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综合监管及安全监察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协调处理事故;做好事故隐患评估及安全生产培训。 |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香山大道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许安全 | |
开办资金 | 1.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5万元 | 4.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我局共承担考核指标25项,其中市考指标2项,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截止12月31日,全区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共性指标7项,十项重点工作2项,专项工作9项,职能工作5项均已全面完成。对标目标任务,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突出政治引领,安全生产工作重视到位。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3次在党政联席会上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并提出下阶段工作要求,10余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印发文件40余份,全区各级组织集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及《安全生产警示片》40场次,举办“安全生产大讲堂”25场次,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断夯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二)聚焦重点难点,安全整治行动推进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政府安全生产五十条具体措施,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6个重点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设工程、城镇燃气和有限空间)和5个重点专项整治行动,从严从实开展“百日执法”专项行动。全区检查企业单位521家次,消除安全隐患1534条,对三家企业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已整改完成并销号,联合区散乱污专班取缔利复科技等四家小化工企业,联合招商局取缔两家黑加油点,行政处罚15万元。(三)强化宣传引导,安全意识提升到位。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防灾减灾救灾及安全生产宣传。共计出动宣传车辆15台次,宣传人员120余人次,进村入户8000余户,印发宣传资料万余份(册),认真做好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登记工作。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横幅、标语、微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安全应急意识、自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急自救本领,降低灾害损失。组织区内青岛啤酒、中垦乳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8场次,企业自行组织应急演练40余次,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先后4次专题召开防汛工作会议,成立党工委主要领导为防汛总指挥,班子成员包联负责、协同指挥的防汛指挥系统和组织体系。设立城市内涝防汛分部、辛市、龙背、信义、阳曲街道办防汛分部,对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健全岗位职责,同各街道办及防汛重点部门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先后组织防汛应急演练5次,总投资1000余万元,对东、西排碱干支沟共29.503km进行清淤,清理雨水收水井2256个,排查排水管网70公里,清理疏通管道3300米,打通排水管道堵塞点5个。按照“工作程序规范、救助对象精准、救助措施及时”的总要求,累计发放过渡期安置资金42万、修缮资金48万、重建资金53万,冬春生活救助资金2083400万元,共1440户,4484人,使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五)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坚持履职担当,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细化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印发《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和春训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三是抓好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治本抓源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强化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先后召开党史专题会议3次,集中观看2次党史题材电影、领导带头讲专题党课4场次,参与渭阳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参与文明交通劝导、社区入户等志愿者活动9次。四是深化作风建设,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局党支部按照党建工作标准化要求,每月开展党员活动、引导党员在新冠肺炎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六)特色亮点工作。服务企业更加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在规上企业中率先推广“安全管家”服务,安排专人包联企业,指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操作规程、培训教育等,指导企业隐患整改,助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升见实效、可持久。二、取得的社会效益通过各项安全生产执法督查,消除了部分重大安全隐患,有效地降低了事故的发生;通过隐患治理,提高了各级领导、生产人员及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企业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到位,不督查不整改,推一下动一下。二是综合应急能力总体不强。装备水平不高,物资储备不多,基础设施薄弱,很难满足防大灾、救大灾的现实需求。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仍然滞后。采取主要措施: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制度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四、下一步打算2023年我们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至上”、统筹“两件大事”,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一是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压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守住安全红线、底线,健全制度规范,聚焦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隐患排查、执法监管和整改督查。把牢源头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二是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持续把责任传到末梢,把措施落实到点位,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严密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求,紧盯重点行业领域,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组织暗访抽查和随机检查,压实检查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执法监管的高压态势,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四是持续推进基层应急体系能力建设。及时修编各项应急预案;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能够第一时间应急响应,及时规范准确报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