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安市>
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
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
发布时间:
2023-04-18 16:34
单位名称
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土保持提供技术和服务。淤地坝、水土保持治沟、坝系工程的实施管理及北洛河流域项目、黄河上中游重点小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的计划编制和实施管理;重点水土保持项目的研究和前期审查;“五荒”资源治理开发与管理;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及水保科学技术推广和培训。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文化沟水务大厦
法定代表人
韩宗军
开办资金
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71万元
78.0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公益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队上下同心,奋勇争先,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取得了新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2022年工作情况(一)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是督促协调各县区完成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0平方公里;二是落实防汛责任主体,实现了2022年淤地坝安全度汛;三是督导指导吴起、延长、延川、甘泉、富县、洛川、子长、甘泉8个项目县市区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确保2022年度治理任务顺利完成。截止11月底,除延长县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85%)和新建淤地坝项目(59.4%)以外,其余各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均达到95%以上;四是完成淤地坝防汛信息化试点工程建设,监控中心数据库已点亮;五是强化协调配合,督导检查宜川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污染防治、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管等工作30余次,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排名稳定在前列;六是配合上级部门做好2023分管项目技术审查和计划上报工作,受到省厅好评;七是注重发挥水保学会职能,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相关知识宣传普及,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八是完成2021年相关县市区水保项目建设工程验收准备工作。(二)水土保持提质增效正在实现一是强化项目储备,工程建设管理更科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项目储备工作,提出前期工作要精心谋划、精准设计,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要加大投入,分级建立项目储备库,要项目等资金,不能是资金等项目;要选择实力强,业绩优的编制单位;建设单位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全程参与,现场踏勘、现场定方案;要注意加强与林业、土地等提前部门对接,避免出现占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等问题;要提前与镇村两级协调沟通,签订相关协议,避免出现进不了场、阻工等问题。市级严把设计审查质量关,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审查专家组,对县区上报设计采取现场审查符合,随时报,随时批,同时坚持“三个不批”原则,设计质量较往年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储备各类项目201个,其中,小流域21条,拦沙工程37座,新建淤地坝62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79座,坡耕地项目2个。二是强化督查指导,项目建设推进更高效。汲取2021年项目建设滞后的教训,加大市级督导力度,抽调科级干部4名,业务骨干12名,分组包抓,深入县区督导进度、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不见成效不撤兵。全年专项督查6次,现场指导40余次,有力推动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强化科学调度,淤地坝连年安全度汛。首先,把落实“三个责任人”作为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的关键措施,把组织领导、责任落实、隐患整改、预案编制、值班值守等作为淤地坝防汛工作重点,加强宣传培训,印发宣传和培训资料10000份,发放到“三个责任人”手中,提高他们履职尽责能力;其次,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按照《延安市水务局关于开展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的通知》要求,组织各县区于4月底完成了汛前排查,并以市局名义“一县一单”通报至县区人民政府,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积极向省厅争取,落实维修养护资金900多万元,下拨各县区积极备汛;另外,注重将督导检查和科学调度相结合。在汛前汛中我们分8批,出动技术人员70余人次,对全市中型以上淤地坝进行了抽查检查,对受损淤地坝及时上报维修加固。同时在主汛期期间,安排12名党员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排班轮流24小时值班,保证汛情、险情及时准确传递,并帮助县区科学应急处置突发事件2次,确保了全市淤地坝安全度汛。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职工老龄化严重,急需新鲜血液。现有在职职工38名,45岁以上20人占比53%,35岁以下有5人,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年轻业务干部较少。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与延安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所差距。三是水保治理思路与乡村振兴结合还不够紧密,精品亮点工程不多。三、下年度工作安排一是坚持创新发展,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推进延安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在项目设计规划上支持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让环境不断改善,群众不断增收,实现水保治理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增强干部队伍后劲。大力开展交流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老带新实战练等各种办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技术精、作风素质硬的干部队伍,更好的服务延安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推进方案,全力以赴完成2022年度项目收尾工作。另一方面,统筹谋划,积极协调,提前做好2023年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加强督导检查,及时解决问题,狠抓项目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