果获得延安市2022年度科学技术成果,《延安气田南部区域大井丛定向井钻井提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育好各类人才,助推乡村振兴1.依托职业培训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广校等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人才培训,为乡村振兴定制培养高素质乡土人才1664人,并颁发了高素质农民资格证书。2.开展“人人技能”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注水、果树栽培、蔬菜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幼儿教育、餐饮服务、采油、服务员专业、陶艺、面点、养老护理、焊工等培训,共办班68期,培训学员12642人次。3.邀请专家、名师到富县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县医院邀请省内五大三甲医院教授定期坐诊,扎实开展胃肠镜检查、治疗及门诊工作,累计开展胃肠镜检查772例、肠镜369例,接诊门诊病人143例;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协作,派出3名专家来院长期坐诊,组织开展业务培训8次,开展疑难病例讨论5次。聘请知名专家彭秧生及视光团队,成立视光中心。实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4.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畜牧专家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培训。与西北农林大学延安试验站3人长期合作,实验开展技术培训、进村入园实践操作指导。5.聘请中蜂养殖土专家8名,特聘畜牧养殖技术人员4名、农技员5名,聘用农民技术员50名。6.我县2019年招录的特岗教师173人,三年服务期已满。经考核合格,除3人自主择业外,其余人均愿意继续从事我县农村教育事业且目前在岗。已向市人社局报送续聘报告,目前待市人社局批复。今年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中小学教师55名,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鉴于高级中学教师年龄偏大,县高级中学在陕西师范大学和延安大学招聘研究生和师范类本科生12名。7.聘请县域内熏画、剪纸、霸王鞭、秦腔等9名非物质文化优秀人才为我县“非遗进校园”授课教师,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推动了富县非遗项目产业化转型发展。8.按照“三支一扶”招聘计划,我县为卫健系统8个单位招募,招募岗位9个,招募人数9人,已全部进入工作岗位。9.严格落实振兴计划、医学类本科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等政策,招录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25名,补充了乡镇医疗技术人员短缺。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档案管理工作1.日常档案接收与提取。目前,我中心人才库库存档案总计8137份,其中,研究生47份,本科生2425份,大专生及以下5665份。今年以来,档案存入共计561人(研究生5人,本科285人,大专271人),档案提取共计315人(本科及以上224人,大专及以下91人);其中通过邮政代发机要档案31人份,开具调档函20人次。我中心完善了档案管理流程,把好入档审查关,严格规范“进、管、出”三个环节,提高档案公信力。对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定期对档案库存室进行打扫清洁与检查(完整性、安全性)。2.档案管理系统录入。按省市要求,我中心对所有高校毕业生存档人员进行系统录入,通过加班加点,认真对照,逐人录入,现已完成库存所有高校毕业生的档案信息录入工作,共计7734人份。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的录入,高效创新了档案管理和利用方式,加快档案管理电子化步伐,逐步实现一地存档,多方查阅功能。(二)实名登记系统工作做实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管理工作,扎实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定期进行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状态。对未就业、自愿暂时不就业、升学、应征入伍、出国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及时更新录入。对目前未就业的毕业生不少于三次的岗位推荐工作,切实把就业服务落到实处。今年实名登记系统高校毕业生746人,我人才中心工作人员按月会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电话回访和跟踪服务,了解其近期就业动态,并提供就业岗位和招聘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目前70余人未就业,此项工作仍在进行中。(三)招聘与就业服务工作今年以来,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如为慈善机构通过公众号招聘文员资料员、为电信公司通过服务窗口招聘业务人员等。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累计发布了各类招聘信息52条,发布就业招聘岗位320余个,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最新就业政策。我中心注重优化窗口服务,翻印了《延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册》,在办事窗口中向前来办理业务的高校毕业生发放550余份。严格落实便民服务措施,规范服务标准,专人引导服务,耐心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积极宣传与毕业生密切相关的政策。大厅设立“招聘信息栏”,及时更换最新招聘信息及相关就业创业政策,让高校毕业生一目了然。(四)对我县贫困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建立台账。对未就业人员提供就业见习岗位、政策宣传,鼓励激励其先就业后择业,为我县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