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8 14:27
单位名称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县金融合作服务。业务范围:负责银行、保险等机构的服务工作;协助组织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与全县重点项目、企业等开展银(保)政企对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住所 合阳县东大街政府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刘宏武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合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3万元 8.22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金融服务方面1.搭建融资平台,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一是多次组织召开季度政金企对接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座谈会、金融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半年金融业运行分析会和渭南市“走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合阳专场等20余场活动。二是落实金融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措施,印发《合阳县金融稳住经济大盘工作实施方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在政策落地、优化服务、解决问题上创新用力求效,精准推进我县经济平稳增长。三是受疫情影响,引导各银行机构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放款力度。2.提高金融满意度,缩短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走访调研43家企业,对企业发展需求,全部登记在册,协调县内金融机构特事特办,缓解企业发展难题。二是按月开展领导干部“双提升·双导向”活动,宣讲金融知识,问需于企,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三是引导各金融机构发挥就近服务优势,为“三农”提供精准快捷的信贷业务办理和金融知识宣传等金融服务。截至目前,我县设立ATM机95个,12个镇(街)建立金融服务网点67个,215个行政村(社区)建立村级助农网点555个,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3.发挥融资担保作用,为企业融资增信。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发挥职能,加强与合作金融机构对接,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再贷款优惠政策,为企业融资增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4.发挥资本市场优势,服务企业发展上台阶。一是邀请西部证券和中信证券对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政策进行辅导。二是联合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和开源证券调研上市后备企业风动工具公司,对上市程序、收入分配、合规经营、收费标准等专项辅导讲解,初步达成上市新三板意向。三是联合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调研金峪镇沟北村,就沟北村股权托管一事进行深入调研。四是开展渭南市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走访活动,帮助企业提高认识,理清思路,补齐短板,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5.做好小额信贷工作,防范金融返贫。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工作,要求各镇街多次摸排有产业发展和贷款意愿的脱贫户,确保能贷尽贷,督促银行加快审核放贷流程,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小额信贷任务。6.推动产业引导基金工作。我中心与镇江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相互考察调研,围绕我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共享,以投促招,引导优质项目落地,实现苏陕两地初创期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拟成立合阳县产业引导基金,注册资金3亿元,由金融中心(重投公司)出资90%即2.7亿元,镇江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即0.3亿元。截至目前,镇江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走完审批流程,合阳正在提请常务会议审议中。(二)金融监管1.建立问题台账,明确部门责任。建立重大案件台账和非法集资处置台账,目前共受理2起涉嫌非法集资案件,主要发生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涉案资金8577万元左右,涉及受害群众4600人左右。其中源源棉花专业合作社已清退2400余万元,清退比例36.5%,受害群众情绪稳定,风险基本可控。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转办线索及全国“12337”平台转办线索,已按程序和要求做好人员稳控工作。2.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营造社会氛围。一是组织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二是成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制定《合阳县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排查摸底,畅通举报渠道,积极查找和及时发现养老诈骗行为线索,同时做到边排查边整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3.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缓解群众信访诉求。一是召开源源专题会议60余次,建立网格化矛盾化解机制,尽力做好客户的思想稳控和问题解答,积极沟通明年租金收取与资金清退事项,协调各方做好源源化工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年底清退资金不能少于100万元。二是组织召开汇中周例会46次,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政法委书记亲自协调,目前正在协调合阳法院尽快受理聚合会债权包诉讼事项,争取在合阳当地立案。继续做好汇中客户思想稳定工作,禁止在网络上发表和评论不实言论。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2022年,全县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06.66亿元,较年初增加26.94亿元,增长14.99%;贷款余额为78.7亿元,较年初增长9.02亿元,增长12.95%,存贷比为38.08%;其中,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为10.5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3.38%;涉农贷款为66.0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3.9%;重点项目贷款为7.6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78%;(二)2022年累计为脱贫人口发放1589笔7594.43万元,2015年至今累计为脱贫人口发放15326笔61657.15万元,累计获贷率36.07%,全市排名前列。2022年启动风险补偿金代偿26笔71.26万元,累计代偿82笔215.20万元。目前逾期14笔47.6万元,无不良贷款,逾期不良率0.15%。逾期不良额和逾期不良率均未超过省市规定限额。(三)截至目前合阳在陕西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家,上市后备企业1家;(四)今年受理2起涉嫌非法集资案件,源源棉花专业合作社清退资金2400余万元,清退比例36.5%,召开汇中财富信访维稳会议47次,处理市金融办移交信访案件3起,目前受害群众情绪稳定,风险基本可控。(五)今年富旺兴融资担保公司增资500万元,目前公司注册资本4200万元,为9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50万元,担保费率均为1%。新增一笔150万元逾期贷款,已按70%比例向银行赔付本息合计105万元,该笔担保贷款目前已进入诉讼阶段。(六)2022年开展4次大型宣传活动,累计发放非法集资宣传单20000余份、进社区宣传10次,累计发放非法集资宣传彩页2万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放置宣传板面和展架30个、宣传折扇5000余个、宣传口罩5000余个,制作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5条,接受群众咨询4000余次。(七)2022年累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923笔3.27亿元,其中,批发零售369笔7470万元,住宿餐饮107笔1087万元,物流运输4笔1393万元,文化旅游3笔370万元。信贷办理环节从8个优化到4个,信贷办理时间从15天优化到4天,办理成本下降为0,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金融中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是与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我县小微企业规模小、风险高、经营前景不确定、缺乏自有资金积累,很难达到银行机构准贷条件。特别是涉农企业因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不能及时融到所需资金,由此出现了金融机构支农动力不足、各类实体经济贷款难等现实问题。(二)存在存量非法集资案件。群众对“谨慎投资,风险自担,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的投资理念认识不足,经受不住高利诱惑,导致非理性逐利冲动而上当受骗。(三)企业上市环境有待改善。县内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以民间借贷为主,银行机构间接融资为辅,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足,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达标,达不到上市后备要求,上市工作进展缓慢。(四)担保实力较弱。受地方财力制约,我县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仅有4200万元,单户企业限额100万元,县内有担保需求的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实力不可预计,风险难以预测,担保信心不足。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大服务力度。积极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按季度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提高企业对接频率;调研走访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把政银企对接会落到实处。(二)用好融资担保。继续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发挥职能,深化与各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再贷款优惠政策,为企业融资增信,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三)做好小额信贷。继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工作,确保能贷尽贷,及时放贷,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逾期不良贷款依法依规组织清收,确保逾期不良率控制在0.5%以下。(四)服务企业上市。帮助后备上市企业提高认识,理清思路,补齐短板,规范管理,挖掘潜力,培植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上市企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五)成立产业引导基金。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合阳产业引导基金合作协议》,加快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注册合阳县产业引导基金公司,明确产业定位和投资方向,让招商引资、产业基金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六)推出“富农产业贷”。支持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推出“富农产业贷”金融产品。七是做好金融稳定。加大非法集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常态化开展摸排工作,处置好非法集资案件,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共建幸福家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