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水产工作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渔政监督管理站)

延安市水产工作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渔政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4-19 10:20
单位名称 延安市水产工作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渔政监督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管理和服务。水产品技术引进、推广;渔政监督管理;渔业资源费征收;水生动物、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文化沟
法定代表人 贾延民
开办资金 9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万元 1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市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走了以下业务工作:一、目标责任完成情况1、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一)水产品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截止2022年底,全市现有渔业养殖面积达到47565亩,其中池塘面积(包括淤地坝)19530亩、水库养殖面积28035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020亩、网箱养鱼7.5亩、集装箱养鱼100立方米;鱼种场3个;水产品产量达3321吨,总产值达13009.7万元。全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全水产品产量任务3321吨,约完成全年任务的103.7%;产值达1300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80万元,产量和产值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99%和5.52%。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200亩,顺利完成了年目标任务。(二)积极引进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全市引进鲈6万尾、鮰鱼50万尾、南美白对虾108万尾;稻田养殖小龙虾2000亩、大闸蟹1000亩;池塘养殖螃蟹425亩,中科5号鲫鱼100万尾、锦鲤100万尾,养殖情况良好,新品种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水产品养殖品种,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我们于6月6日在南沟门水库举行了黄河段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邀请了省渔业局、省水产工作总站领导参加。此外,我市还在吴起、黄陵、延川、延长、甘泉、宜川等县设立投放点,全市共投资70万元,放流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鱼种50万尾,为维护渔业生态、完善种群结构、改善水域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我站联合执法支队们对全市13个县(区)、市鱼种场、水库、池塘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运用快速检测试剂和分析仪器定性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渔药。加强对水产养殖户的监督管理,全年年共抽检80个批次,完成抽检任务的100%。(五)抓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促渔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我们争取到中省财政资金642万元用于良种场改造和池塘尾水处理项目;中央转移支付资金70万元用于增殖放流项目;大水面生态养殖资金80万元用于水产养殖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市财政资金370万元用于设施渔业发展项目;市财政资金14.4万元用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这些项目的投资,拉动地方政府和个人企业投资1200万元,为我保障市渔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六)认真完成了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活动。按期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活动,举办培训班1次,培训人员60多人次,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为争取养护鱼类资源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七)休闲渔业稳步发展。以休闲渔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从过去的几家逐渐发展到几十家,功能具有多样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这些均为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山庄促使渔业产业不断壮大,渔民以此增收致富。(八)加强鱼病测报工作,确保无重大疫病发生。省水产总站在吴起、黄陵县建立两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市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市没有发现重大疫病。二、工作亮点、成效1、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品种的引进。我们在黄陵县和富县引进鲈鱼和南美白对虾进行示范推广;在黄陵和吴起县推广斑点叉尾鮰等新品种养殖;在黄龙、黄陵县推广大闸蟹养殖;在吴起周湾推广网箱养殖50箱约7.5亩,推广陆基圆通养殖1.2万立方米,新品种的引进与新技术推广,丰富了水产品养殖品种,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2、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库坝科学养殖。我市现有可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3万亩,计划将以南沟门水库、周湾水库、边墙渠水库水域为重点,在全市大中型水库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逐步形成以滤食性鱼类为主、投饵鱼类为辅的“放牧式”生态渔场,达到水质改良与生态渔业双赢发展的格局。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开发宜渔荒滩3000亩、开展稻田综合种养10020亩、扩大库坝养殖水面30000亩,累计养殖水面稳定达到8万亩以上,经济效益提高到3亿元。三、存在的问题1、品种单一,苗种短缺。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优质水产品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当前我市水产品我市养殖品种仅限于鲤、草、鲢、鳙、鲫鱼这些常规品种,养殖品种少,名特优产品基本上是从外地购买,即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不能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和新鲜程度,名优养殖业基本处于萌芽状态,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缺少大规模、高品质的水体,技术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制约我市渔业发展的瓶颈。2、技术力量薄弱。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少,并且大多存在技术人员年龄大、知识老化的问题,特别是县级站,对指导水产工作和促进渔业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3、政府投资不足。近年来政府对渔业投资在不断的加大,但是还是微不足道。四、2023年工作计划1、工作思路。一是抓好理论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简史》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二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养殖户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渔民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渔民破解难题,争取资金扶持,增加渔民收入。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尽快划分渔业工作的职责、职能、机构和人员隶属关系,保持队伍的稳定。三是加快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水产养殖技术,立足生态保护和长效发展,树立人水鱼和谐、共生共赢的生态养殖之路。四是继续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从源头上彻底消灭不安全的水产品。五是开展延河鱼类资源的调查,摸清延河鱼类资源现状,为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现有渔业资源打好基础。六是利用现有的稻田,积极开展稻田养殖技术的推广,实现稻鱼共生共养,渔民增收。2、预期目标。预计完成2023年水产品产量3300吨;渔业养殖面积48000亩;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亿元;示范推广新品种1—2个;争取中、省、市渔业项目资金1200万元。3、重点任务。一是推广大水面生态养殖1.5万亩;二是完成鱼类资源普查工作;三是推广稻渔综合种养10000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