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

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4-19 08:40
单位名称 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水土生态环境提供监督保障。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审核,并监督实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检查;受委托对违反水土保持的行为依法做出处罚;水土流失防治费、补偿费收缴和管理;城市水土保持。
住所 延安市北关文化沟市水利局办公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岳延平
开办资金 1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31万元 592.9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和中省大力支持下,围绕水利改革大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党建统揽,着力业务争先,全面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基本做法及主要成效岁末年初,回顾总结上年度工作,提早谋划当年工作,制定印发了《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关于2022年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延市水保监督﹝2022﹞1号),召开了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视频会,细化了年度目标任务,明确了工作措施,市县两级通力协作,狠抓落实,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政策法规宣传更加广泛。持续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提高各级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营造水保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期间,在延安电视台连续一个月播放主题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依法严管人为水土流失”宣传标语。同时抓住干部培训机遇,在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开展了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宣讲。指导各县(市、区)创新方式、推陈出新,通过微信、QQ等网络媒体转发水土保持政策法规问题咨询摘录,广泛宣传,答疑解惑,掀起了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宣传新高潮。(二)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去年以来,我站针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组织市县(市区)水保监督站先后参加了省水利厅遥感监管技术线上培训、省水保学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和黄委会水土保持业务技术培训,授课达50多课时,受训230人次。依据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土保持相关政策法规,编撰印发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流程文书范本》,对全市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规费核定等文书、流程进行了规范统一。通过技术培训和实际应用,使监督管理人员对监管工作流程、法条应用和事实认定中的疑惑得到了澄清,信心明显增强,效能明显提升。(三)事中事后监管稳步推进。去年5月,印发了《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关于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延市水保监督发﹝2022﹞6号),列出了省市226个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监管清单,明确了10项检查重点,分三个阶段开展了全覆盖监督检查。共检查项目226个(其中:市级抽查44个,县级检查182个),下发整改意见215份,指导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94件(市级53个,县级41个),立案查处3起。黄龙县把水土保持纳入县域目标责任考核,有力地推动了“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吴起县联合县检察院、纪检委等部门,对全县重点项目开展了专项督查行动,有力彰显了行业权威,成效十分显著。宝塔区紧盯东绕城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敢于碰硬,重拳出击,社会反响强烈。同时,按照省水利厅、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安排,开展了全市重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专项监督检查。通过严格监管,生产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法定义务趋于主动,技术资料质量明显提高,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成效逐步向好。(四)水保补偿费催缴超额完成。借助市委巡视、省市审计机遇,市县两级全力催缴,做到了应征尽征,不遗不漏,为本级财政贡献了水保力量。截止去年12月底,全市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3.43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91%。(五)小流域项目建设加快进行。按照市局安排,2022年3月起,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小流域)项目管理工作交由我站负责。为规范项目管理,加快建设进度,我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延安市水务局关于加快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的通知》(延市水发﹝2022﹞111号),实行周统计、月通报,对资金拨付慢、前期手续办理难等8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实地检查和现场督导。截止目前,2021年度10个小流域治理项目已完成自验,其中:黄龙两个清洁小流域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延川县梁家河水土保持示范园提升工程已建成。2022年度14个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小流域)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2023年市级项目储备审查申报工作按期完成。(六)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将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专人专管,定期维护,做到水土保持方案随批随录,全年录入水土保持方案165个(其中:市级58个,县级107个)。按照中省动态清零要求,实现了全市生产建设项目违法违规活动的卫星航拍、中省判读、复核认定、平台监控、查处整改等流程化管理。完成了2022年水利部下发159个图斑的复核、认定和对应39个违法违规项目的查处整改任务,进行了2022年149个省级遥感加密图斑的复核、认定工作,同时完成了2019—2021年遥感监管126个遗留问题的整改销号工作。(七)新区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快速推进。在省市大力支持和各参建单位通力协作下,延安新区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土建、设备安装和苗木补植、运动场地、水毁工程建设及单元工程验收和分部工程初验已完成,水保科普体验馆设计方案已初步审定,布展工作正在准备中。(八)包抓及其他工作完成较好。对延长县河长制暨水污染防治、水旱灾害防御、安全饮水、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涉水领域专项整治等进行了全面包抓督导。去年,共对包抓的延长县开展实地检查督导30多次,抽查检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淤地坝、重点河道设施、在建水利工程等50多处,发现解决问题10多个,圆满完成了市局交办的各项包抓任务。配合市局完成了2021年度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实施阶段评估,配合省厅完成了市级水土保持方案抽查和水利工程质量考核,配合做好2022年度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考评相关工作。二、存在问题一年来,我站整体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水土保持方案刚性约束不强。部分县(市、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单位与行政审批部门沟通不及时,配合不紧密,审批监管两张皮,市县(市、区)普遍存在水保方案审批缺项漏项情况,不能满足监管要求。二是遥感监管问题整改不力。一些生产建设单位水保法治意识淡薄,履行法定义务不到位。特别是延安新区区域内部分违法违规项目(含延安大学新校区),沟通难,整改难。三是水土保持(小流域)项目建设进度不快。前期手续办理难,项目资金拨付慢,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省级下达资金与设计投资差距较大,导致建设任务完成难、项目效能发挥难。四是监督管理能力不足。水保监管机构不专、人力不足、经费紧张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三、2023年重点工作2023年,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以先行区建设为契机,以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为重点,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健全机制,风险预警,源头把控,过程严管,验收核查,精准发力,推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五星级支部”创建成果,加强模范机关创建,落实“一岗双责”,持续正风肃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水土保持源头管控。积极与行政审批部门对接沟通,交办事项,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质量,依法刚性约束。三是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依法依规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未批先建”“未批先变”“未验先投”“未实施防治措施”“未开展监测”“未缴纳补偿费”等六种违法违规行为;下茬推进遥感监管发现问题整改销号,实现动态清零。四是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保设施验收核查。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已报备项目,存在水土流失隐患和社会反响的,开展验后核查。五是强化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完成2022年项目建设任务并及时开展验收,做好2023年度项目落地各项准备工作。六是督导包抓县(区)做好涉水事项。七是统筹各项工作。强化疫情防控,抓实安全生产,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