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失业保险经办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失业保险提供管理和服务。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及征缴部门的失业保险业务;企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登记、扩面及失业保险费缴费的申报审核;参保单位基数的核定、参保、缴费、稽核;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预决算和保险待遇核定;失业保险调查统计及预测;企业困难职工解困、救济;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咨询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社保大厅 | |
法定代表人 | 杨玉堂 | |
开办资金 | 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万元 | 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失业保险经办处.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参保扩面、稳定就业、保障生活、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优化服务等工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政策效应,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着力稳岗扩岗,兜底民生保障,为疫情防控贡献社保力量。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党支部严格按照党建要求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宣传等活动,坚定信念,凝心聚力,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为民情怀,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在工作实践中守初心、践初心、勇担当,乐奉献,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我处在职党员共10名,均在市人社局系统“学习强国”年度积分排名前30名,前10名中有3名。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业务窗口被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评为“月度红旗窗口”3次,工作人员3次评为“月度服务之星”。(二)推行“免申即享”,助力稳岗扩岗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做好失业保险援企纾困保障民生有关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发〔2022〕17号),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力推进稳岗返还工作,作为我市确定的“揭榜挂帅”工作,不断优化经办流程,全面推行“免申即享”服务,及时召开政策宣讲会、业务培训会、工作推进会,不断加快返还进度。各经办机构利用后台系统数据比对,对符合返还条件的单位在人社局网站公示后,及时向市财政申请资金,第一时间拨付到企业,企业“零跑腿”就能享受政策红利。按照《关于拓宽失业保险助企扩岗政策受益范围的通知》(陕人社发〔2022〕470号)精神,一次性扩岗补助实行“免申即享”和“自主申请”相结合的经办模式,由企业参保地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向企业发放补助资金,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三)畅通申领渠道,发放各项待遇继续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政策无缝衔接不断档。在疫情防控期间,畅通待遇申领渠道,认真落实失业保险“畅通领、安全办、网上办”有关精神,通过数据跑路,引导企业和个人利用网上平台办理相关业务,持续推进全流程业务网办,做到“零跑腿、不见面”服务,减小服务窗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聚集。认真落实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价格补贴等特殊政策,确保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缩短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时间,确保第一时间发放到位,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通过内部信息系统比对核实,提高审核效率,不断强化基金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四)强化参保扩面,扩大覆盖范围为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参保扩面工作,解决事业单位参保缴费问题,市局2021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延人社发〔2021〕130号),今年4月份印发延人社函〔2022〕189号,对县(市、区)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情况开展自查工作,11月份又给部分县区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缴费的提醒督办函》(延人社函〔2022〕507号)督促推进事业单位参保缴费工作。我处组织工作人员,于2022年11月对深入各县(市、区)调研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督促此项工作尽快落到实处,步入规范化管理。各县区按照文件精神,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目前部分县已陆续将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据统计,已纳入或者2023年将纳入财政预算的有市本级、甘泉县、吴起县、黄龙县、志丹县、子长市、黄陵县、安塞区八个县(市、区);宝塔区、富县、洛川县、宜川县、延川县、延长县六个县(区)仍在协调落实中。(五)提升技防能力,维护基金安全。针对业务系统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员对省社保局提出的相关业务规则修改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省厅提出的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延安市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并且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对市局开展的综合柜员制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业务梳理,与系统开发公司逐项逐条对接讨论并提出建设要求。同时,发放失业保险待遇时,在现有业务信息系统协查基础上,利用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对领金人员就业状况、参保情况等进行数据比对查询,及时处理协办方、主办方推送的疑点数据。落实“三员”分立机制,明确管理员,安全员,操作员职责,划定相应权限,确保技防到位。2月起,落实全市业务经办信息系统实名认证,实施经办人员APP扫码登录操作,逐步取消用户名口令访问,强化基金安全管理。(六)加强内控稽核,防范化解风险认真开展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报送专项整治工作双周调度报告,强化工作人员基金风险防控意识,增强基金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措施,积极防范,推进失业保险工作提质增效。组织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典型案例,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提高风险意识,发挥警示作用。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开展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待遇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和省社保局下发的疑点数据,开展失业保险专项稽核工作。制定《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深入查找和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工作效能。(七)加强信息核查,整改疑点数据全面组织开展疑点数据核查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动落实责任,立即开展核查,我处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养老保险核对退休领取养老保险情况,摸清底子,及时整改。省社保局共下发疑点数据5批29525条,已核实5批29525条,经核实,涉及需要整改446人396万元,已整改227人167万,正在整改219人229万元,各经办机构与涉及到的人员电话联络,讲解政策,追回资金。部分人员态度不好不予配合,我处向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发函协助整改,效果显著;部分人员家境困难,无力退还,我处与其协商按月分期退还。(八)强化政策宣传,拓宽知晓范围坚持“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提高失业保险知晓度。通过我是延安app、市人社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业务群、QQ业务群、朋友圈、短信提醒等各种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在延安电视台社保专题片《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增进民生福祉》和《共享新成果,人民更幸福》节目中介绍失业保险相关政策及惠企惠民情况;在延安日报“人社政策之窗”专栏刊登“失业保险援企抒困保障民生七项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知晓度;2022年5月中下旬,组织人员深入8家企业“送政策上门”,开展“面对面”宣讲失业保险“降”“返”“缓”“补”“扩”“提”“保”七个方面政策。同时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宣传袋、广场摆摊设点等多种渠道进行线下宣传,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二、存在问题2022年,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选择性参保况较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参保,有的仅参加失业保险,不参加其他社保,缺少有效手段制约,基金安全存在风险隐患。2.事业单位参保缴费不均衡。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参保缴费取得一定程效,但仍有部分县(区)未纳入财政预算,还存在县(市、区)事业单位只参保不缴费的问题。3.信息共享水平低。人社部门各险种之间信息不共享,经办机构无法及时掌握失业人员就业、退休、死亡情况,工作效率不够高,基金风险防控效果有限。三、整改措施1.认真开展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稽核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做好事业单位参保缴费工作,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理顺社保层级,按照企业社保关系所在地,和养老、工伤等其他社保关系保持一致性,税费同源,让企业和个人少跑路,争取一次性办理各项社保事项。2.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失业保险待遇。深入推动失业保险金线上线下畅通领、安全办,加速网办审核,确保工作不断档,申领不扎堆,让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3.持续落实稳岗返还和扩岗补助政策。大力宣传“免申即享”政策,主动提供“点对点”的服务,认真审核,及时上报,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稳岗返还,帮助企业健康发展,稳定就业岗位。4.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健全工作机制,防范化解基金风险。认真贯彻执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和相关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基金监管、财务审计、内控监督等一整套基金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系统风控预警功能。配合省厅做好失业保险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