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学习书院

延安学习书院

发布时间: 2023-04-18 10:59
单位名称 延安学习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展览艺术作品,丰富文化生活。研究和展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展示新成就;宣传推介延安改革开放新成就;开展治国理政思想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党员干部、市民搭建读书休闲平台。
住所 延安市新城区书院路
法定代表人 任杰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延安干部学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08万元 107.08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学习书院.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书院在市委、市政府与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坚持“学习、创新、奋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年约2.8万人前来书院参观学习,其中团队讲解287批次,共计1万人。举办全市中小学师生、青少年进书院、圣地大讲堂、红沙发读书会等系列活动56场,学习分享交流会32次,有64人分享学习心得,1420人参与学习分享交流会。一、2022年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加强党建引领,持续补钙铸魂书院党支部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各类党建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集体学习与自身学习相结合,学习内容涉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重要系列讲话、习近平回陕来延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市政策文件、理论文章、时政时评、央视政论片、纪录片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学习分享、撰写体会、测试测验等,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作为早读、早课常态化学习内容。早读重点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党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书目;早课学习内容包括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政、优秀传统文化、展厅更新内容等,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营养餐”。党支部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直播等,并分享感悟,撰写体会。邀请中国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讲党课。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在支部文化墙开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专栏。按季度评选工作星、创新星、学习星、纪律星、服务星“五星标兵”,激发了工作人员比学赶超、争先晋位的工作热情。(二)发挥平台作用,夯实理论根基《中国梦》展厅是学习书院的主体功能区,《回望延安》展厅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书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作用,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和全新展示方式,对展厅内容进行实时更新、改进、完善,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书院先后组织召开5次专题会议讨论修改、研究审定《中国梦》展厅布展思路,根据二十大报告内容和权威解读进行甄选梳理,保留原有“伟大梦想、伟大思想、伟大奋斗”体系架构,将新理论、新实践、新成就贯穿其中,通过时间脉络显示出伟大思想发展的历程,体现整体性、连续经、生动性、权威性。一楼涉及调整内容包括:思想展三大板块72处、图片资料27张,整体调整比例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二楼展厅展板内容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民主法治、生态文明、科技、军事、外交和脱贫攻坚等多领域展示全国、陕西及延安取得的最新成就。共更换国家篇展板内容117处、图片57张、数据97组;陕西篇内容67处、图片34张、数据50组;延安篇内容74处、图片33张、数据80组;三块联屏滚动播放书院栏目《圣地大讲堂》与《红沙发读书会》等视频内容。展厅多媒体设备“学习动态”以及“360全息投影”视频更新120个;学员学习触摸屏视频更新59个,供来自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点击查阅、观看学习。坚持高质量办刊,严格执行书院“三校三审”制度,努力把《学习》季刊办成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期刊,包括固定新思想研究、初心与使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党史党建四个板块,形成了办刊特色。依托“圣地大讲堂”品牌优势,面向全国科研院校和知名专家广泛征集理论研究文章,注重征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学习》季刊已办到第十期,刊印18000册,《延安日报》对刊发文章进行了转载报道。(三)创新活动载体,提升书院形象克服疫情影响,常态化举办“圣地大讲堂”“学习分享会”“青少年进书院”等活动外,特别打造了“红沙发”系列读书会,陕北本土文化名人做客“红沙发”,就文学、历史、书法、音乐、绘画、民俗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书香延安,已申请市委宣传部精品文化项目、市社科联精品项目。今年6月,书院高水平举办“最美的遇见”诗歌诵读活动,集中展示了书院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前期活动策划到节目串编,从接待服务到技术保障,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精心打造提升“学习小分队”,让讲解老师除日常讲解工作外,通过宣讲、文艺节目表演、诗朗诵等多种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完善管理制度,确保高效运行严格落实《延安学习书院工作人员积分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加强精细化管理,对消防、卫生、安全进行常态化检查检修,保障书院高效运转。对公车进行了退回申报。加强职工餐厅管理,严把食品安全关。加强财务监督,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五笔会签制度,做到账目清楚、报表准确、账表相符、账账相符。针对全年疫情反复情况,及时与新城街道阳光社区对接,上报书院防疫工作进程,及时采购消毒物品与防护物资,组织亮晶晶物业开展人员体温检测、行程码绿码检查、展厅消杀等工作,确保书院疫情防控工作不出差错。(五)办好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氛围书院与陕西人民出版社延安书局合作打造的红色阅读空间和大众阅读空间,占地1000多平米,藏书5万余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图书和时政党建类读物成为一大亮点。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举办图书联展,打造线下线上阅读空间,提升硬件环境,新开辟报刊专柜、杂志专柜、文创专柜、历史文化专柜等,优化空间布局,提升阅读体验,来书院读书学习的市民日益增多,学习阅读蔚然成风。(七)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发展质量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所高校及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席教授程恩富、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等25人为书院的学术顾问及特约教授。虽受疫情影响,但书院继续与各高校保持深度交流合作,从专家邀约到课程研发再到培训对接顺畅,进一步扩大了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高校、社会团体对书院表现出浓厚迫切的合作兴趣。除此之外,中央和省内外媒体到书院参观学习、采风活动增多,信息中心与市委宣传部积极对接,主动做好配合工作,让书院在主流媒体上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书院微信公众平台与官方网站始终坚持朝着建设有知识、有温度、有内涵的学习型新媒体目标迈进。2022年,信息中心升级宣传手段,将视频宣传推广作为重要抓手,与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对“红沙发”读书会、圣地大讲堂等系列活动进行全程录播,在延安电视台开设专栏进行同步播出,同时上传“我是延安”APP,对书院各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信息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播出内容进行精细化剪辑制作,同步上传至书院微信公众平台及官方网站,并设置专栏供学员浏览学习。书院与延安融媒体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在延安日报开设专栏对《学习》季刊中刊登的理论文章择优专版发表,让更多本地干部群众能够了解并学习最新理论观点。书院紧跟中央和省市宣传形势,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专题宣传,在书院干部职工中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每名干部职工撰写学习心得并在书院公微平台发表。同时实时关注人民网、共产党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及人民日报、新华社、西部网、延安党建网、延安网信办、延安融媒体中心等公微、网站推送内容,及时更新宣传展示内容;在每天公微中常态化设置专栏,及时转发最新讲话、政策、理论文章,紧跟时政动态,展示延安发展变化;在书院公微及网站设置专栏推荐优秀学员学习心得和学习视频。2022年累计共接待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5批次,省外媒体3批次,省内及市内主流媒体30余批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