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寺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健全农技、畜牧、林业、水务、扶贫、农经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三农。农林水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安全饮水,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精准扶贫,气象服务等;受委托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具安全、动物卫生、林政等执法。 | |
住所 | 洛南县寺耳镇寺耳街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代玉鹏 | |
开办资金 | 4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寺耳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19万元 | 21.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站干部职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中精力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生产及其他政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高温天旱带来的困难,扎实推进工作,现我站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农牧业方面取得的成绩1、圆满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紧锣密鼓完成春耕、夏播、秋收、秋播工作,全镇粮食生产实现稳产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0.47万吨。其中种植1.3万亩良种玉米,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0.4万亩洋芋(薯类),完成大豆种植0.3万亩任务,全镇户均粮食保有量超500公斤,种植其他种类蔬菜500亩以上,普惠政策发放资金合计44.9084万元,其中三次发放种粮农民补贴资金涉及2075户32.2370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1089户资金2.692万元,露天蔬菜奖补涉及14户183亩奖补资金9.15万元,撂荒地整治复垦涉及1户及2个经营主体面积96.2亩,兑付资金8294元,农业惠农补贴发放做到公开公正及时准确,未接到群众任何问题投诉。2、主导产业奖补资金足额发放,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我镇严格按照县级产业扶持奖补办法,依据户申请、村验收、公示、抽查、审核等程序认真贯彻执行,产业资金奖补公正、公平、透明,坚决杜绝平均分配现象,坚决避免漏发错发。脱贫产业发展情况,其中8项产业:辣椒产业,涉及已脱贫户、三类户271户,1017.5亩,兑付资金508750元;养蜂产业涉及已脱贫户、三类户125户,1193箱,兑付资金200400元;天麻产业涉及已脱贫户、三类户20户,6670窝,兑付资金33350元;食用菌产业涉及已脱贫户1户,2000袋,兑付资金4000元;艾草涉及已脱贫户5户5亩,兑付资金1500元,黄花菜产业涉及已脱贫户2户,4亩,兑付资金2000元,8项产业兑付资金共计75万元。镇办切块资金:豆角产业涉及已脱贫户1户1亩,兑付资金200元,中药材产业涉及已脱贫户、三类户142户271.3亩,兑付资金27130元,畜牧(养猪、养牛)产业涉及已脱贫户62户,270头,兑付资金80000元,X切块产业兑付资金共计107330元。8项产业、切块资金产业合计涉及脱贫户、三类户629户,兑付资金总额为857330元,全镇脱贫户发展产业预计实现收入600万元。林下经济核桃科管1.5万亩,连翘科管4500亩,利用闲置地种植中药材茯苓、猪苓、天麻、其他中草药260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1200万元,弥补了脱贫产业单一发展的不足,全年产业发展惠及脱贫户、三类户2110人,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果。(二)安全饮水工作取得的成绩1、按照寺耳镇安全饮水工作实施方案。水务组对全镇9个村的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了多次全面排查,其中部分村饮水安全只存在个别饮水安全问题,村组自行整改落实,并完成整改保证群众通水。全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改造胭脂河村胭脂河组供水管道,解决40余户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开挖埋设管道田门村田东组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工作,对水利局下拨30万水利救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对各村居有安全隐患的农村供水水利设施进行修缮。2、安全饮水水质检测及认定工作。水务组负责水样的收集和送样,安排各村村医定期定量对取水点进行消毒,经县疾控中心检测全镇所有取水点的水质全部合格,并将水质检测报告送到各村。3.今年以来,我镇严格执行寺耳镇河长制工作方案、会议制度、督导检查制度、信息共享和信息报送制度、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健全了日常巡查、监督、管护长效机制,按属地原则实行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做到“一河一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强“河长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贴公示、挂横幅、开会议等形式向群众进行水环境保护宣传。真正把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三)林业工作取得的成绩1、我镇按照上级业务部门指导和行业文件规定落实生态脱贫工作,涉及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补偿基金、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兑付资金及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涉及6个村,107470.4亩,兑付资金1504585.6元,其中556户贫困户,28827.91亩,兑付资金403590.74元;退耕还林涉及8个村,1600亩,兑付资金100万元,其中贫困户296亩,兑付资金118400元,生态护林员涉及9个村贫困户103人,每人每月工资670元,护林员按照村居监管,镇办督导考核的工作模式进行管理,签订劳务合同及相关责任书、备案表等,工资足额按时发放,2022年全年累计发放护林员工资82.812万元。2、寺耳镇2022年秦岭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活动中,农综站认真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发展理念,组织各村居开展相关活动,在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执行上级森林防火条例,落实主体责任,定期检查村居森林防火相关工作开展,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力度,加大护林员巡山护林管理,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镇村组织开展培训20余次,举行防火演练12次,有效地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及减灾救灾水平;在森林管护方面,没有出现林木滥砍乱伐及乱占用林地行为。(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产改办下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要求的若干文件,对县农业局经管站在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中督查发现的问题,由农综站业务部门牵头第一时间进行指导整改,开展督查整改回头望,现场指导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工作每月不低于2次,同时完善各类资料档案,制度上墙,统一标准,每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配备两名公益岗人员(社区除外),由贫困户群众担任,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站上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单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年未出现一例因工作延误或失职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发展辣椒2000亩,发展食用菌300万袋,栽植科管连翘3400亩,种植油菜2400亩,稳定养殖中华蜂4000箱,发展中药材1200亩。三是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全年未发生1例安全事故。四是产业扶贫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开展技术培训60场次,累计培训群众3200余人次,深入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未发现应发违法、程序不合规、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五是动物疫情防控牛结节传染病防控、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畜禽养殖稳定。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产业发展指导缺乏长效机制和长期产业,发展仍存在小散乱、发展规模小、辣椒产业出现逐年种植下降趋势,因自然灾害不可控、市场风险大、部分群众发展产业意愿不强烈、发展产业大多数为在家的老年人、妇女等后劲不足,同时辣上天收购群众辣椒后辣椒收购款不能及时付清存在记账欠账情况。2、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方面,个别村对上级部门注入的发展资金不敢用、不会用,没有长效稳定的发展项目,靠上级部门输血分红,自身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薄弱没有过多积累甚至没有产业,存在对产业发展政策吃不透、吃不准情况,个别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及创业致富带头人导致发展缓慢甚至原地踏步。3、产业奖补、蔬菜奖补、撂荒地复垦资金申报等个别村居存在蒙混过关、欺上瞒下、冒名顶替发展产业、虚假申报现象,个别村级监委会组织、廉勤监督岗形同虚设,核实抽查中剔除各类不实资金约12万,及时挽回涉农涉贫资金损失。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引导,量力而行工作原则,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培训指导,规范经营运行,提高村集体经济积累。2、积极培育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做好农机具、农产品等安全监管工作。3、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护,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安全饮水、供水工程建设等水利水务各项工作。4、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