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长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察保障。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音、放射性物质等排污费征收;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环境保护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业务培训。 | |
住所 | 延长县城张家园子 | |
法定代表人 | 李向军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长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万元 | 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主要工作及工作成效截止目前,我队共出动执法人员约612人次,检查企业162家次,下达责改20份,立案14起,共收缴罚款102.9万元,受理群众投诉14起,办结14起,调查处理4件检察建议案件。(一)四大保卫战工作情况。根据分局安排部署,我队安排专人负责碧水保卫战,按月调度,报送清单进展情况。一开展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寺滩等断面水质达到考核目标Ⅲ类水质要求。截止目前1-10月寺滩出境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类别达到历史以来最优类别。二是持续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整治。持续开展延河和辖区内主要河流排查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逐步完成问题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将已将排查出的166个排污口纳入日常管理(其中工业企业排口1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8个,雨洪排口113个,溪流、沟渠、河港等排口44个),建立起辖区内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管理台账并进行动态更新。制作了以延河排污口为主,包括有重点企业、应急物资库、输油管线、拦油坝、各类监测点位分布的延长县生态环境一张图。三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城市建成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了12.24%。主要集中用于园林绿化、公厕用水,建设工程降尘,道路清理、抑尘洒水。四是推动开展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了黑家堡镇贺家沟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为2021年续建项目,已更名为延长县2021年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其中涉及5个板块,均已完成生态修复。(二)油煤气大整治工作情况。我队起草了《延长县2022年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工作方案》《延长县2022年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工作方案》,并结合方案,积极督促延长县境内五家企业(七里村采油厂、宝塔采油厂、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延安源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开展生态环境大整治与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辖区内各石油企业集输站、集油点、转运站、生产井场、输油管线等重点领域进行监督检查。一是油煤气开发清洁井场建设情况。辖区内共有生产井场7402个,主要包括油井井场7241个、气井井场161个,累计建成清洁井场6927个,建成率93.6%。二是固体废物处置监管情况。辖区内油煤气企业共有6家,完成“三公开一上传”6家,完成率100%。危废暂存点现有19个,涉水涉危及泥浆岩屑运输车辆已安装GPS并联网车辆32辆,已安装视频监控联网47处。三是油煤气开发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按照《延长县2022年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工作方案》,延长县七里村采油厂废弃井场需整治103个,现已超额完成整治320个。(三)督察督办工作情况。我队负责各级生态环境督察方案起草、督察、销号、通报和信访工作。起草了《延长县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延长县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延长县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自查自纠问题整改方案》等方案。负责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调度以及资料的收集、汇总。同时,我队结合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不定期对县域内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督察督办,对相关单位和部门存在的环境问题,实行限时办结制度,确保了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先后下达督办函19份,督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整改,确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自信息化平台使用以来,我队高度重视,按照分局《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将各个模块落实到人,实行定期调度、逢会必报、奖惩有度的办法,激发起各模块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分局业务人员能够将信息化平台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将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真正做为日常工作平台使用。一是截至目前在环境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中共派发了25个工作任务,均已办结。二是安排专人管理环境监管移动执法系统,积极比对省系统及环境监管移动执法系统中现场检查笔录、调查询问笔录、已办理案件数量是否一致,确保对接无遗漏。经查询,本年度已办理14个案件均已对接成功,笔录数据核实无误。通过系统,查办了3起非现场执法检查案件,有效创新了执法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在应急调度系统中,根据我分局实际情况已经录入9种应急物资,录入12种应急调度监测设备,录入3辆应急调度车辆。目前系统中上传企业应急预案全部共42个,政府应急预案3个,重污染天气预案1个,为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提供了完备的应急措施。(五)饮用水源地和延河流域保护工作情况。我县共有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地2处:分别是烟雾沟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安沟水库。为确保我县饮用水水质达标,供水正常,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饮水。我队每月至少对2处水源地进行一次常规检查,重点排查水源保护区是否有环境违法行为,是否存在环境隐患。截至目前,两个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全部进行拉网,并设有水源地标识和警示标志,安装监控,专人监管,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未发现有饮用水源地范围内有环境违法行为。(六)医疗废物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我队定期对县域内产废单位进行检查,严格要求各产废单位做好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和运送工作。截至目前,延长县5家医院及疫情防控隔离点共产生和转移医疗废物41364.66千克,全部按规定收集转移至延安市盛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处理。(七)各项执法检查情况。根据上级文件转办,我队已开展6个专项执法检查,包括春季生态环境执法检查、零星固废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交叉执法检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油煤气行业企业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我队确定专人负责按月报送执法动态信息,并在市局网站及时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共公开1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八)环境信访工作情况。我队高度重视每一起群众来信来访和舆情调查处理工作,狠抓环境信访工作不放松,制定《关于延长县12369环保举报热线工作制度的规定》(长环执字〔2021〕7号),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了接待、登记、回复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环境信访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共接办环境投诉14起,办结14起;接到4份检察建议书,回复4份;舆情1起,回复1起。办结率达100%。(九)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督检查。我县列入双随机的企业共39家:其中纳入重点污染源检查对象名录库企业5家,纳入一般污染源检查对象名录库企业31家,纳入特殊污染源检查对象名录库企业3家。二是严格按照抽查规定开展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已抽查4次,检查企业53家次,立案3起,罚款32.5万元,检查笔录全部上传随机系统,做到了执法留痕,执法公开。(十)执法大练兵取得成效。我队按照市级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长环发〔2022〕63号),开展了队形队列执法训练活动,参与了监测联合执法比武及网络答题知识竞赛,通过非现场监管手段查办案件3起、第三方辅助监测执法1起。深入落实有奖举报办法,办理奖励案件2起。本年度,我县执法大练兵工作得到了市级认可,目前正在努力争取全省大练兵先进集体。二、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在督查、督办、销号过程中,个别单位存在不配合情况;二是由于近几年新招录公务员较多,在开展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三、2023年工作计划(一)持续做好环境信访举报案件的办理工作。做好环境投诉热线案件受理工作,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按规定做好各个环节工作,确保环境信访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二)持续强化执法检查。以油煤气大整治等重点工作为着力点,结合双随机和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执法检查力度,深入企业,查找问题与不足,对有困难企业进行指导帮扶,不断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拓展非现场执法管理的手段及应用,开启“生态环境保护非现场执法”工作新模式。(三)持续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