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汉中市种子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汉中市种子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4-18 16:37
单位名称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汉中市种子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创新科技发展,服务“三农”工作。业务范围:农业技术推广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试验研究;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检验、品种审定试验;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指导与救灾备荒种子贮备;农业农村干部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工作指导等。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东塔路356号
法定代表人 刘亮
开办资金 3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3.44万元 49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粮食安全得到新保障。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示范推广水稻“两增一控”、油菜“一增三控332”、小麦“一增三促223”等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300余万亩。同时,强化种业安全工作。全年共计抽检种子样品87份,对134份样品进行了转基因检测。全力打造南郑、勉县两大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奋力建设“五化”标准的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参与起草了《关于打造最优种业最强产业最美花海的实施意见》和《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项目申报实现新突破。围绕主责主业,以项目为抓手,积极申报争取中央财政、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协同创新联盟等科技项目50余个,立项下达29个,已经下达资金2236.5万元。对在研项目实施挂牌督办,跟踪考核,推进项目及时结题验收。今年完成项目验收14个,通过项目中期检查2个。超前谋划,建立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近百个,意向资金1亿元以上。3.示范推广取得新成效。围绕粮油和全市“3+4+N”农业产业布局,在全市11个县(区)建成粮油、食用菌、中药材、蔬菜、果业等综合试验示范基地18个,示范推广“邡油777”、“汉麦7号”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设施蔬菜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提质增效技术等40余项,加速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先后为帮扶村投入资金11万元,协助建设生产基地3个。4.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今年以来,自主选育的水稻、小麦、油菜共计5个品种通过审定登记。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7项,获得专利授权7项,发布市级地方标准19个。自主选育的“邡油777”油菜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导品种。汉中水稻生产模式—“品牌+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入选陕西省2022年粮油生产主推技术。5.人才队伍取得新成绩。先后推荐各类人才共计13类别49人次。其中,获得“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汉中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2人,入选“汉中市人才池”专家16人,“汉中市三八红旗手”1人,“汉中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汉中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人。8名干部被推荐选举为“两委员一代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是在南郑等县区开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为我市土壤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二是中心自主选育的“邡油777”油菜新品种成为农业农村部2022年在全国主推品种之一,推广面积达300多万亩。三是成功转让高油机械化品种3个。四是申报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等各类项目50余个,已立项下达36个,争取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五是主持完成的《高产多抗宜机收系列油菜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项目获得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等2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全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3篇,6篇论文获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2011-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六是全年开展农业行业技术培训526场次,培训人员累计51000人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七是推荐的城固县原公镇青龙寺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开展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27条,省上发布了13条,我市休闲农业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八是在《陕西日报》、《汉中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发布春耕备耕、夏收秋收、秋冬播以及粮油产业特色产业10余篇;与陕西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专题节目“汉中:好种子立稳油瓶子”在陕西卫视播出;在《陕西日报》刊登中心油菜育繁推产业系列报道3篇,为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不够系统深入。对中央、省、市的重要会议精神及上级重要文件精神等内容仅限于“读原著”、“学原文”,在“悟原理”上做得不够,研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学理论与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紧密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技创新潜力不够。现有的粮油作物品种与技术配套研发速度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还有差距,后续品种、资源跟进不上,还存在技术不全面、服务不到位现象。三是奖励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三项机制”鼓励激励机制空间不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目前难以兑现落实,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二是创新思维,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动力,深度实施科研项目,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争取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兑现落实。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实施意见,做好中心工作有效对接局里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工作部署要求。切实支撑粮食安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最强育种团队,最佳体系团队,最好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为汉中农业高质量发展,汉中区域化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