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职工工伤保险提供服务。本级企业单位和职工工伤保险的参保、扩面、缴费基数的核定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手册的发放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待遇的支付;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和监督管理;工伤职工就诊和转诊转院的管理审批;参与工伤等级鉴定、保险申请调查;指导县区业务。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闫彬 | |
开办资金 | 17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02万元 | 13.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人社局和省社保局的正确指导领导下,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锐意进取,努力工作,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参保扩面任务完成情况2022年全市参保缴费单位6416户,参保缴费332596人,完成任务的327400的101.58%,项目参保54户,项目参保人数8060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20501万元。(二)工伤待遇情况2022年全市工伤保险待遇支出13900万元,累计结余12826万元。13900万元待遇支出具体情况如下:工伤医疗待遇支出3027万元(医疗费:29128693.40、康复费:1062228.40、安装配置辅助器具:226900.00、住院伙食补助费:807150.00、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交通食宿费:3173.50),伤残待遇支出6149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9035670.06、一至四级伤残津贴:3468621.10、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7444599.04),工亡待遇支出4352万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4596520.00、丧葬补助金:1695019.50、供养亲属抚恤金:7222041.40),工伤预防费372万元(宣传费:2324056.00、培训费:1399430.00)。主要工作措施(一)积极做好2022年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为切实抓好“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我中心高度重视。一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2022年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并下发给各县(市、区)执行;为切实加强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确保工伤待遇及时准确安全发放,印发了《关于提升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社银发放工作的通知》(延市工伤函〔2022〕1号)、《延安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关于对县(市、区)工伤保险待遇业务复核的通知》(延市工伤函〔2022〕7号),严格按照社银发放流程进行审核支付,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信息系统,提高工伤保险信息系统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专款专用;为全面提升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水平,推动我市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印发了《延安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关于提升基金征收对账与待遇支付业务流程的通知》(延市工伤函〔2022〕2号),全面理顺工伤保险基金对账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流程。二是由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主任带领各科室业务人员到志丹、黄陵、黄龙县调研工伤保险工作,对县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业务经办、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召开座谈会。 为提高业务人员经办服务水平,联合长天公司对全市13个县(市、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70人进行了2022年工伤保险基金提升暨“社银平台”经办业务培训会。三是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和财务人员不经办具体工伤保险业务工作制度,加强对非工作时间段操作高风险业务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信息系统,加强保密防范意识,取消用户名口令访问,落实了电子社保卡扫码扫脸登录,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四是根据《陕西省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账户管理专项整治的通知》(陕社保办函〔2022〕10号)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工伤保险基金账户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并与银行重新签订了协议,同时把规范协议样本下发给各县(市、区)经办机构执行。与协议银行沟通协调,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6日执行社保基金优惠利率的利息共计805049.35元拨付到我单位支出户。(二)扎实数据质量稽核全年共核实疑点数据11697条,其中省社保局下发2月期别疑点数据1982条、5月期别疑点数据1293条,9月期别1221条,中心联系长天公司抽取2013年至2022年6月期间职工参保信息变更数据7201条,经过系统比对、查阅档案,未发现问题。按照陕西省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全省工伤保险协议机构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陕社保办函〔2022〕36号)安排,对全市工伤保险协议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此次检查未发现工伤患者就医过程中冒名住院,挂床住院情况,未发现编造虚假病历、虚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等骗取工伤保险基金行为。(三)定期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实际加强典型案例通报和风险警示提示,加大重大案件、典型案例的通报频次和力度。建立常态化风险警示教育工作制度,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按照《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2022年延安市“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延人社函〔2022〕403号)要求,认真开展了“社保基金管理风险警示教育”活动。(四)加大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工伤保险服务水平为提高业务人员经办服务水平,联合长天公司对全市13个县(市、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70人进行了2022年工伤保险基金提升暨“社银平台”经办业务培训会。为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开展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活动要求,维护广大职工工伤保险权益,结合“红色筑梦·创业延安”2022年高校毕业生暨紧缺人才专场招聘会活动,7月19日,在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广场开展了工伤保险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专业人员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2022年9月15日至9月20日,对延安市17户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89名包保责任人进行工伤预防培训。为提高企业工伤预防意识,围绕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重点行业企业,邀请延安车村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副经理、高级工程师,省红十字会救护师和工伤保险经办中心业务骨干,采取老师讲、现场演、学员练的方式,对其下属5个煤矿分管负责人、一线班组长、井下一线生产工人610人,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和工伤预防等实用性强的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示范培训、宣传。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工伤预防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和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伤预防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公交行业职工工伤预防意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12月16日开始,对延安市公共交通公司其属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管理岗位人员199人开展了工伤预防宣传、培训活动。2022年度对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管理岗位人员共培训968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通过一系列宣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工伤预防意识,实现了员工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我会预防”的态度转变,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为我市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贡献积极力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县(市、区)无独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机构编制少、人员配备不足,无法达到中省基金风险排查中要求关键岗位由正式职工担任,更无法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民营企业认识不足参保意愿不强。例如快递人员、外卖配送人员、跑腿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相对发生工伤事故风险高,但是劳动关系不明,对工伤保险参保认识不足,参保意愿不积极。(三)财政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因为财政预算拨付迟、财政预算开支细,导致参续保登记与缴费迟期间发生工伤问题;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在人事调动与任命调动时间办理工伤保险转移手续迟,在此期间有发生工伤事故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大业务宣传,开展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矿山企业、民营商贸、餐饮、快递等行业开展工伤保险扩面宣传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二)加强稽核和警示教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基金安全管理水平。(三)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全市经办机构业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经办能力;二是开展参保单位经办人员工伤预防和业务经办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强业务衔接,提高业务经办和工伤预防能力;三是进一步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尤其是对我市17个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含车间主任)等“三类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及公共交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源头上降低工伤发生,达到工伤预防的目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