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黎坪实验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植树造林,森林管护,抚育间伐。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黎坪镇元坝社区居民委员会菜坝组 | |
法定代表人 | 贺文静 | |
开办资金 | 1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0.58万元 | 500.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2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资源保护持续加强。一是将林区化整为零,施行“场、站、组、员”4级管理和护林员日常巡护网格化和轨迹化管理,辖区管护面积落实率100%,森林资源管理全覆盖、零盲区。二是持久开展林区“五乱”整治,未出现未批先建、超范围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三是大力实施智慧林业建设,林区三分之一森林面积实现实时监控,实现资源管理现代化、智能化。(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争取省级财政资金40万元实施中幼林抚育0.2万亩。编制中央和省级林业建设项目4个,审核入库项目2个,争取林业建设资金120万元。(三)森林防火常抓不懈。一是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实施林区防火道路建设15公里,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二是采取人防与技防、空中监测与地面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和火源管控。三是强化林场半专业扑火队建设,实现人员到位、预案完善、装备齐全、反应迅速、处置得力的目标。(四)有害生物防控效果明显。加大疫木疫源监管,防止疫木流入,清理除治和无害化处理华山松大小蠹虫害木7814株,对辖区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普遍性防治,累计防治面积1.1万亩。(五)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得力。做好重点区域管控,强化入山进林人员宣传教育和卡点检查,开展2次林区安电网、兽夹和电鱼、药鱼专项排查和整治,做好野生动物活动和入林人员监测,辖区野生动物保护持续加强。(六)依法治林氛围浓厚。常态化开展法制宣传,营造浓厚法制氛围,林区未发生违法活动和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森林林木、林地得到全面保护,林区法治化环境得到全面提升。二、林场取得的社会效益我场主要承担生态保护与修复职责,通过不懈努力,林场辖区未发生滥砍滥伐现象,未发生森林火灾,病虫害得到有效遏制,林区资源保护得到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森林蓄积、覆盖率和郁闭度分别达到38.46立方米、98%和0.8,实现林木、林地持续增长。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森林休憩体验场所。同时,依托林业建设项目实施,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200余人投工投劳,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1800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在学习教育方面。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仅仅局限于上级要求的内容和规定的动作,学习教育方式简单粗放。二是对林场职工的自主培训还有待于加强。下一步,根据人员职务、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并对教育学习成效追踪跟进,注重平时养成和学以致用。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严格目标考核。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建立奖惩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干部职工平时考核,强化结果运用,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坚持依法治林,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管理,坚守“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利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改造等手段,逐步改善林分质量,培育林区生物多样性,筑牢安全生态屏障。常态化开展涉林“五乱”整治,确保森林林木、林地得到全面保护,林区法制化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三)严把工程质量,完成生态建设任务。一是完成中央财政专项投资计划60万元,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3000亩。二是做好2022年2000亩中幼林抚育成效监测和验收整改。三是高质量完成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建立数据档案。四是做好秦岭红豆杉保护培育营林管理和日常监测。(四)强化源头管理,严防严控森林火灾。扩大森林防火宣传,营造全民防火意识。开展森林火灾应急演练2次,提升林场半专业化扑火队应急处置能力,更新扑火物资储备,力争年度内不发生森林火灾。(五)建立数据台账,有效防控有害生物。一是实施日本落叶松虫害防治1.1万亩。二是完成华山松大小蠹枯死松树采伐清理和处置任务。三是对辖区2.2万亩森林病虫害重点防治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四是做好松材入场管理,严防松材线虫病。(六)加强区域协作,保护野生动植物。做好重点区域管控,加强与相邻4镇11村林业、治安、社区联动,提升林区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整治效果。强化入山进林人员宣传教育和卡点检查。(七)依托项目带动,建立现代智慧林业。一是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林区远程监控、烟雾报警、语音提示和场部数据处理、监控指挥管理系统,用3—5年覆盖林区80%以上的面积。二是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装备使每一名护林员都拥有“千里眼”“顺风耳”,形成立体式、无盲区、不间断管理。三是制作实景沙盘,3D展示,模拟推演,实现空地、点面一体化监测。(八)加强资金监管,改善林区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乡村振兴支持欠发达国有林场和林业改革发展等资金,实施林区管护站房屋、网络、供电、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管护水平。(九)加大资金投入,夯实人员物资保障。一是储备防扑森林火灾和防治森林病虫害物资设备、机械装备、防护用品等。建立物资自然消耗台账,每5年更新1次。二是加大护林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构建防打结合的应急处置队伍。(十)重视森林保险,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综合分析本地区易发自然灾害情况,对森林火灾、暴雨、霜冻、虫害等林业灾害进行风险评估,购买森林保险,降低森林自然灾害损失。(十一)坚持政治挂帅,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常态化开展“进知解”走访,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投入和消费扶贫等措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做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十二)做好跟踪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一是全面完成2023年招商引资任务。二是做好森林康养项目后期跟进和服务,力争按投资计划实施项目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