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涉法涉诉服务中心(志丹县综治中心)

志丹县涉法涉诉服务中心(志丹县综治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0 09:20
单位名称 志丹县涉法涉诉服务中心(志丹县综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接待登记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协调处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开展政法工作调研,指导、督促、检查政法系统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平安志丹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防范重大风险、社会心理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住所 志丹县城南建材市场8号楼
法定代表人 王晓江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志丹县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涉法涉诉服务中心(志丹县综治中心)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坚持综合治理,持续探索便民联动新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说事”渠道、拓展“法官说法”主体,丰富“干部联动”内容,完善了“说法库”,整合全县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行政执法力量,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擅长三农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三官一律”队伍中,建立了由82名人员组成的“说法专家库”;完善了“说事库”,组建了一支由退休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和村组(社区)中威望高、能说事的418名人员组成的“说事能人库”,全面提升群众自治参与度;完善了“调解库”,在全县8个镇办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和专职调解队伍,新建了校园安全、苹果管理等13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落实了相应工作津补贴。探索推行“逢五说事”工作机制,各镇办(中心)全面梳理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受理的各类待化解矛盾纠纷及其他事项,在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邀请相关领域、行业的专家和“说法库”“能人库”成员,到各镇办专题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宣讲、矛盾化解、政策宣传等工作。二、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依托综治中心,成立县镇村三级诉讼服务站(点),推行“综治中心+诉讼服务站”工作新模式,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县级综治中心,采取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县综治中心的工作模式,实现“两个中心”深度融合;在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分别设立诉讼服务站(点),集诉讼引导、立案受理审查、收费、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案件查询、法律服务、代收代转材料、约见法官、信访接待等功能于一体,将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基础阵地建设。2022年全年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5件。三、助力市域治理,扎实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创新开展“心润红都”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平安心防建设积累了志丹经验。结合一般社会心理服务内容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开展日常心理服务和特色专项服务。深入开展主题心理活动。根据各类人群心理服务的不同需求,开展定制化心理服务。深入机关、学校、医院开展“心理关爱开放日”体验活动;深入乡镇、社区开展以情绪管理、亲子家庭、压力调节、人际沟通、个人成长等为主题的心理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在县综治中心开设心理咨询室,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专职心理咨询师,加强对精神障碍者、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缠访闹访等特殊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先后为20余人进行心理疏导,有效预防了和减少了不稳定事件发生。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关注。加大“三失人员”、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心理状态关注,结合心理学科学理论与技术,开展儿童青少年心启航、老年人心康养等特色定制化心理服务。充分发挥已建成的未成年人“一站式”服务中心作用,加强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全力推动平安心防工程建设。细化工作举措,着力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把网格打造成基层服务管理的第一道屏障。合理调整网格。按照构建全县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会同组织、民政、公安、司法行政、房管、城乡建设、城管等部门及镇办,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楼栋等为基本单元,农村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组或一定数量住户为基本单元,统一划分设置服务管理网格,将原有1180个网格调整划分为811个。配齐网格力量。按照县镇村三级管理模式,县上由综治中心具体负责全县网格化管理工作,镇办设立网格办,由政法委员为网格办负责人,综治专干为网格管理员。全县119个村(社区)设网格长119人,配备专职网格员66人,兼职网格员745人,进一步充实了网格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了统一的网格服务管理标准,制定网格事项清单、信息采集目录、事项流转程序,明确了网格员信息采报、便民服务、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环境保护、违建整治、心理疏导、法治宣传等工作职责,实现了日常工作任务的定格、定位、定性、定量管理。五、破解录入难题,大力加强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纵向连接县镇村、横向贯通各委办局的综治“9+X”信息系统和综治视联网平台,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辖区人、地、物、事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整合完善视频监控资源,推动突发事件远程视频调度指挥,重点问题、重大事项屏对屏会商研判,实现综治维稳信息资源共享、集中分析研判、统一指挥调度,为社会治理、服务民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大数据支撑,实现了上下联通快速化、工作运行高效化。将综治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作为2022年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依实际情况将综治机构、综治人员、实有人口、特殊人群、房屋信息、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社会组织、视频集成和地理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对基础信息的管理;将两说一联事件、包联干部等录入系统,实现对各类事件调处进行动态管理,并指导各镇办做好信息录入,确保了录入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共录入人口信息11万余条、两新组织信息16条。六、发挥综治力量,用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为帮扶村顺宁镇桃沟村集体果园送去价值1万元的有机羊粪。联合县移动公司为30户村民安装了先进的监控设备,看家护院,观察老人,让中年人在田间地头安心干活,并协调解决了桃沟村移动网络信号差问题。8次邀请市县果业局技术员、专家到村里果园地讲解上肥、拉枝、剪枝、涂白、石硫合剂熏、套袋时机、拆袋时机等多项技术,为村民提供免费学习机会。针对疫情导致的村民部分农产品滞销问题,驻村工作队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同学亲戚等方式,大力推销村民积压严重的干豆角、洋芋、黄米、小米,助销农副产品、优质土特产共计2万余元,特别是2022年秋帮助村民销售苹果嘎啦4万元,红富士苹果6万元,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受到村两委、村民的一致认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