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

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4-18 10:47
单位名称 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拟订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野生动物科学研究;监督检查产品的销售和经营利用活动;配合有关部门管理猎枪、弹具的经营及使用。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虎头峁
法定代表人 曹剑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8万元 25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市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成效(一)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氛围更加浓厚。成功举办延安市首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摄影展,印制影展《作品集》一册。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进市场活动,号召“创建生命友好型企业”和“保护野生动物从娃娃抓起”。利用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节日节点组织各类宣传活动50余场,印制悬挂横幅7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刊发各类宣传信息1200余条,形成了全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浓厚氛围。(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态势平稳。印发了《延安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监测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在侯鸟迁徙期,加大对保护区、水源地等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巡查力度,全市未发生大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三)平安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协作力度,建立了延安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保护野生动物强大合力。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四)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制定了全市《2022年护田狩猎计划》,开展狩猎队伍法律法规培训,严格狩猎证办理。指导黄龙县运用猎犬辅助围猎的方式,捕杀野猪476只。认真总结撰写了《调控并重、猎补并举,依法科学有序防控野猪危害》经验材料,供全市各县(市、区)学习借鉴。6月29日,铜川市组织有关县区慕名来到我市黄龙县考察学习防控野猪危害工作。(五)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管理更加规范。按程序审核转报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申报材料,督促各县(市、区)按程序审核更换到期野生动物繁育许可证。进一步优化完善野生动驯养繁育许可证办理流程,不断为企业纾难解困。对全市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场所开展“两随机、一公开”检查,督促有关企业全力做好野生动物安全管理工作。(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持续加强。强化与延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动,大力支持中心建设和日常运行,为其配备了多套救助、医疗、科研设备。建立完善了全市野生动物救护台账,规范救护程序,引导全市各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履职尽责,积极有效救护野生动物,坚决杜绝借收容救护的名义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全市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20余只(头)。(七)“清风行动”战国丰硕。联合11个部门及时印发方案,在全市开展“2022清风行动”,出动执法车2850辆次,执法人员6300人次,检查人工繁育场所110家次,查办刑事案件1起,形成了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强大威慑,受到了省第三明察暗访组充分肯定。(八)野生动物保护监测能力持续加强。为全市14家基层单位配发了野生动物监测、救护设备,定期收集、分析野生动物监测影像资料。寿带鸟、红腹锦鸡等罕见物种活动迹象被监测记录。启动实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全市完成样线137条、样地505个、样方1246个、点位3487个,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16种,其中植物9种、虫害5种、植物病原菌2种,采集制作标本179份。二、社会经济效益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红色革命圣地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在延安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各种野生动物也把这片热土当做美丽家园,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实施下,目前延安市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纲28目76科26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延安子午岭林区现有华北豹110只左右,是全国已知最大的野生华北豹种群。全市褐马鸡种群不断扩大,达到2860只。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管理发展不平衡,重“动”轻“植”,依法保护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任务艰巨,同时,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手段还比较滞后。二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防控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补偿和保险覆盖范围小,群众反映强烈。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合力仍需加强,由于涉及林业草原、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食药监管等多个部门,在养殖、市场流通等方面容易形成监管缺位。面对这些问题,我站积极响应,扎实整改,一是均衡野生动植物发展,大力宣传野生植物保护相关知识,提升居民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二是积极协调指导黄龙县做好防控野猪试点工作,提升野猪致害险覆盖率与赔偿率,切实解决民众所需。三是形成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大合力。联合各单位形成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进“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联合执法,确保监管到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豹、麝等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推进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严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全面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坚决防治外来物种侵害。深入推进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降低人民群众损失并及时给与相应补偿。加大受伤、受困、迷途野生动物救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安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