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种子管理站

延安市种子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4-19 10:36
单位名称 延安市种子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农作物种子,促进农业发展。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征集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区域性农作物新品种的审查、审定;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区域化布局规划;指导县区种子生产、经营和种子加工、包装技术的推广应用;“种子工程”项目的调研申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
法定代表人 鲁强
开办资金 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7万元 11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种子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品种100个以上。制定印发《延安市2022年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指导,保障任务落实和展示成效。全市共落实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田1678.3亩、品种163个,完成任务100个的163%。建立示范展示点30个(省、市级示范展示点8个),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展示点7个、玉米品种示范展示点13个、大豆品种示范展示点3个、谷子品种示范展示点6个、高粱品种示范展示点1个。(二)做好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检与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工作,转基因检测1000点次以上。首次规范制定了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方案,第一次开展了秋季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全市全年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3份(春季玉米样品68份,秋季瓜菜样品5份),代表种子质量303832.15公斤,较去年(47份)提高55.32%,较监督抽查方案(60份)提高21.67%。所有监督抽查样品水分、净度、芽率检测及田间纯度种植鉴定结果全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印发或起草了农作物种子、苗期转基因检查通知,监管方案、应急预案及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实现了研究试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海南南繁,作物苗期等重要环节及时期转基因检测全方位、整环节的安全监管目标,全年全市共派出转基因检测监管人员913人次,检查种子生产经营门店256家次,组织培训5期41场次,培训280人次,全市累计转基因检测3696点次,就地铲除WT105、正泰112等品种试验及南繁育种材料约2755株,及时消除了非法转基因潜在风险,有效打击震慑了非法转基因试验、示范和应用行为,确保了全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三)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创建,指导甘泉、富县完成大豆扩种任务。创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个,示范地点为甘泉县桥镇乡府君殿村,示范面积220亩,示范玉米为诚信16,大豆品种为中黄13,测产结果为玉米亩产507.5公斤,大豆亩产69.21公斤。(四)积极开展种业创新工作。认真落实中省市支持种业创新各项政策,起草《延安市关于贯彻落实省农作物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支持辖区内种子企业延丰种业通过省级B证企业认证。延丰种业选育的延科10号、延科518、延科368等3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市农科院选育的延谷14已完成品种登记网上公示,等待颁证。(五)抓好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品种审定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任务落实,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确保工作质量,按时报送试验结果。今年我站共承担了15个组别,164个品种的国省级玉米、大豆品种审定试验,实施总面积35亩。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对国省品种区域试验做好小区设计、播种、田间调查、收获、考种、数据汇总及试验报告提交等项工作。(六)搞好我站陕西延安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富县茶坊)日常管理,开展科技宣传,技术培训等工作。(七)科学制定全市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积极做好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布局配合工作;开展全市农作物新品种田间观摩活动,宣传推广优良品种20个以上。根据近年我市农作物品种在大田生产上的表现及试验示范结果,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2022年全市农作物品种主推及搭配的意见》,推介优良品种64个,其中适宜大豆玉带状复合种植品种18个,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农民,指导生产的作用。9月19日至21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作物新品种现场观摩暨培训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安塞区种子站省级杂粮品种区试站、富县种子站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市种子站省级农作物区试站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筛选示范现场及甘泉县种子站新品种试验示范点,推介优良品种22个。(八)加强新修订《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章程的宣传普及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或成效1.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品种100个以上。全市共落实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田1678.3亩、品种163个,完成任务100个的163%。建立示范展示点30个(省、市级示范展示点8个),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展示点7个、玉米品种示范展示点13个、大豆品种示范展示点3个、谷子品种示范展示点6个、高粱品种示范展示点1个。做好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检与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工作,转基因检测1000点次以上。(三)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创建,指导甘泉、富县完成大豆扩种任务。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创建,指导甘泉、富县完成大豆扩种任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个,示范地点为甘泉县桥镇乡府君殿村,示范面积220亩,示范玉米为诚信16,大豆品种为中黄13,测产结果为玉米亩产507.5公斤,大豆亩产69.21公斤。积极开展种业创新工作。支持辖区内种子企业延丰种业通过省级B证企业认证。延丰种业选育的延科10号、延科518、延科368等3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市农科院选育的延谷14已完成品种登记网上公示,等待颁证。抓好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品种审定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任务落实,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确保工作质量,按时报送试验结果。共承担了15个组别,164个品种的国省级玉米、大豆品种审定试验,实施总面积35亩。科学制定全市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积极做好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布局配合工作;开展全市农作物新品种田间观摩活动,宣传推广优良品种20个以上。制定下发了《关于2022年全市农作物品种主推及搭配的意见》,推介优良品种64个,其中适宜大豆玉带状复合种植品种18个,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农民,指导生产的作用。加强新修订《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章程的宣传普及工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农业季节性强,各级项目批复迟,加之单位经费有限,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实施。部分县(市、区)由于受项目资金及工作经费短缺困扰,转基因属地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给我市转基因安全监管工作留下隐患,种业正常业务工作开展受限严重。2.种子销售备案还需进一步加强。主要农作物种子备案数量距离省上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基本不备案。3.信息不畅,监管困难。目前,全市各县(市、区)级种子监管部门对联合体、绿色通道、企业自主安排的试验等重点监管对象信息掌握渠道不顺畅,仅靠日常工作经验和无序寻找线索摸排,存在安全漏洞和风险。4.基层体系不顺人员老化,业务能力不足。5.种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缺位。市上未出台支持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选育品种的奖励政策,全市种业科技创新存在育种机构人才断层、手段落后、设备简陋、资金不足等问题,创新能力不强,育种成果不突出。四、下一步打算1.抢抓现代种业发展机遇,推动市县出台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联合全市十三个县(市、区)种子部门实施延安市农作物品种生产潜力筛选评价及种子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计划征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开展品种特性评价鉴定,筛选适宜我市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农作物新优品种20个以上,为来年全市品种布局意见提供技术支撑;做好种子质量监管工作,抽检门店不低于50%,种子销售备案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品种转基因快速检测1000个点次以上。3.强化国省品种区域试验,在做好田间管理、调查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测产、收获、考种、数据汇总及试验报告提交等工作,为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4.加强种业调研及业务指导,提高2023年省级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项目的建设水平,高质量严要求,抓点带面,稳步提升我市现代种业发展水平。5.加大种业宣传。结合春季、秋冬季种子市场监督检查、种子质量抽查、转基因监管等种业工作,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112个乡镇的农贸市场、广场、党群活动中心等人群聚集场所开展《种子法》、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经营备案、良种良法配套等种业宣传活动,提高全市种业服务的满意度及良种使用率,为全市种业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