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宝塔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地质环境提供监测服务。编制宝塔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监督检查乡镇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监测、联治工作;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落实责任;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七里铺 | |
法定代表人 | 张延慧 | |
开办资金 | 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宝塔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73.17万元 | 1114.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宝塔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基本情况1.今年2月15日,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宝塔区辖区内在册隐患点和移民搬迁工作中认定的4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后对在册的63处隐患点和认定后的43处隐患点共106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灾抢险责任书,报区政府同意后,以延区政办法〔2022〕9号文件,《关于印发宝塔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下发相关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办。10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3095户12944人10154间房屋,威胁资产69329万元。2.按照《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点调查摸底的紧急通知》,我局及时安排部署,认知组织各乡镇(街道办)村组、交通、城管等部门立即开展了地质灾害风险点调查摸底工作,我区各乡镇(街道办)共上报威胁住宅的高陡边坡共计117个风险点,威胁户数686户,威胁人数1879人。根据上报情况,我局立即组织地环站和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对上报的每个风险点进行实地排查,画出危险范围,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宝塔区2018-2022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避灾搬迁、治理工程、宣传演练、能力建设等工作,防灾避灾意识明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高,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工作成效: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加强对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灾害防范委员会,由政府区长任主任,政府分管领导、人武部部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防灾组织机构。我区地质灾害主管部门编制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制定完善了我区《地质灾害工作制度》、《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等相关制度。每年度编制《宝塔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贯彻执行汛期检查,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制度,建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救灾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监管工作,尽量从源头上遏制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2、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有序进行每年在汛前、汛中、汛后依托“平战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把日常技术支撑与应急防治技术支撑有机结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及时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对新发生的灾害点及时组织应急调查,投入必要资金,采取避险和防范措施。通过各种防治措施和危害程度认定,及时更新群测群防网络数据,减小监测工作压力,使监测网络更为合理。规范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及时监督检查。按照“评价老点、发现新点、落实群测群防”的要求,启动了宝塔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不断推进与完善全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初步建成,通过每年汛期后的动态更新工作,对新增的隐患点按危害程度、稳定状态进行了分类,落实了责任人和监测人,对已完成工程治理或移民搬迁消除的隐患点及时销号并完善了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加强了管理和监督工作。每年汛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各镇办发放迁安明白卡和撤离明白卡,按照“预报到村、预案到点、预警到户”的原则,逐镇、逐村、逐组、逐院落、逐户夯实地质灾害预防责任,建立了区、镇、村(单位)、监测人的群防体系。2022年,完成全区106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系统维护,对二庄科监所滑坡点进行专业监测网络建设,首次实现了省内地质灾害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完成宝塔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升级。4、重大地质灾害监测点建设加快选择险情较大、成灾风险较高、威胁人数较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监测,效果较好。自动化监测工程安装设备精细,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监测手段先进,是我省唯一的一项通过卫星监测滑坡变化的高科技专业化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对重大地质灾害设置了专业仪器监测点,进一步加强监测;通过定期密集监测,及时了解滑坡变形动态,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5、地质灾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我局积极争取中省补助和市、区财政配套资金,落实了多个风险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对受威胁的住户消除安全隐患。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同时为宝塔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基础设施等规划合理选址提供了依据。6、积极开展了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知识培训工作区政府把全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通过宣传展板、宣传挂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提问等方式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并举办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业务培训会。其次,深入田间地头、村庄街道向群众广泛宣传防灾避灾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共计6.42万余份。第二是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参训人员385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培训效果,使公众基本掌握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能力。7、积极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按照各年度《延安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每年积极开展我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现场的抢险救灾的应急处置,全面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全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合理性,切实提高了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遇灾应急处置能力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水平,大大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全年工作亮点(1)普适性监测仪器情况目野外勘察报告和监测方案已编制完成。4月8日全部完成了23处基础浇筑,4月17日完成了23个点位监测设备安装和调试,5月13日已经全部上线运行,上线率达到100%。(2)监测员更新变更情况,防治责任、“防抢撤”方案“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地质灾害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支撑技术预案”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监测员更新情况现已全部完成,共计排查巡查192次,签订了地质灾害防灾抢险责任书106份,制定了“防抢撤”方案,“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已收回3174份,地质灾害工作明白卡发放106份,填写巡查日志224份,下发整改通知书17份。发出告知函14份。组织完成地质灾害防灾自救知识、自然资源普法宣传培训73次,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群众和学生参加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71次。四、存在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1、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防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危害性认识不足,2022年底宝塔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6处,主要分布在延安市城区、集镇、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交通沿线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群众减灾防灾意识不强,搬新不拆旧,为便于生产,仍在旧房居住,隐患点难以彻底消除;工程建设领域的防灾意识不强,预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每年汛期的强降雨,又增加一批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范难度大,防灾任务艰巨。2、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装备不足近年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及能力建设体系逐步展开,突出问题主要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人员年龄老化,更新困难,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受到制约。3、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不足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资金短缺,群测群防人员补助标准偏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由于宝塔区财力有限,导致许多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未能搬迁避让,重大灾害点不能及时勘查治理。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议1.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是一项重点工作,地方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但地方政府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建议可以从土地出让收益及矿产管理收益中抽取部分资金用于地质灾害专项工作经费。2.增强宣传培训及应急演练的实用性。通过创新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QQ群、大屏幕滚动播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宣传工作力度,使群众提早应对,做好“防、抢、撤”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和村组老百姓的宣传培训,介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严重破坏性,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加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力度,尤其要注重演练的实效,提高识灾、临灾、应急避险能力,面临险情时群众能够有序、有效撤离,做好自救工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明确防治措施,压实各项责任督促健全区、乡(镇)、村(社区)、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责任体系建设。落实值班电话、24小时值班制度和值班人员,乡镇、街道办成立防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防、抢、撤”预案,加强隐患排查,对发现新隐患,建立风险区台账,落实防治措施,确保责任主体到位。二是扎实推进联防联控,提高预警能力积极联合气象部门、陕西地矿908环境地质公司技术支撑单位,做到“早发现、快反应”,在准和快方面,力争快字当头,科学防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加强宣传演练,提升防灾能力超额完成地质灾害2022年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工作。将演练、培训常态化,确保宣传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四是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夯实防治责任完成中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落实防范措施;复核已入库地质隐患点、新增入库、销号出库,确保群测群防库内数据动态更新科学准确;对人员密集区、高风险区和已发生险灾情区域的调查排查和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台账严格落实责任人、监测人。细化防治、撤离和回流措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