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中心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障身体健康提供安全有效血源。组织血源;采集血液;临床用血提供;血液质量保障;献血法宣传;《献血证》核发;献血专项资金管理;输血技术指导;业务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北大街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石兵 | |
开办资金 | 30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15.96万元 | 1164.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中心血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1.采血量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反复的疫情和各种不利因素,特别是自“新十条”出台后,受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和寒潮等因素影响,血液采供形势为近十年来最为严峻的时期。面对挑战,在委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支持下,多措并举通过在全体职工不懈的艰苦努力,克服了巨大困难,仍取得远超预期的成绩,年采血量达到8.17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逆势增长11.12%,其中采集全血7.84吨,同比增长10.30%,400毫升采集率达到73.36%,较上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血小板1648个治疗量,同比大增35.30%,双份采集率达到92.74%,较上年提升了24个百分点,所采集供应血液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2.供应临床血液量同创新高。全年为临床供应各类成分血液768.34万毫升,较上年增长11.25%。其中红细胞类38417U,同比增长11.31%,血小板1635个治疗量,同比增长35.24%,血浆560.39万毫升,同比下降5.47%,冷沉淀12192个单位,同比增长7.44%,洗涤红细胞546个单位,同比下降22.22%,稀有血型血液245个单位,同比增长16.11%,全血5800毫升,同比增长31.82%,成分血分离率达到99.45%,与上年相当。全年血液供应安全平衡有序,主要血液成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冷沉淀等供应量均创历史新高。特别难得的是平稳渡过“新十条”出台后和春节期间的血液供应,未出现国内绝大部分地区“血荒”问题。3.对外援助血液创历史新高。应省卫健委和省内兄弟血站安排和请求,在满足全市用血需求的前提下,在克服各种血液采供不利因素下,仍向上海和省内兄弟市血站支援血液13次,共计57.2万毫升,支援次数和血量均创历史新高。(二)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多措并举稳步提升血液保障能力1.加强应急采供血的培训和演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全员开展《延安市采供血应急预案》的培训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早查漏补缺提升预案的有效性。2.严格按规范开展采供血工作。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按照国家卫健委《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要求,及时将相关规范要求印发各业务室办并进行了培训考核。认真按规范要求开展相关业务场所的环境消杀,全面推进扫码、预约献血,开展健康征询和电话回访等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献血者和血液安全。3.持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在保留原有《延安日报》、电视台、广播台等传统媒体开设的“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专题栏目和血站微信公众号、卫健委官网等媒体宣传基础上,举办血站开放日活动,邀请小朋友、小记者走进血站了解血液奥秘,利用6·14“世界献血者日”,在《延安日报》开设专版,公开向全市无偿献血致感谢信,公告历年来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银铜奖的1336人次,并通过邮寄方式向获奖者送达了荣誉证书和感谢信。通过专题短视频在融媒体等平台上的坚持宣传,大力开展成分血献血宣传招募,丰富和调整献血纪念品品种,增发春节特别纪念品,短信息定向招募,协调市应对办面向全市发起无偿献血倡议活动等措施开展全面宣传招募,取得超预期效果,群众献血意愿进一步提高,有力保障了全年血液供应,特别是特殊时期血液的持续稳定供应。4.强化团体献血招募工作。在做好街头流动献血工作的同时,强化团体无偿献血工作,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将献血计划以市政府文件分配到各县区、各大系统和各企事业单位,每月安排一个县的团体无偿献血,全年共组织团体献17次,8838名团体献血者捐献294.16万毫升血液,占到采血总量的35.99%,有效地保障了全市血液持续稳定供给能力。5.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稀有血型队伍。持续在工作中筛查稀有血型者,指定专人负责统一建档,并邀请其加入稀有血型QQ群和微信群,规范管理,定期跟踪。组织安排稀有血型献血者值班献血,保持稀有血型库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召集稀有血型应急队管理者和代表开展座谈,增进稀有血型献血者与血站的粘性,进一步提升了稀有血型供应保障能力。全年预约稀有血型献血者154人次,采集血液6.07万毫升,预约成功率100%,完全满足我市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需求。(三)全力做好血液全过程质量管控1.完成血液质量管理控制中心换届调整工作。根据《延安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对届满的血液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和专家组成员进行了换届调整,进一步提升了血液质控中心发挥管理、指导全市血液工作能力。2.成功举办血液安全专题培训班。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结合临床输血管理现状,受市卫健委委托,由市血液管理质控中心和血站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于7月7日成功举办了第九期临床输血质量安全线上专题培训,对全市二级以上用血医疗机构分管院长、医务科、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关科室医护工作者、市血液管理质控中心各专家委员和市中心血站业务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3.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启动市域内输血传染病项目首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为不断促进和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安全和业务技能水平,确保患者输血前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市血液质控中心于11月份对全市二级以上用血医疗机构及血站开展了输血传染病项目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共发放样本100个,20家参评机构全部达标。4.补充完善质量体系文件。按照新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实际,及时修补确认质量体系文件中相关操作规程、记录表单,完善不符合项,确保采供血全过程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确保每一袋血液质量标准统一。5.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质控。充分利用血液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块,定期对塑料采血器材等原辅材料、离心机等关键设备、采血人员手卫生和洁净室等采供血环境进行空气细菌检测,共检测12批次,744点次,均符合质量要求。按规范对全血和成分血制品进行抽检。抽检红细胞悬液、血浆等血液制品12批次共204袋,检测试剂、相关耗材等34批次136盒,均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对采供血相关强检设备定期分批送检,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同时监督血液采集、成分血制备过程和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督促限时整改。三、存在问题2022年我市血液采供工作在反反复复的疫情和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多措并举,攻坚克难,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仍存在一些制约长远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一是血站搬迁工作实质性推动进行缓慢,现办公场所严重制约血站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二是血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且引进困难,现有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梯队不全,影响长远发展;三是分配制度改革受资金来源被市上统一分档分配,缺少了最主要的分配调节资金源,最终无法推进;四是临床血液管理和新输血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023年计划重点工作:一是协调推动《延安市公民献血管理办法》修订延期。二是保持血液采供量要稳中有升,保持全血采集量适度增长,全面开展血小板全血型预约采供工作,恢复线下稀有血型联谊活动。三是进一步发挥血液质量控制中心作用,提升对临床用血的管理、检查、指导水平,开展市域内各输血医疗机构室间质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检查,特殊血型检测定型等工作。四是坚持不懈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拓展更加有效的宣传渠道和媒介,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无偿献血知晓率和献血率,增加献血者和血站的互动和粘性。五是进一步探索人事和分配改革制度,重新核定岗位、重新进行竞聘,争取“两个允许”政策支持,启动新一轮分配制度改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1年2月10日至2024年2月1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