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能源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园区建设提供管理和服务。园区项目协调;入园项目立项、审核、备案、核准等报批工作;申报审批事项办理。制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政策;园区其他相关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1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延伟 | |
开办资金 | 416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09万元 | 17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能源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在市发改委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通过积极扩大企业投资实现增储上产,有效对冲原油递减(其中延长石油综合递减率9.3%,长庆油田综合递减率11.3%),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基本实现“稳”,全年生产原油1441.80万吨,下降1.8%;加工原油967.19万吨,增长5.5%,达到2015年之后的最高水平;天然气和LNG产量实现“扩”,分别达到88.16亿方和168.75万吨,增长9.6%和增长9.8%;发电量108.56亿千瓦时,增长1.5%;生产煤炭5228.79万吨,增长12.5%,达到历史最高,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强劲动力。能源产业链条持续优化,加快推进煤炭电力、石油化工等产业链条发展,陕皖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电源方案获得国家批复,配套建设外送400万千瓦火电,200万千瓦省内自用火电、70万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指标获批。在建469万千瓦火电即将建成。下游延链项目100万吨新型陶粒生产和新型环保材料制造产业等项目开工。100万吨/年洗中煤多联产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安评、能评获批。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依托新能源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开工10个。能源基地承载能力持续完善,全市9个园区获批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为重大能化项目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黄龙330汇集站主体获得核准,即将开工建设。两网融合完成,全市坚强电网建设统筹能力进一步提升。延安志丹应急储气调峰设施项目建成,全市储气能力达到3000万方。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LNG氦气回收、CO₂驱油与封存等项目建成,实现我市同类技术应用零突破;全市矿井综合机械化开采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在全国推广;伴生气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产业化,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能源产业发展质量持续向好,全年能源产业产值实现2105亿元,其中油气开采实现产值726.92亿元,增长33%;石油加工实现产值688.42亿元,增长31.3%;煤炭行业实现产值573.29亿元,增长23.7%。充分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二、存在问题过去一年,全市能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煤炭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行业横向职能分设,纵向管理不对应,对煤炭产业发展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原油稳产压力大,资源开采与政策刚性制约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受林业用地政策制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落实困难。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锚定目标任务,夯实发展基础1.主要能源产品预计产量指标。方案一(与企业计划保持一致):建议煤炭产量5210万吨,原油产量1387万吨(延长石油837万吨(含域外17万吨)、长庆油田550万吨),原油加工量930万吨,天然气90亿方(延长石油62亿方,长庆油田28亿方),LNG182万吨,发电量150亿千瓦时(火电117亿千瓦时、新能源33亿千瓦时)。方案二(按照支撑规上工业增长6.5%计算):建议煤炭产量5700万吨,原油产量1465(延长石油855万吨,长庆油田610万吨),原油加工量965万吨,天然气97亿方(延长石油66亿方,长庆油田31亿方),LNG185万吨,发电量170亿千瓦时(火电135亿千瓦时、新能源35亿千瓦时)。2.高质量发展任务。煤炭资源转化率由17%提升至30%以上;原油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跃居全省第二。3.锚定上述目标,围绕核心工作,紧盯“三个不放松”。一是锚定“三个年”活动不放松。以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为重点,统筹推进能源全局工作。以提升政治把握、政策把关、系统思维能力为重点,推进项目谋划高质量。以强化要是保障,用好用活周“解扣”工作机制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以提升干部牢树奋勇争先、改革创新、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作风为重点,提升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二是锚定环境保障不放松。夯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机制,压实县(市、区)政府属地责任,落实地企联席会议和月调度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的各类问题。督促延长和长庆完成在延年度投资及生产计划。