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服务。开展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服务。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农民工、工会干部提供法律和生活援助。 | |
住所 | 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大厅E区 | |
法定代表人 | 惠瑞国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41万元 | 0.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部署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情况一、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强中心自身建设目前,市县两级工会有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13个,建成专用大厅6个,统一着装,统一公开办事流程,方便职工群众办理业务;全市从事帮扶工作的专职人员57人,市本级4人。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与陕西捷声律师事务所合作,专业律师免费为困难职工、农民工等法律维权服务,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解答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疑难问题。通过开展春送温暖、金秋助学、医疗救助、互助保险、法律援助、再就业服务等一系列常态化帮扶活动,做实做优“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帮扶工作品牌。根据省总要求,市县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实行“每周服务职工7天工作制”,“12351”服务职工热线有专人负责,每天24小时保持畅通。采取轮班制、轮休制方式,确保了接待来访职工和本单位工作人员休息两兼顾。二、以服务职工为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就业服务工作中,全市工会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67场,提供用工单位430家,9704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344人,实名制就业援助人数72人,累计就业服务总人次2717人次,同时对就业帮扶政策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手提袋、抽纸、围裙等,累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3000余份。更好地满足企业招聘和求职人员的就业需求,让困难职工、农民工多渠道就业,提高求职效率,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夏送清凉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走访企业、工地93家,走访慰问一线职工、农民工、防疫人员等12772人次,筹集慰问资金213.88万元,为他们赠送毛巾、茶叶、冰糖、苹果汁、西瓜等防暑降温用品。期间,各级工会共采购72.18万元帮扶产品作为慰问品。秋送助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家庭开展救助。全市帮扶307名困难职工子女入学,并发放助学金66.9万元。送温暖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行动,共慰问防疫一线人员和困难职工、农民工13265人次,发放慰问金、防疫物资、采购米面油、苹果、红薯、猪肉等扶贫产品合计943.2万元。目前,全市共建立“爱心驿站”308个,有效解决环卫工人、农民工、快递外卖等困难群体的饮水、休息、取暖、乘凉等服务。积极响应省总权益保障部号召,给全市工会“爱心驿站”赠送300份工人日报,给部分工会“爱心驿站”赠送水票和一次性纸杯。宝塔区为环卫工人建立了免费理发店、早餐店、饮水点以及环卫休息厅。安塞区在城区内建立了10个户外劳动者集中服务站,为环卫工、园林工、电力巡管员、邮政快递员、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等免费提供热水、休息、读书、饭菜加热等贴心服务,设立四个爱心理发室,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客运司机等提供每人每次20元理发服务(总工会给补贴5元,本人出5元,理发师减免10元的理发服务)。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交警、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服务,保证户外劳动者“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伤了能急救”。三、以精准帮扶为切入点,因户施策,动态管理全市各级工会大力拓展帮扶业务,各种帮助举措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困脱困建档立卡方案。根据“因地制宜、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分类实施”的原则,通过建档立卡,对困难职工进行精准识别,了解困难状况,分析致困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题,落实帮扶措施,实行动态管理,进行考核问效。二是项目化管理。将困难职工帮扶根据困难程度进行按季度发放、按月发放。三是建立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联系制度。市、县、企事业单位的专职工会干部联系全市在档困难职工,以户为单位进行“一对一”联系,做到户户困难职工都有帮扶人。四是发挥劳模优势和带动作用,在全市择优选择有能力、有影响、有爱心的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组成延安工会解困脱困劳模服务队,与困难职工联心、联情、联动,推动“一户一册”落地落实,有效提升城市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实效。目前,我市已共建立困难职工档案146户(全总级建档标准),今年5月份,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面摸查困难职工状况,市总帮扶中心所有干部深入全市每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新建56户患大病毒困难职工档案,退档35户,做到动态管理、应帮尽帮、应纳尽纳,不断提升帮扶工作的精度和准度持续巩固拓展解困脱困成果。四、以审计为抓手,提升帮扶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帐,专人管理,按工会财务制度并要求出纳员建立现金日记,对中心使用的每一笔资金详细登记,做到账账相符。市总工会下拨资金主要依据各县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建档数、资金使用管理、帮扶信息录入和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帮扶工作开展等情况综合考虑,制定方案并上主席办公会研究决定同意后,按规定时间下拨专项资金。市总经审委每年对各县区及市总帮扶资金进行全面审计,规范指导各县区对帮扶资金严格管理,规范使用。按照“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的原则发放帮扶资金,帮扶资金的发放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无截留、滞留、虚报、挪用、扩大范围等现象。全市各级工会都能按要求对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和省总专项配套资金进行使用,全部用于困难职工的生活救助、助学帮扶、医疗救助。市、(区县)两级工会帮扶资金实现银行卡发放帮扶资金。截止目前,1月份收到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58.5万元,帮扶90户已建档的困难职工,每户6500元。收到省配套资金113万元,全部用于送温暖活动,救助4012户困难职工家庭。第二批中央财政73万元及省财政配套资金104万元也将在近期及时下拨。五、存在问题一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对困难职工大厅等各个场所的业务人员从着装、业务办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困难职工入库条件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符合条件的帮扶救助对象较少,帮扶工作难以开展。六、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精准录入,动态管理。二是区分类别,精准帮扶。三是部门联动,源头解困。四是结对帮扶,助力脱困。五是进一步完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六是进一步落实好以“四季送”、“大病救助”为依托的帮扶救助活动。加强服务职工工作,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是工会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更是立身之本。全面推进服务职工、精准帮扶工作精细化、精准化,把职工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广大职工满意的“职工之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