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工作服务。业务范围:组织策划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相关等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东新街县委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峰 | |
开办资金 | 9.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万元 | 4.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文明办.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革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的思路,典型引领,上下联动,县域文明程度持续攀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增强,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丰厚的道德滋养。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1.突出重点,文明城市创建如火如荼。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成公交站台18组36个,改造提升老旧街区人行道4条,改造老旧小区61个、背街巷道100余条,打通城市“断头路”14条,新建“三功合一”环卫设施15处,新建改造城市公厕24个,南关市场、友联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日渐提升。二是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创建办牵头,城管、交警、公安、市监等部门全力参与的联合执法常态开展;以劝导游商流贩、出店经营、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主次干道和住宅小区为重要点位的周三、周五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深入推进;弱电缆线迁改入地工程完成70%。三是督导机制日渐健全。先后出台实施《合阳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红黑榜”制度》、《合阳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责处置办法》,坚持推行《三函预警》机制,运用“日督查、周通报、月问政、季度观摩”等方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受到省委文明办的充分肯定。2.夯实基础,群众系列创建扎实推进。群众性系列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础。一年来,坚持按照“广泛发动、重点推动、巡回督导、示范引领”的思路,推动系列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基础进一步牢固。一是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年内申创省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校园)24个,市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校园)34个,县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校园)55个,申创总数达113个。目前,年度测评已基本完成。二是文明培育持续强化。积极推荐评选各级好人、楷模、标杆,树立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示范。年内,李佩钰被评为省级新时代好少年,黄怡瑄、张琬悦等5名同学被评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吉永锋、刘涛等7人获评“渭南标杆”,杨雪艳、聂颖等100余人获评合阳好人(标杆);12月份,对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王小明、王青峰等51人予以表彰;表彰省、市、县级新时代好少年43人。三是文明乡风得到涵育。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统揽,积极涵育文明乡风。组织指导各镇(街道)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年内挂牌20000余户,总挂牌率高达80%;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突出民风特色,“我们的节日”活动丰富多彩;重阳节之际,各镇街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公婆”“道德模范”共1500余人。3.聚焦诉求,文明志愿服务品牌凸显。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按照“提倡整合,鼓励改建,支持新建”的思路,各镇、村(社区)建好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出台《合阳县文明实践所站星级评定考核暂行办法》,规范所站管理,促进常态利用。二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进一步凸显。在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基础上,着力在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化上下功夫。举办志愿服务品牌擂台赛两期,20个志愿服务品牌脱颖而出。其中,“薪火课堂智慧新池”品牌获省级二等奖、“耄耋笑脸迎盛会文明实践进乡村”“翰墨风韵以文化人”品牌获省级优秀奖。县文明实践中心策划组织的“耄耋笑脸迎盛会,志愿服务进乡村”品牌项目,坚持在服务、关爱群众中教育、引领群众,先后为80岁老人拍摄笑脸照200余帧,为基层群众送文艺节目10余场次。三是文明实践“六个一”宣讲二十大深入开展。承办了省级文明实践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合阳县宣讲报告会;启动了我县“六个一”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围绕“一场报告知盛会,一首歌诗颂党恩,一套政策惠群众,一篇体会表初心,一副书法传金句,一组展板晒文明”主题在镇村宣讲20余次。目前,镇级“六个一”宣讲已全面启动,预计12月底实现全县村(社区)宣讲全覆盖。4.注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按照《关于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合文明办发〔2022〕13号),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以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为目标,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为标准,一是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每季度对各镇(街道)人居环境、公益宣传、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等进行检查督导,最终检查结果排名并反馈问题,跟进整改,营造文明美丽乡村环境。二是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定期联合乡村振兴局,对“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进行专项督导,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提升,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有效落实。三是与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移风易俗工作。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规定》,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农村(社区)的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县“一约四会”已经全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以文明实践活动、帮扶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树新风,除陋习。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工作,先后组织对国、省、市、县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家庭中生活较为困难的典型人物进行慰问。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今年以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中省市要求,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任务繁重,抽调人员未到位,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二是创建业务千头万绪,每年都有更新变动,吃透体系还有差距;三是基层认识不到位、工作动力不足,品牌亮点偏少;四是城市建设短板较多,精细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的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二是全县创建干部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创建工作的迫切需要,工作推动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要树立开拓创新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利用一切机会,积极走出去,不断开阔视野,创新发展思路,为办公室增加新的年轻力量。三是各党委依赖思想突出,牵头抓总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没有形成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突破原有的经验主义束缚,想问题办事情立足实际,开创新的办公室工作新局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发动广大市民,坚持做到领导包抓、宣传教育、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六个常态化”。一是要深入推进创文“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大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创文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二是要紧扣软弱短板和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市民生活地更舒心更满意;三是要通过典型引领,持续扩大文明单位(村镇、校园)创建覆盖范围;四是要加快筹备第四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适时表彰奖励;五是要加大文明实践所站星级考核管理,常态服务基层群众生产生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