严格按照划定矿权区块边界做好勘探开发,确保延安区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秩序稳定。(二)打通关键环节,增强发展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环节,全力推进“三个一批”建设。1.切实解决一批瓶颈问题。一是解决煤矿复工复产问题。宝塔区要配合应急部门加快3处、产能120万吨(宝塔区红安、向华、新鑫源煤矿)矿井复工复产,协调金融部门及机构切实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二是解决资源重叠和压覆问题。全力协调延长石油集团与宝塔、子长、延川县政府加快签订资源重叠区油煤互保协议,推进西一线延安支线与涉及压覆矿企就压覆补偿洽谈工作。三是解决光伏项目用地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力争获批《延安革命老区光伏电站林草光互补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暂定名),新增500万千瓦光伏项目承载能力,全力保障外送新能源装机规模。2.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一是促进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建成西一线延安支线项目,加快推进高新区产业用气管网专线,推进宜川区域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支持宝塔区、安塞区大力开展乡镇气化,进一步完善全市天然气管网布局。二是加快坚强电网建设。国电投陕西公司等企业要加快推进黄龙330千伏汇集站建设,确保陕武直流配套新能源按计划有序并网。全面开工330千伏延川输变电工程、西延高铁供电工程、洛川南110千伏输变电等17项主网项目。有力推进安塞方河、宜川壶口、吴起白石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等重点项目,持续优化提升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实施110千伏川口输变电工程及一系列城市10千伏电网补强工程,全面提升延安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超前开展洛川杨舒化工园区、黄陵硅基产业园项目330千伏及110千伏变电站布点,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用电。(三)聚集谋划布局,提高发展质量1.着力推进规划实施。将规划的各项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加强与年度计划衔接,明确年度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扎实组织实施。密切关注、深刻领会中省政策动向,积极跑部进省,加强项目对接,争取支持指导,主动联合科研院所,引入智库策划机构,提升项目谋划水平。统筹考虑现实基础,深入研究谋划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全力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2.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一是加大智慧化油气田建设力度,鼓励支持延长石油加强与长庆油田分公司技术合作,提升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大力推广三次采油先进技术应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推进页岩油、致密油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加快二氧化碳的捕集、存储、利用产业示范,推动二氧化碳封存地下助增油气产量。二是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速度,积极推广应用黄陵矿业智能化开采技术,完成党家河煤矿智能化改造和三处以上极薄煤层综采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郭家湾煤矿30万吨、安喆30万吨、德兴煤矿30万吨)实现产能30到60万吨提升基础条件。积极开展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主攻煤层地下气化、煤气共采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三是加快提升新能源科技水平,推进建设5万千瓦风场加密试点工程;鼓励大范围使用混凝土塔筒技术,支撑大风机推广应用;强化与新能源龙头企业合作,持续提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推动可再生清洁能源耦合梯级利用等技术攻关,积极探索黄陵、安塞等有条件工业园区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路径。3.着力做强优势产业。一是做优煤炭产业。加快煤炭资源勘查步伐,对全市未实施勘探的预查区和空白区块,进行靶向勘探。紧抓《子长矿区总体规划》待批契机,以资源合作、产品合作、资本合作等多元化路线,支持延安能源集团扩大资源做强企业。针对我市子长特煤用途,支持集团组建以特煤公司,做大品牌。二是做强新能源产业。坚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引进产业项目奖励配置新能源资源工作部署,制定《延安市招商引资新能源奖励配置规则》,落实1100万千瓦新能源储备规模,做好“陕电送皖”的通道配套新能源开发建设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已获批的4批32个412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年内建成装机300万千瓦以上。加快共享储能前期工作,建成20万千瓦以上储能电站。督促宝塔、安塞、延川加快实施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程;鼓励支持新能源与乡村振兴、北方城市清洁取暖融合发展,全面推动全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三是做长能化链条。围绕“链长制+专班制”工作机制,坚定不移的打造炼油-烯烃-高端烯烃的石油化工产业链、低阶煤分级分质高效清洁利用的煤化工产业链、绿色低碳的气化工产业链、高端化工新材料、可降解塑料制品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装备制造、光伏材料、氢能、储能等配套产业,形成风电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按照会议要求,对标目标任务,主动作为,全力推动2023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