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中医医院

延安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3-04-19 10:50
单位名称 延安市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学教学及研究;保健及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与指导。
住所 延安市新区轩辕大道26号
法定代表人 党风明
开办资金 1948.7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788.43万元 101579.9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88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改善医疗服务,提升了核心“竞争力”1.核心制度有效落实。一是持续开展十八项核心制度专题培训,增强医疗责任意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实行医疗质量全程质控,建立医疗、护理“夜查房”长效机制,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全年未发生重大医疗争议及纠纷,无不安全医疗事故发生。2.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在积极鼓励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同时,严格执行技术准入与审批制度,2022年在北医三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共申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4项,其中ECMO、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肺出血合并脓毒症休克-PS代替治疗+HFOV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椎管内巨大肿瘤显微切除术并超声骨刀应用椎板复位术、慢性胰腺炎经内镜下ERCP及治疗性胰管支架置入术、药物球囊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外阴切除术治疗外阴获得性进行性淋巴管瘤、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低温等离子喉部恶性肿瘤切除术省内领先,超声引导下周围血管穿刺置管、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指尖离指再植、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超声引导下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术市内领先。3.日间手术实现零突破。日间手术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卫健委和市医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本年度成功开展4例,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减轻了百姓负担,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加快了病床周转,提高了医疗效率,节约了医疗成本。4.感控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根据新颁布的感染管理规范标准,重新修订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控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组织院感专题培训64次,培训14860人次,考核合格率达95%;三是在疫情常态化下坚守院感防控底线,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定期对院感管理重点部门进行检查指导,并将结果纳入质控考核;四是举办世界手卫生宣传周系列活动,强化医院全员感控意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五是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06%,医院感染发病率0.3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49.13%,符合国家标准,全年无院感事件发生。5.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再上台阶。一是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与考核,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素质;二是完善了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优化了护理管理流程,加强了环节质控,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护理治疗安全;三是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护理会诊、查房,10月19日在省内首创开设了中医护理门诊,开诊以来共接诊262人次,赢得了广大患者好评;四是11月11日开设了PICC护理门诊,开展PICC、中线导管、迷你导管等置管及维护工作,开诊以来共接诊132人次;五是提升护理科研能力,加强护理创新能力,耳穴贴压用于青少年屈光性眼部疾病项目团队获批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六是坚持开展5.12系列活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拓展优质护理内涵,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9.1%。6.第三医疗集团建设迈出新步伐。6月15日,第三医疗集团安塞分院、甘泉县人民医院分院、甘泉县中医医院分院正式揭牌,现已经根据各分院需求,选派12名业务骨干前往三个分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帮扶带教,目前成效显著,受到帮扶医院及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7.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报稳步推进。一是在北医三院与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医院科学规划建设方案,紧密沟通联络输出医院,研究制定支持政策,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妇产疾病区域医疗中心;二是力争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创建,将妇产科、中医学科群、儿科、肿瘤科、药剂科、骨科6个重点学科达到与北医三院同质化水平,以此提升带动23个培育孵化学科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着力提升延安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最终实现同质化发展的目标;三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考察组一行莅临医院实地考察调研了项目推进情况,标志着医院创建区域医疗中心进入关键时刻;四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创建将是医院跨越式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全院上下以争创为契机,继续依托北医三院优势医疗资源,共同夯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二、社会经济效益业务指标攀升,凝聚了奋进“向心力”2022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医院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各项业务指标显著增长,综合实力快速发展。1.业务发展取得新成效。较2021年相比,2022年医院门急诊350487人次,同比增长8.5%;出院病人19404人次,同比增长3.5%;平均住院日8.8天,同比下降0.5天;住院手术5026例,同比下降2%;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0.6%。2.区域辐射作用再提升。2022年来自山西、内蒙、宁夏、甘肃等27个省市的患者6645人慕名前来就医,“区域中心带动,辐射陕甘宁蒙晋”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三、存在问题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势在必行,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次必须提前,中医学科群的发展仍需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快步伐。整改措施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发展“原动力”一是根据医院业务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制定人才招聘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公开招聘及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等方式,为医院招聘人才21人,其中中医类硕士研究生15名;二是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在全院范围内选拔临床病区和内外大科护士长,把德才兼备的优秀护理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三是在院内北医三院专家、名老中医“传、帮、带”的同时,分批选派34名医疗技术骨干、质控科、设备科、门诊部等科室负责人前往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全面提升了医院人才队伍素质;四是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参加“追求卓越履职赋能”等管理培训3次,不断加强医院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五是积极协调市人社局、市卫健委,突破了高级职称晋升岗位限制瓶颈,医院符合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顺利申报,充分调动了广大骨干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开展“三甲”创建,激发了内在“驱动力”一是按照科室职责分工,分解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完成时间;二是召开了全院创建工作动员会,在全院掀起创建热潮;三是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外出到创建成功的铜川市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借鉴创建成功的经验,指导医院创建工作;四是针对中医人员不足的问题,积极协调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西学中班”,全院120名临床西医医师全部接受系统中医理论培训;五是由院长亲自挂帅主抓创建,每周对照评审标准,逐项听取科室创建工作汇报,重点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极大的促进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下一步打算突出中医药特色,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一是邀请市域内中医专家召开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座谈会共谋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引导临床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各科室广泛开展中医病历书写,加强中医会诊,应用中医特色治疗项目67项,中医特色护理15项,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三是牵头与各县区中医医院组建成立延安市中医医联体,传承中医技术,发展中医人才,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推进县级医院中医综合能力建设,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百姓;四是新建了中医综合诊疗中心,诚邀省内外知名中医专家坐诊,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五是积极研发中药特色制剂,8种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制剂产品获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生产,与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医院就院内制剂研发项目达成共识并签约,开启了我院中药制剂研发的新篇章;六是医院中药饮片及制剂在预防和治疗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启动新冠定点医院以来,立即开通线上、线下中药供应渠道,缓解了老百姓疫情期间购药难的问题;七是鼓励临床应用使用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全年中药饮片使用量同比增幅31.40%,院内中药制剂使用量同比增幅18.89%。八是通过各种新闻载体,全方位宣传医院开展的诊疗项目、特色科室、名老中医、北医三院专家、健康知识等内容788篇,为广大市民宣传了中医养生知识,普及治未病的科学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重视科教创新,培育了业务“助推力”一是结合北医三院管理制度对医院原有制度进行修订,制定下发了种子基金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制度。二是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在北医三院专家的指导下,2022年度获批立项科研项目20项,其中省级科研项目10项,市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科研项目包含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社发项目2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4项,陕西省科协青年托举计划项目1项,陕西省中医药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为全市唯一立项项目;市级科研项目包括延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3项,延安市科协青年托举计划项目1项,延安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6项;延安市陕西省科技成果登记6项,其中提名陕西省科技进步奖4项;申报延安市企事业“三新三小”创新成果竞赛11项,获奖4项,位列全市医疗机构首位;第一届院内种子基金项目立项20项。三是发表SCI论文9篇,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14篇,省级核心期刊46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四是教学工作实现新突破。举办了院内第一届教师基本功大赛暨临床带教资格准入考核,圆满完成了延安市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共培训乡村医师30人,全年接收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实习生106人。五是获批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44项,举办学术活动及沙龙29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六是推荐27名学科带头人加入国家、省市级专业委员会,提高了医院各专业优秀人才在区域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证件名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2022年8月2日至2027年8月1日登记号:73796699361060211A21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