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文化馆

绥德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4-19 15:41
单位名称 绥德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培训管理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西山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雒胜军
开办资金 4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9万元 550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绥德县文化馆始终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好的完成了年度既定的工作任务。一、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针对我县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激励全馆党员干部职工,不断学习理论和业务技能。认真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丰富内涵,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组织、加强部署,以丰富的形式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全馆学习热潮。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推进我县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我县群众文化生活(一)积极响应号召,线上活动精彩缤纷。为了活跃群众春节文化生活,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响应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线上数字文化服务优势,将本土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通过线上形式呈送给广大群众。春节期间,精心策划,组织文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纷纷行动起来,以歌曲、说书、秧歌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线发声,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加油,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所有人员致敬,推出了2022年绥德县春节线上伞头秧歌展、线上说书展、线上群众优秀作品展、非遗线上展、广场歌汇活动等,用文艺的力量凝聚起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念,鼓舞士气、弘扬正气。充分发挥我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作用,以大美精神弘扬大爱情怀,向社会各界传递精神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群文工作者使命担当、责无旁贷,由我馆二级作曲白洲生老师谱曲、全馆声乐干部演唱的《抗疫之歌》和馆长雒胜军编词、小夫妻组合演唱的《一缕阳光》为抗击疫情贡献我们的力量。(二)各类活动如火如茶,各种体验收获丰硕。“正月十五闹元宵,精彩活动庆佳节”,举办了“文化进万家欢乐闹元宵”绥德县2022年元宵节联欢晚会;“慰问送关怀,拥军暖人心”举办“慰问集训民兵致敬鱼水深情”绥德县2022年基干民兵轮训备勤慰问走进民兵训练基地的演出;“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举办绥德县2022年秋季新兵欢送文艺演出;组织承办了“李润芳3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第五届“绥德好人”表彰大会;绥德县“八一”双拥文艺汇演暨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表彰大会;承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乡村振兴文化帮扶绥德县农民书法人才培训系列活动;助力郝家桥游客服务中心落成典礼等活动;助力开展省十七运火炬传递绥德站起跑仪式、“搞好生产·过好光景”农民丰收节暨消费帮扶活动、中角镇“高粱红·庆丰收·促振兴”文艺活动等。为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开展基层全民艺术普及。举办了“喜迎二十大童心永向党”——2022年绥德县少儿舞蹈大赛;“喜迎二十大·翰墨绣中华”2022年绥德县书法人才提升班;承办“喜迎二十大委员在行动”政协绥德县委员会在马家砭村开展委员活动日系列活动;参加了“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山间铃响马帮来——茶马古道民歌展演”、“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启动仪式暨“唱响东方红放歌新时代”陕北民歌展演活动。(三)以免费开放为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绥德县文化馆传承馆、非遗小剧场免费开放培训、排练、辅导活动90余场,服务人次达1.5万余人;数字文化馆共发布文化资讯、活动预告等上百条,平台总浏览量达200万余人次;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全年免费开放,共接待约3万人次,其中包括省市县各机关单位学习、各大报社、媒体采访、节目录制、各大院校主题教育学习、旅游团红色旅游路线等。陈列馆还开展了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提供“有声、有形、有感”的文化游览,目前已有2000余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陈列馆,近距离参与实践互动,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和魅力 。(四)深入基层,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群众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营造群众共同参与、关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助力乡村振兴。由中共绥德县委宣传部、绥德县文旅局主办,在绥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绥德县文化馆承办、民进绥德县支部文艺小组、绥德县同心医院、好人绥德志愿服务队协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非遗同行”2022年绥德县文化馆文化志愿者进乡村文艺展演系列活先后走进名州镇、义合镇、满堂川镇、张家砭镇、白家硷镇、薛家峁镇、田庄镇、裴家峁创新园区等地、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精神力量。三、“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非遗工作稳步进行举办了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暨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与绥德师范校区举行了非遗文化进校园座谈会、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陕北民歌走进绥德师范活动、“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2022年绥德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益宣传活动主会场、分会场活动;小讲解员走进绥德非遗陈列馆,讲述传承绥德非遗文化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绥德县开展“乡村振兴非遗同行”文化志愿者进乡村、进景区系列活动等;传承人赴山东济南参加了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同时,上级领导对我县的非遗工作也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来绥调研、省文旅厅副厅长郑晓燕一行来绥调研非遗保护工作、省非保中心专家来绥实地考核省级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工作、县委书记杨文慧来我馆调研非遗工作,均对我县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点赞。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何将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将民间艺术产品作为高价值的商品来开发利用,推向市场,走产业化道路。一是要继续积极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做到细致入微。二是继续对绥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积极申请立项,加大对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搜集整理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落实好各项文化惠民政策,让艺术更贴近生活,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全心全意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真正把受欢迎艺术作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不断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一)群文工作1、元宵节晚会2、“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惠民文艺演出;3、举办广场舞、唢呐、剪纸、秧歌、广场舞培训班;4、面向全县举办广场舞比赛、陕北民歌比赛,;5、总分馆制文化馆分馆建设;6、“七一”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活动;7、编排群星奖参赛作品;8、其它群文工作。(二)非遗保护工作1、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辅导、展演;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益宣传活动;3、传习所、工坊建设改造4、传承人培训5、申报工作。(三)完成好省、市、县安排的各项采风、接待、演出等活动,以及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