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安市>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延安市技工学校、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延安市技工学校、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8 11:20
单位名称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延安市技工学校、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机械、电工、汽车驾驶培训、文字录入等技术工人培训及专业技能鉴定。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裴庄村
法定代表人
鲁海栋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42万元
454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2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方争取,扩大培训规模按照学院的工作要求,对照中心的工作计划,克服疫情和隔离点对培训工作的影响,加大招生对接力度,进行全员参与招生,全员参与培训。先后对市区人社、就业、农业、乡村振兴等部门,延能化、大唐电厂、延安文旅、合力集团等企业进行全面宣传省、市职业培训政策,多层次对接,及时争取培训订单。截止12月,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483人,其中乡村振兴职业农民培训1000余人,校校合作培训340人,培训合作企业15家以上,合作乡镇10个以上,达到预期效果。我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在中心挂牌,为开展我市乡村振兴培训技能人才培训更好的发挥作用。(二)积极探索,推进驾校改革工作驾校项目前已完成工程单项验收,11月9日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审计已通过第三方决算并报送市审计局复核,预计12月初出审计报告。驾校于今年5月底通过市运管、车管部门恢复培训资格验收,6月份开展招生宣传,通过面向我院、延安大学、培训合作单位的重点宣传,目前开展培训人数130余人,预报名人数30余人。驾校运营方案初步成形,基本完成修改完善,报请学院研究。(三)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按照纪检检查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完善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试行)》、制定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三重一大”议事制度》、规范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差旅费报销制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增强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培训,财务、工会管理相关职责。积极协调政府、财政部门支持,争取预算外资金32.8万元,保障了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经济效益截止12月初,已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0批次1526人,其中初级809人,中级349人,高级340人,技师28人,受疫情影响还有2批次231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计划已批复,等待认定考核,历史性突破技能认定高级工、技师认定层级。同时完成缝纫工和茶艺师二个工种的相关报备、报批等工作。三、存在的问题疫情常态化和疫情隔离点的阶段性使用,我市企业、社会各类培训总量缩减,大量社会培训机构转让,也直接影响中心培训总量和校内组织的培训,创收减少。下半年公寓楼隔离点的使用,致使延长石油采气二厂,延能化新进员工300余入无法安排住宿,培训失之交臂。四、整改方向认真贯彻省市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文件精神,积极主动与各类企业、大专院校、行业及社会进行有力、有效的政策宣传。全面开展各工种、各层级的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力争完成全年技能评价2000人以上。五、2023主要工作计划2023年,中心按照中省职教20条和人社部“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要求,根据学院双高校建设要求,积极发挥我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作用,立足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延安市技工学校办学许可,尽快建立以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重的“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为培养我市技能人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强化各方合作,扩大培训规模紧抓培训政策,紧密联系培训单位,抢占先机。一是加强与市区人社局、应急局、退役军人事务局、邮政局、民政局、的紧密联系,继续开展邮递员、护理员、退役军人、煤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强化校企合作,扩大培训规模。紧密与陕旅集团、陕果延安集团、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延安合力集团、大唐延安电厂、城投公司、高新区属地管理企业、宝塔区园区办等大型国企深化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学徒制培训工作;三是积极对接市区扶贫、就业、农业部门尤其是乡村振兴局大范围开展职业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努力完成各类培训3000人以上。二、恢复技校办学资格,加强校校合作争取省、市人社部门支持,跑局进厅推进技工学校办学格资格审批工作。完善校校合作机制,扩大校校合作范围,盘活校舍闲置资源。引进其他院校先进的短期培训模式和管理办法,提高中心的办学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