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甘泉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察保障。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音、放射性物质等排污费征收;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环境保护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业务培训。 | |
住所 | 甘泉县环保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任学蛟 | |
开办资金 | 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53万元 | 50.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执法大队在甘泉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为契机,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环境执法检查,有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成效我大队以专项执法检查为重要抓手,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推动甘泉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共受理信访件21件,处理率、办结率均为100%,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出动执法人员476人次,检查企业237家次,立案10起,结案10起,1起不予处罚,9起予以处罚66.7万元,其中非现场执法案件2起,双随机检查发现环境违法案件1起,约谈企业8家,责令拆除黑化工厂2家,办结检察建议书3份。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开展春季执法大检查。春季执法大检查以一季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为基础,重点对辖区内油气开采企业、污油泥处置企业、饮用水源地、中铁重点建设项目、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后执行情况、入河排污口等方面开展执法检查。共检查单位27家次,出动人员54人次,立案查处问题3个,立行立改问题4个。(二)持续开展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和疫情防控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隔离点规范收集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经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将11家产废单位、2家经营单位纳入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定了管理计划并备案,同时完成上一年度危险废物年报申报;11家涉危险废物单位规范化管理评估均达标。制定印发了《甘泉县黄河流域固体废弃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各部门根据职责开展北洛河流域(甘泉段)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工作。(三)扎实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根据省市相关要求,通过延安市信息化平台更新了“一单两库”,5人纳入执法检查人员库,3家单位纳入重点污染源,16家单位纳入一般污染源。每季度随机抽查一次,累计抽查重点污染源12家次,一般污染源36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起,处以罚款14万元。(四)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执法检查。一是对2021年反馈21个问题排口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坚决杜绝出现反弹现象;二是对北洛河流域(甘泉段)干流及主要支流开展常态化排查,封堵入河排污口4个(祥和园、劳山区站、中通、加油站);三是配合省厅完成北洛河流域(甘泉段)入河排污口督导检查工作,坚持“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原则,销号整改问题12个,确保问题排口“动态清零”。(五)持续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以7家重点管理、12家简化管理、125家登记管理和辖区内重点监管企业为重点,对15家单位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进行了质量核查,发现问题13个,全部完成整改。督促企业不断规范排污许可证申领、变更工作,2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7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证延续;同时督促19家持证单位按期提交年度、季度执行报告,提交率均达到100%。配合省市完成排污许可现场质量核查2次。(六)积极开展环境信访件办理。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化解企业与人民群众矛盾,维护群众环境利益,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截止目前,共受理信访件21件,其中12369系统4件,智慧12345平台10件,市县转办舆情7件,处理率、办结率均为100%。(七)认真开展“零星”固体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对辖区内汽车维修厂、通讯行业、银行、实验室、塑料废弃物回收站、医疗机构等10家行业单位的“零星”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情况进行规范,有效防治“零星”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八)扎实开展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制定印发了《甘泉县2022年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常态化摸排登记非道路移动机62台,尾气监测35台均达标。(九)全面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制定印发了《2022年甘泉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队形队列训练活动1次,配合完成市支队大练兵帮扶指导1次,组织案卷评查1次,开展正面清单企业现场帮扶活动1次,每周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参与大练兵网络答题活动8人,开展“送法入企”活动5家次,双随机检查发现环境违法案件1起,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2起,其中1起不予处罚。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依法规范精准执法能力,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制定了《甘泉县2022年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工作方案》《甘泉县2022年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一是废水治理设施建设。3家油气企业“三公开一上传”工作均有效开展。下寺湾采油厂生产废水处理后进行回注;采气四厂、延安阳泽工贸有限公司生产废水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二是大气环境治理。下寺湾采油厂拆改燃煤锅炉32台,完成率100%;伴生气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清洁井场整治建设。我县共有生产油气井场1618个,建成清洁井场1596个,整体建成率98.6%。其中,下寺湾采油厂共有生产油井井场1613个,建成清洁井场1591个,建成率98.6%;采气四厂5个生产井场全部建成清洁井场。四是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下寺湾采油厂、采气四厂钻井废弃物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59辆涉水涉危及泥浆岩屑运输车辆安装了GPS定位设备,5家重点企业32处关键环节点安装了视频监控,并与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系统联网。五是生态环境治理。下寺湾采油厂编制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30个废弃井场全部完成整治。(十一)全力开展工业炉窑执法检查。对照省厅《关于全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对甘泉县金胜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反馈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十二)扎实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印发了《2022年度全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甘泉县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污水处理厂、油气管道、工业园区、饮用水源地、辐射安全等方面环境隐患排查,发现3个环境隐患全部整改销号,有效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可控。(十三)认真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配合省市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督导检查2次,反馈4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隐患排查报告中9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三、存在的问题(一)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执法队伍能力不足。执法人员少且老龄化严重,执法效能偏低。二是执法硬件配备不足。目前尚未配备大气、水、噪声执法检查所需便携式监测设备,唯一的执法车辆已使用10年以上,经常需要维修,极大的影响了执法监察的应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二)发现环境问题渠道单一。当前环境监管任务日益繁重、复杂,企业排污行为隐蔽性极强,通过群众举报及传统的执法检查方式发现问题渠道单一,需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大队将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作主线,突出解决各类环境违法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深化“传帮带”工作,系统提升执法人员理论水平、执法能力,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强化污染监察,严查违法行为。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GPS定位设备等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精准发现环境违法问题能力,同时强化行政与司法衔接制度、执法与监测联动机制,增强信息共享,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