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法律法规直接赋予市本级的执法职责,并组织查处跨区域的复杂案件,监督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迎宾大道环保科技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栾小金 | |
开办资金 | 46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15.03万元 | 58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9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以及省执法总队的具体指导下,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助力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一个目标”,聚焦基层基础、主责主业、作风建设“三个重点”,不断提升支部战斗力、队伍凝聚力、企业服务力,以过硬作风和铁腕执法为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贡献环保执法铁军担当。现将2022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一)聚焦基层基础,支部战斗堡垒更加坚强。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市支队党支部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执法干部把握政治方向、增强适应能力、指导工作实践的源泉和动力,建立了周一理论学习制度,制定了详细的理论学习安排表,紧跟党中央最新理论方针政策步伐,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采取集体学习、专题党课、辅导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做到了理论学习全员全年常态化,不断夯实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强化思想引领力。全年共开展理论学习35次,思想研讨交流4次。二是加强党员管理。结合业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进一步细化“亮”“比”“评”措施,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挂牌上岗;根据支部党员数量、分布及工作需要,重新划分了4个党小组;及时完成支委改选工作,建立党员信息台账;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同志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不断为党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三是严肃党内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0次,4个党小组召开党小组会40次,支部书记与支部班子成员之间、支部班子成员与其他党员之间、党小组组长与干部职工之间普遍进行谈心谈话、征求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召开了何发理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和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专题党课1次,开展“巾帼心向党执法有担当”、“建设美丽延安、献礼二十大”演讲比赛等主题党日活动4期。(二)聚焦主责主业,环保执法力度更加坚定。一是案件查办有力度。按照省厅和市局安排部署,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创新打造了“信息化+综合执法”监管新模式,综合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监控、无人机巡航等科技手段,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执法专项、黄河流域“清废”行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零星”固废专项、打击危险废物和自动在线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环评与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工业窑炉和VOCs整治、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专项抽查、核与辐射安全隐患等11项专项执法行动。一年来,全市共办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288件(其中移送公安10起,拘留7人,约谈企事业单位1家),罚款2701.1万元,其中市支队办理30件、罚款529.6万元;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1件,办理申请缓交行政执法案件8件;通过非现场电子督办方式核实并处理企业自动在线异常数据(超标)累计80次。及时办理环境信访投诉4件和上级舆情转办18件,办结率与满意率均为100%。二是执法练兵有突破。突出“实训、实战、实效”目标,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理念,秉持“抓重点重点抓、抓大不放小”原则,统筹建立健全大练兵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人才培养,优化创新练兵方式,发挥大练兵活动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的“指挥棒”作用。支队盯紧分值占比较大的4项工作,落实措施,夯实责任,力争多得分。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人均上传检查笔录数均超过3条/人/月,执法平台人员活跃率均为100%。在抓大项的同时,对分值占比较小项也紧抓不放,确保不失分。今年我市执法大练兵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一;选派2批次8人参加国家强化督导帮扶并获表扬;荣获全省大练兵生态环境执法监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和全省大练兵网络答题活动集体二等奖;2022年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考核评估打分中,市支队在市级行政执法单位中评估成绩排名第一;建立了大唐延安热电厂大气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和延安水务环保集团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水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两个实战实训基地,在全省率先举办了实训基地首期生态环境执法技能培训;在《中国环境报》刊登执法大练兵信息7条。三是案件质量有提升。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谁办案谁负责”为原则,进一步提升执法质量效能。在《2021年“案件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今年制定8项补充规定规范案卷质量;结合中省案卷评查,先后组织开展3次市级和2轮县区案卷评查和督导帮扶,从案卷完整性、程序合法性、法律适用性、证据关联性以及调查取证、信息公开、文书制作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细致严格审查把关,同时就问题案卷开展现场教学、“以案释法”,及时查漏补缺,有效提升了案卷质量和行政执法水平。共发现案卷实体与程序问题34个,卷面问题292个,全部限时完成整改;推选吴起、黄陵分局2份案卷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的“案卷大家评”活动。四是助企纾困有温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深入开展“执法帮扶+送法入企”活动,助力企业守法经营,帮助梳理环境问题易发点,指导规范建立管理台账,警示违法排污后果和危害,督促树立环境守法意识,切实解决难点、痛点、堵点、盲点问题,得到了帮扶企业的一致赞许与好评。今年以来,开展“执法帮扶+送法入企”50余场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3件。五是工作任务有落实。在履行查办案件主责主业的同时,支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环境信访投诉、省厅一号行动、二号行动、三号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航测任务和图像解译等各项工作任务。(三)聚焦作风建设,队伍能力素质更加突出。一是作风建设有成效。紧紧围绕市委和驻局纪检组安排部署,专题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三个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何发理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组织收看《零容忍》、《金融正风反腐纪》等警示教育片,常态化开展干部作风纪律整顿,用“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队伍能力有提升。将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围绕环保法律法规、执法方式、执法技巧等,举办执法培训大讲堂16期,选派150余人次参加省市各类执法培训。发挥“老带新”作用,统筹调配办案力量、合理搭配组成人员,通过“一对一带、手把手教”的方式,开展春季执法专项、“零星”固废专项等实战练兵11次。三是宣传报道有成效。开通支队微信公众号,成立宣传专班,集中宣传支队在党的建设、环境执法和执法大练兵三个领域的典型做法和典型案例,打通对上宣传渠道,不断对外展示环保执法铁军新形象,先后在中省市各级媒体刊发稿件88篇,其中在《中国环境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稿件7篇、陕西生态环境公众号等省级媒体19篇、市直机关工委等市级媒体62篇。二、存在的问题2022年,支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组织要求和上级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二是发现环境违法问题的能力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信息化手段助力生态环境执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下一步打算(一)持续抓好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执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优异成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持续抓好队伍能力素质提升。继续开展“执法培训大讲堂”,用好用活两个实战实训基地,注重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专项检查、执法交叉检查等执法行动中开展实战练兵,不断提升执法人员法规理解、法规应用、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调查处理的能力,为助推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执法尖兵。(三)持续抓好执法大练兵活动。在执法大练兵工作收尾阶段,继续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抓大不放小原则,尽力弥补缺分项,保持成绩优势,争取最终取得好成绩。严把案例质量关,加大挖掘推送力度,争取将质量高、代表性强的典型案例推送到生态环境部;紧盯有奖举报案件查办,落实有奖举报奖金,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力争按期完成目标任务;深入挖掘“双打”案件,结合专项行动加大此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力争尽快有所突破。(四)持续加大环保案件查办力度。按照省厅要求和市局年度执法安排,稳步有序推进油煤气企业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城区大气污染专项执法检查;继续深入县区开展案件评查和督导帮扶,加快案件评查督导帮扶成果转化,针对案卷评查和督导帮扶中发现的薄弱环节,以及卷面、执法程序和实体方面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行政执法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