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长县气象局(延长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延长县气象局(延长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4-19 10:04
单位名称 延长县气象局(延长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提供气象预报服务。区域内气象及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气象资料汇总、传输;天气气候预报预警;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预防;建筑物及其设施防护装置检测;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审查;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和灾害预警发布;其它公共气象服务。
住所 延安市延长县七里村镇
法定代表人 李德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11万元 101.83万元
网上名称 延长县气象局(延长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局党组和延长县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工作开展情况我局紧密围绕省、市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和延长县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类气象业务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的主要效益及成效(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习近平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建设。2.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日常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及时研究落实解决省局党组第二巡察组巡察延长局当面反馈的一些问题。及时整改职工福利打折扣问题,及时发放了夜班费,为外聘人员缴纳了医保;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干部职工意识形态教育;市县签订了《局县合作协议》;完善制度建设,新建制度1项、修订制度5项。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和财务规范运行,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在重要节假日前召开警示专题会议、学习廉洁过节要求、发送廉洁提醒短信,常敲警示教育之钟。开展了第21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累计7人参加了“明党规、守党纪”线上知识答题活动。3.党支部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主题党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开展了“模范机关”、“四优”机关和“健康小屋”创建活动。及时上报“百日攻坚”行动等各类党建活动报告。全年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党支部集体学习22次。累计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书籍3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材料15册。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并进行了民主党员评议。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1名同志荣获市局优秀共产党员。制定了《延长县气象局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并实施。创建“探知阴晴冷暖、服务百姓民生”党建品牌。县机关工委两次检查指导党建工作,高度肯定气象服务惠民生工作。(二)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保障有力1.苹果花期防冻服务受到地方政府高度肯定。制作了2022年苹果始花期分布图,针对4月霜冻天气开展了精细化、迭进式气温监测预报预警服务,4月1日—21日共制作发布苹果花期冻害风险预警和花期冻害服务专题服务材料21期、干旱通报2期、实时气温通报102次,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等部门单位高度肯定。2.汛期气象服务保障有力,县政府领导批示指导3次。开展暴雨迭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部门联动。累计参加县防汛抗旱调度会10余次。县长和主管副县长批示3次。县镇两级叫应服务30余人次。7月18日县长杨小虎、7月11日主管副县长罗炜杰分别带队到县气象局调研指导防汛工作。3.圆满完成冬春季常规气象服务和其他服务保障任务。1月-11月10日共计制作发布各类气象服务材料358期,其中制作发布9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64期,其他围绕春运保障、苹果服务、防汛抗旱、农业生产、农时农耕、雨情监测、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等各类服务材料194期;启动应急响应命令22次58天;参加县交安委联合会商和调度40余次;累计发送手机短信29.2万条。(三)推动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构建防灾减灾新格局1.两次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全年累计培训140余人次。其中,6月17日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培训100余人。2.及时更新和上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受人员1520人。其中更新26人。3.健全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应急联动能力。一是县政府重新调整完善了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二与县防汛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暴雨应急联动机制的通知》。三是在与县自然资源局、防汛办、应急局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合作的基础上,与县工业园区、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签订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联动机制》。四是与县水务、防汛、应急、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了开展了2022年库坝防汛演练。4.继续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镇政府(街道办)全年目标考核任务。考核分值由1分提高到2分。(四)以全面提升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制定了《延长县气象局“质量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提升业务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1.增强装备技术保障,提升业务支撑能力。汛前和每月及时巡检维护,全年累计开展自动站和区域站维修维护56人次。两次开展区域站标校工作。完成了2022年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建设任务,在安沟北阳新建无锡六要素区域站1套,交口南塬头新增华云称重降水观测设备1套。自动站和区域站各类考核质量均达省局质量考核要求。2.增强防汛减灾意识,汛期气象服务准备“七到位”。对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短板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问题建议7条,制定整改措施7条。制定了城市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健全完善了迭进式气象服务作战图包括2022年苹果始花期分布图、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区划图、冰雹路径及区域站、人影作业点分布图、气象防灾减灾作战图等。强化迭进式气象服务理念,建立了延长县气象局迭进式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和工作细则。制定了延长县气象局党政领导电话叫应制度、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规范了叫应”服务机制。制定了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3.增强数据质量意识,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本地化应用。5月份与黄龙局开展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交叉互审,对检查出的问题立行立改。鼓励业务人员参加内审培训。完成了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4.强化岗位练兵,开展了常态化的业务学习与应急演练。每周一次集体业务学习与业务技术培训,每月一次业务考试和综合观测应急演练。4月份荣获全市防灾减灾劳动与综合业务技能竞赛综合业务团体三等奖,获奖个人2人。5.加强管理创新,突出人才教育与培养。不定期召开重大气象服务过程“复盘”会。鼓励业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申报市局科研课题1项。(五)提高人影作业保障水平,高效开展防雹增雨作业1.争取县、镇两级支持,消除人影安全隐患。维修人影作业站点4个、更新火箭发射架4套:其中,县政府支持维修了倒山坪、黄古塬人影作业点,购置火箭发射架4套;雷赤镇政府支持重建了圪垛人影作业点,拓宽和维修了出行道路,同时对大雅作业点维修加固。2.加强人影安全保障,落实作业人员劳保措施。为全体作业人员配备了手电、工具、雨靴等劳保用品,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强人影安全纪律教育,通过微信群和手机短信向全体人影作业人员发送安全提醒。3.积极回应人大建议,支持提高作业人员工资水平。县政府领导已同意,拟从2023年起提高人影作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由年工资2400元提高到4000元。4.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层层签订人影安全责任书。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气象局和乡镇政府与各作业分别签订《2022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目标责任书》、《安全责任书》。5.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与抽查,切实保障作业点安全。6.及时升级物联网手持机终端,确保扫码正常。加强弹药出入库自动化信息管理。7.开展新进作业人员全面培训,落实人影二次培训。(六)加强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单位安全生产常抓不懈1.加强市县联动和监管检查,夯实防雷安全责任。与县应急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联合开展了石油危化企业和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检查。督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2.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生产自查检查。一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自查和整改。二是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三是3月和6月两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聘请专业公司定期开展环境消杀5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2年,虽然我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不足和短板任然突出。一是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不够,持续创新能力弱;二是科技创新创收能力不强,自我“造血供血”不足。我局将研究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工作步骤,成立整改领导小组,提出了整改工作要求,并进行职责分解和强化督查,以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局将全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力争成立党组。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气象保障服务。三是抓好项目带动。重点实施好延长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项目和延长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