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革命传统。旧址对外宣传维修和人员培训;收藏展览文物;陈列、宣讲党的新闻历史;收集、整编、积累新闻出版史料;调查、研究、撰写党的新闻出版史。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麓 | |
法定代表人 | 刘金林 | |
开办资金 | 6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0.76万元 | 237.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延安新闻纪念馆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领导下,按照上级部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不存在任何超出业务范围的不良行为。在管理方面,我单位坚持遵守《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单位资产保障正常,《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相关登记、年检资料齐全有效。2022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馆本年度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学习,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年共组织集体学习2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撰写心得体会32篇,每人撰写读书笔记2万余字。开展红色观影2次,重温入党誓词1次,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1次,过政治生日1次,党日活动12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主题研讨3次,聆听安振华教授主题宣讲二十大精神一次。进一步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和内容,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严把“入口关”,并全面推行党务公开,今年共收纳党费2934.1元并全部按时足额上缴。受疫情影响,停工不停学,开展为期一周线上业务学习。开展“学党史储知识”常态化党史业务学习17次。录制“清凉山记忆”公众号16期。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完善《规章制度汇编》,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规范各方面具体工作。做好干部职工和讲解员日常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共学习27次。二、各司其职,重点工作再创新高本着节庆有重点,月月有看点,年年有亮点的工作原则,认真开展宣教工作,一是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之际,由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延安新闻纪念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延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展走进高校第八站,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逸夫传媒教育楼开展。二是在清凉山革命旧址红培教育营地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我与祖国共庆祝”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三是完成烈士纪念日活动1次,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走进北关小学,收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四是6月10日上午,延安新闻纪念馆开展了“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五是5月1日,宣讲小分队开展了红色精神筑梦未来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红色主题宣讲活动。六是“六进”活动再创辉煌:一进学校。2022年5月18日上午,走进延安北关小学,开展“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的红色宣传活动。二进机关企业。6月24日,延安新闻纪念馆联合洛川县政府机关党委、陕甘宁边区英烈纪念馆、洛川县宾馆、洛川会议纪念馆走进洛川县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暨“英雄礼赞—听我来讲英烈故事”七一建党主题宣讲活动。三进机关。7月15日上午,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共同走进延安市公安局延河分局,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四进部队。7月28日,延安新闻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等走进武警延安支队四大队宝塔中队开展“八一建军节”同庆建军佳节共叙鱼水深情主题活动。五进社区,延安新闻纪念馆、凤凰山革命旧址管理处、延安宝塔知新小学走进凤凰山社区开展红色宣讲进社区活动。六进农村。联合王家坪革命旧址赴甘泉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宣讲进农村活动。七是国庆节期间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欢度国庆,献礼祖国活动。八是做好小小讲解员招募、培训、考核工作,招募小小讲解员30人,做好小小讲解员培训3次,30人通过考核合格上岗。经过培训其中两名小小讲解员参与了走进高校第八站,进行了小小讲解员特色讲解。11月7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小小记者团”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培养小小讲解员的基础上打造了具有红色历史知识储备丰富、讲解能力出众、写作水平优秀的“小小记者团”。九是利用延安新闻纪念馆微信公众线上平台推送公众号67篇。十是结合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多方式多渠道加大对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工作宣传力度,开展宣传活动5次。十一是继续开展文物保护利用课题研究评选工作,形成研究与日常相得益彰的良好工作环境,按要求完成了2篇课题研究综合报告。十二是配合局党委和局机关圆满完成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十三是受疫情等方面影响努力征集到1964年德文版的毛泽东主席著作《实践论》文物一件。十四是受疫情影响,2022年观众接待量8770人,讲解总批数104批,总讲解人数2442人,总讲解费11540元。其中免费接待47批,631人。外展及宣传活动观众总量达一万人次以上。三、齐抓共管,安全工作平稳运行在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我馆及时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措施。同时,配套完善了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年日常安全检查12次,大检查4次,培训4次,演练2次,全部更换新型水基灭火器70个,全部更换旧址和纪念馆监控设备,安装摄像机185个,室内双鉴探测器35个,硬盘录像机7台,立杆61根,55寸拼接屏10块,门禁系统三套,使安全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指定专人负责对保卫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经常督促检查,针对安全工作特点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实行双人双岗24小时昼夜值班,充分利用安全报警设施,从而达到了人防、技防的要求。对展厅、库房的线路、电路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排查了电路、漏电显现,并对其加以整改维修,保证了日常接待工作的正常进行。今后我馆将根据文件精神,密切联系公安机关,加大巡逻密度。并逐步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工作,实现一键报警。除此之外,我们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对于各种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凡是目前能解决的,应立即解决。对文物库房在目前设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加入到馆藏文物的安全工作中,确保博物馆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四、严格管理,环境卫生再现亮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不遗余力贡献力量,各项广告牌不断维护,展馆内每日卫生清洁高质量完成。全年在志愿云平台申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2次。清凉山景区在夏季和初冬季节,集中打扫卫生两次,动用大型机械20余次,景区树木、道路、院落以及附属建筑得到认真清理,面貌焕然一新。五、强化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一是完成了2022年度职称评定工作;二是2022年度一名干部革命成功,光荣退休,两名年轻的干部推介给组织,得到提拔重用。三是全体干部职工增加责随意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圆满收官。四是开展“展风采促提升”讲解员红色故事试讲及业务技能考核,提升讲解员整体宣教水平。六、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延安新闻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形式设计文字大纲呈报省局;二是完成了新文字干部学校旧址的保护维修方案编制工作,上报省局等待批复。三是中央印刷厂旧址陈列布展提上新的议事日程,前期工作协商顺利。四是8月份成仿吾雕像落成与观众见面;五是陕北公学和新华社旧址重新布展对外开放。七、2023年工作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干部职工和讲解员日常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完成局机关下达的干部教育培训和网络学习培训任务,提升业务人员及讲解员综合素质。一是全年在志愿云平台申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二是推动实施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充分应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线上公众号、抖音、微视频等新媒体,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完成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年度任务。结合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多方式、多渠道加大对创建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四是完成“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展。五是完成新文字干部学校旧址的保护维修方案编制工作。六是计划完成中央印刷厂旧址的维修与陈列布展。七是力争启动实施新闻纪念馆的改造提升布展工作。八是积极开展征集工作,全年征集文物不少于5件。九是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增加传播的亲和力和渗透力,讲好革命故事,弘扬“延安精神”,发挥资源优势,做好“六进”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