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合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8 15:09
单位名称 合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促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又好又快发展。业务范围: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组织搞好全县乡村振兴的包村帮扶工作,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和示范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住所 合阳县委办公大楼
法定代表人 王建红
开办资金 21.4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05万元 19.85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革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在全县所有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排名活动,每月初下发考核指标、开展月考核排名,月底前下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月通报》;各镇(街道)分别召开了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员大会,在全县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潮。建立王村镇坊社社区等6个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试点,共投放垃圾分类桶8万个,配备垃圾收集清运转运车223辆,垃圾堆放点12个以及县镇两级垃圾处理厂7个;全面落实镇村网格化管理,完善长效机制,全县共确定保洁员3216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合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夯实镇村主抓责任,形成上下“一盘棋”,由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发改局牵头,分别就村庄清洁行动、农户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畜禽粪污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工作,对各镇街进行督导,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形成合力共抓的工作格局。下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问题限期整改督办函》,针对人居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督促镇街抓好落实;举办《合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简报》,分县级动态、镇街亮点、工作提醒三个板块,推进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提醒镇街近期工作重心。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户改厕工作。坚持“户分四类”“村列三档”,深入推进农村改厕,确保一步到位,改得准、改彻底。围绕雨污分流,在已经建成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推行完整上下水冲式卫生户厕改造;立足节约用水,在地处偏远或污水配套设施难以延伸的村庄,推行三格化粪池式节能户厕改造;着眼高效转化,在乡村旅游景点、人口过于密集的村庄,推行无水厌氧微生物降解式智能户厕改造。全年共完成农户改厕5300户。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县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县农村污水基本得到管控,因地制宜通过分类实施共完成农户卫生改厕改造5300余户,利用多媒体针对每月工作重点进行宣传曝光,在电视台开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行时”,每周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进,曝光问题,曝光问题点位76处,整改落实76处,本年度合阳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如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等机制还不够完善,有时农村环境卫生还存在脏乱差现象,个别污水处理末端设施运行还不畅;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涉及面广、投资大,一些镇村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短板;群众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在建设过程中,个别村群众存在主动投入家园建设热情不高,参与意识不强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措施:健全长效机制。健全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后期管护机制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县上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财政预算,采取财政列支、基金收入、资金整合等方法,分门别类制定了以奖代补办法,实施以奖代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参与。通过发放倡议书、指导手册,在各类媒体平台布宣传报道,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持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户改厕、垃圾整治、污水治理有效管护和运维机制,健全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持续加大项目支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抓好示范引领。以确定的示范村、精品村为突破,持续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