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渭南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服务。进行临时性接收、管理和教育,提供临时性社会救助;做好符合规定的救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求助人员的救助等。 | |
住所 | 渭南市东风大街与三贤路十字北200米 | |
法定代表人 | 吴超 | |
开办资金 | 25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03万元 | 13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市民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以全市暖心民政“2+2+22”行动为抓手,结合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际,深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突破救助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障碍,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效。下面,我就2022年度履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我们将即知即改,抓好落实。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街面巡查更加高效,形成了“救助圈”。聚焦“前端”延伸触角,变“被动救助”为“主动发现”,通过定点、定岗、定人、定责,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巡查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实行班子成员带班和值班巡查制度,如遇到极端天气及重要节假日,我站采取“白+黑”“5+2”巡查模式,增加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限、扩大巡查范围。把“开放日”活动移至户外,“全方位”展示近十年来的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成效,让更多人了解救助管理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全年先后开展街面巡查320车次976人次,街头劝导20人次,成功引导来站接受救助人员12人次,发放食品饮品等各类物资130份,发放《致市民一封信》、爱心救助卡6000余份。2、未保工作更加温馨,打下了“好基础”。全年先后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1人次,站内临时照料儿童12名,均进行了健康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对困境儿童群体采取先保障再审核的紧急措施,走访慰问困境儿童50名,为9名特困儿童送去慰问金共4500元;对因疫情致困的儿童及家庭,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全年站内开展社会融入性活动68次,受益儿童468人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17次,受益儿童58人次;开展文化课辅导264次,受益儿童2028人次。投入资金8.89万元,入户走访30次,电话回访460人次,受益儿童177人次;开展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心理讲座等活动28次,受益儿童2896人次;开展夏令营活动1次,受益儿童22名;链接各类机构捐款1.93万元,受益儿童74人次;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10次,培训人数375人次;开展儿童福利政策宣讲活动12次,受益儿童360人次。3、甄别寻亲更加精准,探索了“好方法”。2022年以来,我站先后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293人次,医疗救治60人次,护送返乡134人次,站内临时监护照料人员17人。针对甄别寻亲工作,我站探索出“四化融合”(身份查询精准化、救助方式多样化、程序执行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救助寻亲模式。同时,为了让寻亲工作快速走向精准化、专业化、技术化道路,对站内临时照料人员加大寻亲力度,以“望闻问切”为基础,以公安部门科学技术为助力,以新闻媒体为渠道,以跨省协作为桥梁,以医疗救治为手段,以沟通交流为载体,以实地走访为突破,精准打出寻亲组合拳,形成卓有成效的“531”寻亲工作机制和“1+2+3”寻亲工作模式。先后为16名受助人员找到了家,并护送其返乡与家人团聚。同时,将17名长期滞留人员妥善安置到市社会福利院,积极协调对接,推动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救助安置服务体系。4、源头治理更加深入,交出了“满意卷”。为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得去、留得住、过得好,我站紧盯反复救助问题下狠功、使长劲、抓源头,全力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建立常态化走访探视工作机制,由专职工作人员对临渭区、渭南高新区28名易流浪走失人员进行定期走访探视。强化监护人责任,对无监护人的落实监护职责,对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服务。在走访探视中发现应享受未享受的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人员及时协助落实。进行重点帮扶,面对低温极端天气,及时为易流浪走失的重点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困难群体外出流浪。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站位上“高”了起来,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我们持续关注市委市政府及中省市民政部门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工作放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审视,思想向高处解放,工作向高标定位,纵向创纪录,横向争先进,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魄力和精神,做到出手的工作是最高水平,办成的事情是最高标准,全力推进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2、落实上“动”了起来,目标方向更加明确。全面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坚决摒弃粗放式的工作方式,做到工作有方案、应急有预案、补救有手段、落实有措施,在平凡工作中立标准、树标杆、做示范,学习借鉴,对标浙江、江苏等先进地方,拉高标尺、开足马力,注重挖掘培育和总结提炼,创出一批陕西首创、具有渭南特色的亮点。快干多干,晒比拼超,一步一步追,一件一件赶,一年一年超,积小胜为大胜,让“争着干”“愿意干”“比着干”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蔚然成风。3、机制上“活”了起来,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奖惩跟着成效走,干得好就有奖励。实行“挂图作战”,做到以图定责、看图作战、按图问效。健全“清单+台账+考评”的闭环管理工作体系,坚持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加强督促检查,既开会部署,也定期检查;既反馈问题,又跟踪问效;既制定工作要点,也形成落实方案。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抓好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廉政警示教育,提升拒腐防变能力;抓好安全规范管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规划部署到位、措施制定到位、宣传带动到位和监督问责到位。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回望2022年,这是我们持续潜心履职尽责、专心真抓实干的一年。我们用忠诚、汗水和智慧完成了局党组交给的光荣任务,用实际成果兑现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庄严承诺。但实事求是的讲,与局党组和局党办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仔细对照检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形式还不够丰富。组织集中学习往往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学习研讨时缺乏深层次互动和思想交流,对党的理论掌握的不深不透,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联系实际指导工作上还需下大功夫。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开展党建活动载体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创新,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及党员思想实际不紧密。对党员谈心谈话甚至咬耳扯袖少。抓党建促业务思路还不够宽、措施还不到位,发展后劲还不足,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还不明显;同时,安排部署多,宣传汇报少,履职尽责守成有余,活力不足,缺少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品牌亮点还不够突出。在开拓思路抓党建、推陈出新抓落实、想方设法解难题等方面探讨不够,开展“三会一课”内容形式单一、支委会主题活动不突出、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批评与自我批评谈问题还不深刻等问题,缺少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改进措施:聚焦“主责主业”抓服务,做到“抓之有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抓好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廉政警示教育,提升拒腐防变能力;抓好安全规范管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聚焦“时间精力”抓作风,做到“抓之有力”。把全部精力用在“想抓党建、真抓党建、会抓党建”上,充分利用渭南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载体,让组织生活从单一的学习到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增强党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让每名党员轮流讲党课,在师资力量上,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在学习内容上,开辟“党课超市”,定期下发专题“菜单”,由党员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单”,推动学习活动向每名党员延伸,教育引导党员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再下硬功夫,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聚焦“一岗双责”抓业务,做到“抓之有效”。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新路径,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出台有效的行业标准,注重组织体系和人才培养,将“党建”和“业务”结合起来,将“专业”和“专技”人才区分开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用专技的人去干重要的事,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重点岗位;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党建+品牌”“党建+救助”“党建+志愿者”活动,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与干劲,将系统思维真正转化为工作能力和方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回望2022年,这是我们持续潜心履职尽责、专心真抓实干的一年。我们用忠诚、汗水和智慧完成了市民政局党组交给的光荣任务,用实际成果兑现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庄严承诺。而所有这一切,都必将汇聚成我们在新的一年继续奋发有为、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激励我们在新征途上争取新的更大荣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持续优化队伍建设,全面激发队伍活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做到“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打造了一支能吃苦、勇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切实为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新时期对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以此次述职为契机,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立足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制定重点工作计划,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制定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出台激励奖惩制度,重点解决“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用过硬的举措推动全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不折不扣、毫不走样地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局党组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在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蹚出新路子,全力以赴推动渭南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