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延安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9 09:17
单位名称 延安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道路客货运输、机动车维修检测、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道路运输车辆服务等行业服务工作。
住所 延安市七里铺大街
法定代表人 尚文勇
开办资金 1795.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89万元 -91.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1、客货运输服务。一是截止12月底,全市年度审验客运车辆1550辆。其中,正常运营1213辆,停运258辆,下线94辆,报废85辆,营转非155辆;全市年度审验危运车辆5405辆。其中,新增1702辆,办理新车入网154辆,车辆报停292辆,报废96辆,车辆注销843辆。年度审验普通货运车辆1819辆,其中新增298辆。二是按照市局《全市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落实道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安排,严格督促客货运企业,尤其是“两客一危”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职责,加强各环节安全管控,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明确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成效,夯实整改责任,坚决杜绝麻痹松懈思想。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期间,共检查客运企业56户次,客运站15户次,排查一般隐患15起;检查危运企业226户,提出整改意见59份,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充分利用省厅对“两客一危”动态监控通报数据和客运企业车辆动态抽查数据,对违法违规企业实行严查严管措施,倒逼企业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共约谈客运企业15户,停运车辆35辆次,培训教育从业人员70余人。约谈危运企业15户,要求违规企业对相关车辆停业整顿,相关人员严肃处理。四是按时向省中心和市局报送客货运各类行业报表,报送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一报表三清单”和各类专项报表,并向延运集团兴运公司拨付通村客运车辆交强险补助资金。2、机动车维修和驾驶员培训服务。一是截止2022年,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备案484户(一类40户,二类178户,三类266户)。其中,宝塔区维修企业在册纳入管理107户(一类12户,二类74户,三类21户)。同时,按照省厅《关于报送机动车维修企业数据信息的通知》要求,对全市13个县、市(区)在运政专网行政许可和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备案的1123户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梳理、统计,对其中425户长期不营业、已注销和法人变更等情况进行登记上报。截止12月底,全市纳入管理的维修企业共588户(其中一类28户,二类166户,三类394户)。二是开展宝塔区机动车维修市场专项检查,对摸排出的614户经营备案告知期满后仍未进行备案的维修经营业户名单,向市局进行了5个批次的推送,建议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三是按照《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若干措施》要求,将未在市局备案的27户涉及油改气和钣金喷漆的经营业户,已推送市局运输科并建议依法处置。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机动车维修行业检查频次和强度,发现存在安全问题企业35户,下发整改通知5份,受理维修投诉举报37起,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五是举办全市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应用专题培训会,为加快机动车维修企业备案、促进全市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六是自驾培业务工作开展以来,截至12月底,核发新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850本;换(补)发1280本;诚信考核1050人;妥善处理12345和12328热线投诉25件,解决遗留问题21件;安排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6场,遗留超期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2年内)恢复考试1次。二、社会经济效益公路客运方面,截止12月底,全市完成营业性客运量477.63万人,旅客周转量45116.95万人公里,与2021年同比下降39.64%和39.52%。公路货运方面,截止12月底,全市完成货运量4165.28万吨,货运周转量564270万吨公里,与2021年分别同比下降0.88%和增长3.16%。截止12月底全市公路客货周转量增速2.59%,高于去年同期的-0.65%。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交通运输行业五上企业51户,上缴税费8351万元。三、存在问题1、目前公路旅客运输面对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冲击,支线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私家车辆日益普及加上疫情原因导致客源客流大幅减少,市场萎缩,效益下滑,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道路旅客运输发展面临困境。2、货运市场经营主体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货运经营小、散、弱现象(企业规模普遍小,市场格局分散,标准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弱)较为突出,行业整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3、机动车维修行业无证、超范围经营、马路作业屡禁不止,部分小微企业主动备案意识淡薄,尚无有效手段改善目前维修市场面临的诸多痛点难点。4、目前驾培机构学员预约考试,可通过12123平台直接预约,公安部门不审核学员培训学时也可以预约,导致驾培机构部分学员计时培训教学无法开展。四、整改措施1、持续开展监督检查,督促驾培机构严格落实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与考试大纲》要求,不断提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服务水平,对在用计时培训平台、教练员开展自查,强化对教练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计时培训教学、以确保上传培训学时规范、有效,坚决杜绝学时造假行为,推动我市驾培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学驾环境。2、加强危险货物企业监管,对已许可的企业进行全面核查,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进行撤销或注销。3、加强日常监管。严格《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督促企业认真落实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制度,严防“带病”运行。对不符合标准配备应急设备的已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一律不予通过年审。4、切实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严格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考试和证件发放管理,杜绝考试和发证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重点对“两客一危”相关的驾驶员、押运员从严把关,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进入道路运输市场。5、严格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督促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岗前安全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的内容,要与相关业务相适应。未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切实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源头安全管理。6、严格落实车辆动态监控制度,督促运输企业切实履行动态监控主体责任,企业监控人员要坚持值班值守,在车辆运行期间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动态掌握货物运输情况、车辆位置及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提醒和纠正驾驶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五、下一步打算(一)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积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按要求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以党员教育为重点,丰富活动体裁方式,引导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立足岗位做贡献,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学懂弄通道路运输法律条文,用好用活惠企惠民政策,在后疫情时代尽一切努力给道路运输经营者纾困解忧,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为延安经济发展奉献繁荣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三)为道路运输行业把好脉,找准诸如旅客运输传统方式受新业态冲击,危货运输准入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普通货运量大分散,维修备案意识差,驾驶员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动态监控应用不到位等道路运输领域存在的疑难杂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切实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让运输行业稳步运行。(四)以党建为统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日常工作为主线,抓好队伍建设,消除职工心中无形壁垒,提升整体本领,开拓更高精神境界,让本事大能力强人品好的职工成为队伍的主流,在日常点滴中教化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整体水平,打造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精神追求的职工队伍。(五)进一步加强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做到党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努力营造“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良好氛围。以严的主基调抓纪律建设,抓好平时工作纪律,尤其杜绝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吃拿卡要的苍蝇贪腐,在入企检查中的歪风邪气,对这类行为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六)厘清目前针对道路客、货运输服务的整体思路,以优质服务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细化监管措施,切实以提升经营者满意度作为完成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严格落实维修企业维修质量主体责任,改变思路主动探索新方法新措施改变目前维修市场管理处境,不断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新颁布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确保新政策新要求落到实处。(七)把道路运输安全服务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运输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