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9 15:34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宣传贯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方案、办法。负责全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汇集、存储及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费的提取、上缴、使用工作。
住所 渭城公安分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选婷
开办资金 57.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76万元 40.4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我们涉及开办资金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局机关的悉心指导下,我中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始终坚持以人群全覆盖为目标,以参保缴费、待遇发放为重点,各项工作稳步快速推进,现将今年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顺利完成参保缴费工作。2022年全区缴费6087人,共收缴保费459万元;其中部分军队特定人员2人,收缴保费400元,缴费已全部由税务部门代收。2022年办理转移51人,其中转入人数为38人,转出人数为13人。政府对重度、中度、轻度残疾人分别财政代缴100元、50元、30元,2022年重度残疾156人,财政代缴15600元,中度残疾95人,财政代缴4750元,轻度残疾66人财政代缴1980元。(二)及时完成待遇发放工作。2022年城乡居民待遇发放4576人,882万元;特定人员工龄补助发放266人,共发放32.9万元;被征地农民待遇发放6399人,共发放2014万元;部分退役军人14人,共发放3.27万元;丧葬费发放187人,共发放22.44万元。二、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党建工作落实情况。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按照“三会一课”、“五必做”要求,召开日常党建工作例会50次,支委会12次,讲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指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省委主要领导来咸调研讲话指示等相关文件,切实增强转变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每人撰写心得2篇,抄写笔记10万余字。2、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按照局党委统一部署安排,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学习。组织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10次,政治理论学习4次,交流研讨2次,组织生活会1次,通过学习、交流讨论,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及业务本领。深入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职务犯罪案件警示录》典型案例,为业务经办人员敲响警钟,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思想作风。3、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城居中心党员带头深入社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坚守包抓防控点,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卡点值守、门禁执勤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与居民养老金发放工作统筹兼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做好日月星辰十字交通文明岗执勤工作,以担当作为彰显党员本色。4、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意识形态领域专题学习,坚持以党支部集中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辅、讨论交流与观看视频相结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业务能力、担当作为、执行落实等方面提供思想保证和作风保障。(二)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1、扎实开展“回头看”,推动整改见实效。按照市人社局关于《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方案》的要求,再次围绕人社部社保基金10个方面45项风险点,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经办、加强内控稽核、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经办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提升经办能力等方面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前期排查发现的19条问题进行再排查,“回头看”发现2条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2、积极推进数据共享,织牢基金“安全网”。加强与民政、卫健、司法部门数据比对,与司法部门比对服刑人员76人,2人存在冒领养老金4462.1元,经追缴已全部退回;1人为参保缴费人员,已暂停其缴费权限;与民政、卫健部门比对亡故火化人员3621人,其中3145人未在我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剩余476人为我区参保人员,现未办理终止注销手续人员已跟街办联系通知家属尽快办理。3、加大疑点数据核查力度,做到“应核尽核、动态清零”。2022年共下发疑点数据669条(448人),其中有223条(210人)与2021年第二批疑点数据重复并已核实无异常情况,剩余446条(238人)已全部核实,均无违规情况。通过稽核考核系统下发生存状态异常疑点数据16条16人,经核实,12人原为死亡终止状态,2人健在,2人冒领养老金1734.5元,追回1人299元。(三)提升社会化认证服务水平。加强推广“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的推广和应用,实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以网上认证方式为主,其他认证方式为辅,切实做到参保办理足不出户,资格认证方便快捷,今年网上自助认证4741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服务平台作用,为高龄、患病、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认证服务,截至目前,上门服务认证5人。三、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全面实现网上经办。城乡居民养老已经全面实现网上经办,居民可通过个人智能手机下载陕西养老APP,可以在线办理参保登记、缴纳保费、待遇领取、生存认证、权益查询、转移申请、信息变更等业务。(二)全面提高待遇标准。自2022年7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93元的基础上增加5元。我省提高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给予全额补助,目前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来139.5元提高到144.5元。(三)加大警示教育力度。1、结合党史教育,常态化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前后8次组织学习社保基金方面的案例和市、区两级人社局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警示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以案为诫,以案示警,边学习边分析问题、交流思想,提高风险防控意识。2、学习《警示录》中5个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典型案例,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加强经办人员对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社保基金违法案例分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牢固树立法纪意识。3、开展警示教育专题谈心谈话活动3次,及时了解每一位经办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状态,通过谈话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四、取得成效2022年我中心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工作,对照6个方面的任务认真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自查自纠,并加强与司法、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共享,做好跨层级、跨部门、跨险种数据联网核验和共享比对;严格规范基金支出和社保审核审批确认管理,加强待遇资格认证管理,健全系统功能,提升技防能力,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教育警示,对社保基金提升年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全年无一例基金要情案件。紧紧围绕省市区总体部署,以公共服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主题,为“两市一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充分、更均衡的社会保障服务。加大西咸新区之间的协调沟通,经与西咸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多次对接协调,完成城外六个街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的核算与确认。同时,也完成涉及接收的苏家寨、陈老户寨部分居民个人账户资金的核实,预计于12月31日前,完成资金结算划转工作。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2023年工作思路方向。以“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为总体目标,以“便民服务、精细管理、科学决策”为抓手,以人社部提出的“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打包办、提速办”等工作要求为导向,运用最新互联网应用技术,实现城乡居民最新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二)主要任务。扎实细致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工作任务,完成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关系转移、待遇发放、待遇年审等重点工作。严守财经纪律,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基金监督,保障基金安全。(三)重点工作。1、继续抓好参保工作和待遇发放工作。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确保顺利完成2023年度参保缴费工作;保证城乡居民和特定人员等群体养老金和补助落实,积极落实好丧葬补助金制度,让广大城乡群众都享受到惠民政策。2、加强基金安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常态化,坚持日常核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严格财务对账,按要求财务至少每月与业务、财政、银行、税务等进行对账,核对总账和明细账,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定期进行经办管理风险自查,从而提高我中心经办风险的管理水平。3、加强稽核信息管理。严格按照“三个全面取消”及各项民生政策,对我经办中心的基金管理定期进行专项自查,对各业务科和财务科及时进行每月稽核,季度稽核工作,确保基金安全。4、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推动政治历练、党规党纪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落实好“三会一课”、“五必做”制度,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理想初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持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四)落实措施。以人社部提出的“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打包办、提速办”等工作要求为导向,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网上经办,运用最新互联网应用技术,提高业务服务效能,更快、更便捷的服务群众。(五)突出工作和特色亮点。加速实现5A服务模式,即实现全民覆盖、全天候服务、实现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务、实现网厅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全省通办业务模式。以“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为总体目标,加速运用最新互联网应用技术,落实城乡居民最新政策,实现业务改革、升级的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